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及对策杨丽校本教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研形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措施。农村中小学由于地处偏辟的农村,无论是办学条件、师资水平还是生源质量相对城镇中小学来说相对较弱,这就更需要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工作,发挥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群体力量,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通过对笔者所到的几所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的调研和部分教师走访与座谈,笔者发现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现状令人堪忧。(一)认识不足,观念陈旧一些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校本教研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只要升学成绩好,教师的教学水平就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好。校本教研的价值取向模糊,指令性、应检式和跟风型教研在农村中小学有较大的市场。在一些教师眼中,教研就是一种对行政命令的执行,是完成校长布置的“任务”。一些教师视教研活动为“负担”,缺乏主动性、持久性、创新性,不是“我要求参与”,而是“安排参加”、“被迫参加”。被支配、被约束、被管制下的校本教研,难以激活一线教师的实践与创新。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不太清楚,对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还不十分明确,特别是45岁以上的教师,几乎没有参加过新课程的业务培训,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教书几十年,用不着培训同样能教好。陈旧的观念、落后的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教师研究意识的培养和研究习惯的养成。(二)功底薄弱,资料不足教师“教书”不“读书”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与教师的座谈中,多数教师反映“没有时间”读书,一部分教师反映“不知道读什么书”,大部分学校几乎没有订阅学科业务杂志,教师个人订阅业务杂志的也是少之又少,更难见到教师购买教育书籍阅读,大多数教师基本上还是教材、教参,一两本教辅资料在支撑着课堂教学,虽然中心完小以上的学校一般都有图书室,但是书籍数量不足,也很陈旧,基本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所以也很难见到教师借阅。教师“教写”不“会写”的情况也同样不容乐观。许多教师没有把提高写作能力当作专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主动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并把它写成文字材料的教师很少;即使要写教育教学文章也是功利色彩非常明显,什么时候要晋升职称,对照晋升的条件,东拼西奏得个证书,几乎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三)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目前农村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大多数学校的教研活动一般还停留在一般性的听听课,有时间就大家议一议,没有什么主题,没有中心;学期结束老师们写一份教学工作小结,没有对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探讨和研究。正是因为教学教研内容枯燥、形式单调,大部分教师对校本教研一是缺兴趣,认为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也搞不出什么名堂;二是缺乏自信,因为在校本教研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有时又难于解决,而又孤子无援,自然就会产生退缩心理。有些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已经不错,用不着什么研究,教学成绩是教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三是一些教师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认为多数是流于形式,并不能帮助提高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无直接关系,更多是为了应付检查或评比时的点缀。二、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对策(一)校长重视,强化措施学校校长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校本教研是教育教学动力源的思想,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要为校本教研“出思想”、“建体系”、“立机制”;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去听课评课,了解学校教研的真实情况,带领教师共同提高教研能力,与教师共成长;要给教师在进修、培训、理论学习等方面大开方便之门,为教研活动开展提供时间、条件保障。为此,要做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体系。1、管理制度,包括校级领导参与教研活动的制度;教研活动的常规制度;教研组管理制度。2、教师教研制度,包括理论学习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学常规制度。3、课题规划研究制度。4、教研活动交流制度,包括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帮带制度;听课制度;公开课展示制度;教学经验交流制度。5、教研成果奖励制度等。二是要强化措施,推动校本教研活动开展。要将制订的校本教研制度逐向落实,加以兑现。要通过学校强有力的校本教研制度的落实,来强化规范校本教研行为,使教师的教学研究行为由被动行为逐步过渡到主动行为,最后形成自然习惯行为,达到教师将校本教研作为自己的一种工作,生活状态的境界。三要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提供强有力的保证、服务机制,使校本教研活动长期持久的开展。(二)加强培训,科学指导要卓有成效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对有热情、业务能力好,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的培训是不可少,在加强培训科学指导方面,一是学校要舍得花投入对一些骨干教师进行培训,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就让他们出去参加一些层次较高的培训班或出席一些影响较大的教学研究活动,给他们一定的任务,回来之后要作相应的研究工作。二是可以聘请县里有影响的教师担任学校教研活动的技术指导,只要他们有一定的空闲时间,多请他们到学校进行讲座、指导,这比花大量经费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指导更实在。说实话农村中小学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指导,往往不现实,即便是有这样的机会,可能不如本县的教师骨干指导更服本地“水土”。三是要通过培训后有一定基础的教师“传、帮、带”的形式来带领“徒弟”,把教研的力量不断扩大。四是通过本校的力量进行校本培训,校本培训的内容要根据学校实际,采取案例教学的形式,以问题为核心,对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标准,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地讨论,对当前的教学进行反思,抓住具体过程和细节,借助有关的资料,告诉教师教学工作应该怎样做,教学研究应该怎样搞,教研成果应该怎样呈现。(三)搭建平台,自我展示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让教师有机会自我展示,是增强教师自信心,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为此,笔者认为县教研室可根据农村中小学的实际搭建三大教研平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一是集中教研,搭建相互交流的平台。集中教研是农村中小学协作区教研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是集中“优势兵力”研究解决实施新课改“难题”的“大会战”。可以根据县域实际,将农村中小学划定一定协作区,各协作区集中教研活动,时间可长可短,由协作区成员学校轮流承办,各校校长带队,根据教研主题,相关学科教师参与,与会教师共同参与交流研讨。承办学校根据自己学校教研特色,教学工作亮点,确定教研主题。活动过程可由承办学校进行教学展示,然后各成员学校代表参与研讨,最后由县学科教研员综合点评。二是授课、说课竞赛,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应该说最能展示教学能力还应该是课堂。(四)课题引路,提升水平虽然课题研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是认为学校校长重视,有一批有热心、教研能力强的教师参与是完全可以在农村中小学广泛开展课题研究的。那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注意从身边的教育现象中去发现课题、选择课题。课题的选择是进行课题研究的第一步。虽然从国家、省、市教育行部门下达的课题指南中,可以进行选题,但是这些课题往往比较大,同时也很难与自己所熟悉的问题对上号,很难发挥自己的优势。要对自己身边熟悉的问题进行选择,特别要注意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如新课程改革以来,有很多教师从理念上、教学方法上还不适应,那么农村教师应该怎样主动适应课改需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中的应用,那么广大农村教师应如何面对这种挑战?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在课程改革中,我们该如何因地制宜、因校制宜,设置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等等。二是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比较法、文献法、统计法、预测法、行动研究法等等。但是作为一线的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比较贴合实际的还是观察法、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应用的多些。三是恰当地表述研究成果。教育科研是一种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造性劳动。因此,研究者必须对整个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并通过一定的形式将研究结果明确地,有说服力地表述出来,通过科学的评价使之得以推广运用。科研成果一般通过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学术论文等表述出来。
本文标题:校本研修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889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