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全球有3.5亿人口携带HBV我国为高流行区,HBV携带人口达10%HBV感染后致病的特点重症肝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无症状携带者(重要的传染源)携带者:肝硬化、肝癌发病率高长期感染者:噬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界门纲科目属种乙型肝炎病毒土拨鼠肝炎病毒地鼠肝炎病毒鸭肝炎病属(种)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电镜下可观察到血清中的病毒颗粒生物学性状电镜下的HBV模式图①②③①②③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管形颗粒1.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HBsAgPreS1AgPreS2Ag外衣壳=包膜(脂质双层+蛋白质)内衣壳HBcAg内部环状的DNADNA多聚酶大球形颗粒:也称为Dane颗粒,是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病毒颗粒,由外衣壳和内衣壳包裹内部的核酸和酶类而形成。生物学性状HBeAg2.小球形颗粒小球形颗粒:直径为22nm由过剩的表面抗原形成中空颗粒无DNA3.管形颗粒管形颗粒: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生物学性状1.HBV基因结构:不完全双链环状DNA长链(负股):3200核苷酸短链(正链):50~100%粘性末端:5′-250个核苷酸直接重复序列(DR1DR2区)5′-TTCACCTCTGC(11对)DR作用:DNA成环,病毒复制(二)HBV基因结构与功能生物学性状开放读框:S区、C区、P区、X区S区:S基因、PreS1基因、PreS2基因↓↓↓HBsAg、PreS1Ag、PreS2AgC区:PreC基因+C基因、C基因↓↓Pre-C蛋白→HBeAg、HBcAg2.HBV基因功能生物学性状P区:DNA多聚酶X区:HBxAg反式激活HBV基因→增强HBV基因复制和表达反式激活宿主细胞的某些原癌基因→肝癌短链(正链)复制生物学性状(三)HBV的复制周期生物学性状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抗原(HBeAg)(四)HBV的抗原组成生物学性状抗HBsAb抗HBcAb抗HBeAb对应的抗体检测HBV感染的“二对半”实验糖基化的病毒蛋白-gp27,100单体→球形颗粒1.表面抗原(HBsAg)HBsAg的特点:•存在于三型颗粒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可刺激产生:抗HBs抗体(保护性抗体)刺激细胞免疫应答•分亚型抗原表位:a,d/y,w/r亚型:adr(汉)、adw(少数民族)、ayr、ayw制备疫苗生物学性状e抗原的特性病毒感染的早期出现与病毒的活动性复制有关含量与血中HBV的含量成正比可作为病毒复制的指标抗e抗体的特性HBeAg转阴后出现,表明免疫力形成,预后良好。抗PreS1抗体:存在时间较长抗PreS2抗体:见急性期血清,持续时间2~3个月2.e抗原(HBeAg)包括PreS1Ag和PreS2Ag生物学性状HBcAg:存在内衣壳,或感染的肝细胞,血中不容易检测到3.核心抗原(HBcAg)HBcAb:感染后先后产生IgM和IgG两类抗HBcAb急性乙型肝炎:IgM类抗体滴度高慢性乙型肝炎:IgM类抗体滴度低生物学性状生物学性状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结果分析+----HBV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性强,“大三阳”)+--++急性感染趋向恢复(“小三阳”)--+++既往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或“窗口期”--+--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生物学性状5.动物模型与细胞培养黑猩猩动物模型:致病机理、疫苗鸭乙型肝炎病毒:筛选药物、免疫耐受机制土拨鼠肝炎病毒、地松鼠肝炎病毒病毒DNA转染的细胞培养系统:筛选药物抵抗力强于HAV对低温、干燥、紫外线:不敏感70%乙醇作用:不被灭活100℃10分钟可灭活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环氧乙烷可灭活6.抵抗力(一)传染源1.乙型肝炎患者:潜伏期(30-160天)、急性期、慢性期※2.无症状HBV携带者(二)传播途径1.血液、血制品等医源性传播:不严格集体预防接种、药物注射针刺、纹身等2.母婴传播:宫内感染、分娩、哺乳途径3.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唾液、共用牙刷、剃须刀4.性传播:不是我国HBv主要传播方式二、致病性与免疫性致病性与免疫性(三)致病性无症状HBV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HBv感染人群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病率高致病性与免疫性1.细胞免疫HBcAg具有T细胞表位,可活化T细胞,通过如下途径损伤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四)免疫性①特异性CTL的直接杀伤作用②细胞因子的抗病毒效应③细胞凋亡作用2.体液免疫产生抗HBs和HBe的抗体HBsAb有保护作用,但两种抗体都可以通过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损伤肝脏和肝外组织损伤。肝外损伤:膜性肾小球肾炎、皮疹、多发性关节炎、小动脉炎等(重症肝炎相关疾病)。致病性与免疫性①细胞介导的免疫损伤:CTL-HBcAg多肽急性肝炎:病毒感染少量肝细胞,CTL可将其全部杀伤。重症肝炎:病毒感染大量肝细胞,细胞免疫过强。慢性肝炎:机体免疫力低下,不能杀伤大量感染细胞,病毒不断释放,又无有效抗体中和病毒。慢性HBsAg携带者:垂直感染、成人感染。致病性与免疫性3.HBV的致病机制②体液免疫所致的免疫损伤③自身免疫所致的损伤: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SP)刺激:体液免疫细胞免疫LSP抗体、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致病性与免疫性①S基因-a表位基因(145、126氨基酸):点突变、插入突变→HBsAgHBsAb不能结合、亲和力↓→逃避体液免疫②Pre-C基因:G1896→ATGG28→TAG终止密码子HBeAg合成障碍→血清学表现不典型③C基因:CTL靶抗原改变→CTL逃逸突变株病毒变异与逃逸免疫导致HBV感染的慢性化4.病毒变异与逃逸免疫致病性与免疫性5.HBV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①流行病学调查:HBv感染人群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217倍②Southen印迹核酸杂交:肝癌组织有HBVDNA整合,50%为X基因片段③动物实验:新生土拨鼠感染与HBV相似的土拨鼠肝炎病毒,3年后感染鼠100%发生肝癌。致病性与免疫性(二)血清HBVDNA的检测核酸杂交法、PCR法(三)血清DNA多聚酶检测已被HBVDNA检测取代三、微生物学检查(一)HBV抗原、抗体检测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sAbHBsAb必要时检查PreS1Ag、PreS2Ag和PreS1Ab、PreS2Ab微生物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分析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结果分析+----HBV感染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传染性强,“大三阳”)+--++急性感染趋向恢复(“小三阳”)--+++既往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恢复期----+既往感染或“窗口期”--+--既往感染或接种过疫苗微生物学检查四、预防和治疗原则(一)预防1.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2.人工主动免疫疫苗:血源性的小球形颗粒(过去)基因工程的HBsAg(现在)3.人工被动免疫:含高效价抗HBs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HBIg)HBIg主要用于紧急预防8天内有效,2月后重复注射1次(二)治疗:目前还没有只治疗HBv的特效药,如下药物有一定疗效IFN-α拉米夫定(lamivudine)泛昔洛韦(famciclovir)单磷酸阿糖腺苷(Ara-A)我国HBV感染率高,人口多,经济处于发展中,阻止HBV传播、预防HBV感染和研制新药物具有重要意义。“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小结1.了解我国是HBV感染率高的国家,感染率达10%2.熟悉HBV致病的特点3.掌握血清中HBV存在形式(3种)HBV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说明HBV的病毒结构和主要抗原阐述HBV致病的机制说明血清中检测HBV的2种抗原和3抗体主要结果和临床意义
本文标题:乙型肝炎病毒--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85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