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产生的影响(2011-09-2919:14:08)一、我国古代科举选官制度的兴衰隋朝建立伊始,便将运行了700余年之久的察举制承继过来,建立了科举制度。经历了唐代的勃兴、宋代的改革、明代的极盛,科举到清末走向了衰亡。(一)科举选官的兴起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但此时的进士科并没有被有意识地增加什么特别的含义,和秀才、明经等没有根本差别。真正的进士科的重要性是唐以后迅速发展并取代其他科目的。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表现在:一是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二是武则天时,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三是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但总的说来,科技选官从录取的数量上来看在唐初的选官制度中还是很低的。统治者出于稳定政权的需要,必须任用一批贵族官僚和地主出身者。(二)科举选官成熟:制定成式经过唐代的奠基,科举制在宋代、元代进入改革和发展时期,明代制定成式后,科举尽显成熟的魅力,其政治地位也进一步提高,终至鼎盛。宋代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且在武则天首创殿试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定制,皇帝直接掌握录取权,进士及第者称为“天子门生”。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第三,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即将试卷上的姓名、籍贯密封,以防止考官舞弊。第四,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为地主阶级各阶层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限制了豪门子弟对科场的控制与垄断,大大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考试中的作用,使科举考试向整个地主阶级乃至一般平民敞开了大门,使北宋的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但也导致官吏人数激增,出现“冗官”局面。此外,鉴于唐中期藩镇割据,武人跋扈,北宋建国之初确定了文人治国的方针。随着科举选官在宋代的完善和选举规模的扩大,国家官僚系统的基本构成已是科举出身的文官,科举选官的政治地位已经极大提高。洪武三年,朱元璋下诏,决定实行科举取士,规定“非科举者,勿得为官”,明代科举制达到全盛时期,科举成为选官唯一途径。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被作为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他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销蚀了人的个性,僵化了思想,窒息了整个社会,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上来说,科举制是走向没落了。(三)科举选官的盛极而衰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科举制走到了清代,已成为一部结构精细的制度机器,其整体运作之周延达到相当惊人的地步,但千年之久的历史也暴露了它最大程度的缺点。到清末,处于内忧外患的清廷最终废除了科举选官。《钦定科场条例》:清初科举滴水不漏。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科举制度建设,试图以此笼络士人,扩大统治基础。作为清代最主要的考试法规,《钦定科场条例》法式比明代更为严密,可谓无微不至,滴水不漏。《钦定科场条例》对考试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做了详尽备至的规定,简直不厌其详。正是由于严格的规章条例,清朝通过科举选拔了大批治才。20世纪初,随着国内形势的巨变,面对内外交困的巨大压力,科举的改良似乎仍无法适应巨变的时世。为了获得新型人才,清政府于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20世纪初科举的命运还是走到了万劫不复的边缘,至此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二、科举选官制度在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虽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对科举却都极其重视,使得它在中国历史上存在达1300年之久,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及制度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古代中国社会的重心和政治支柱。(一)进步意义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不问家世,不须举荐,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比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吏具有公开、平等和竞争的性质,因而在历史上也更具有进步性,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最进步、也是最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虽然它也在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政治影响。科举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职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它意味着职官选任已经已置于中央政府的统一控制下,中央集权体制个各系统间的协调进一步加强。自秦汉以来中国虽已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但一直没有创造出相应的职官选任制度。察举制、征召、以及魏晋的九品中正制都将选官全力分散到了地方政府,地方长官和豪强垄断职官选拔形成权力集团,对中央集权的体制维持构成了一定威胁。而科举制使得职官选拔和任命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冲破了士族门阀垄断国家政权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地方人事权的被压缩,有利于中央集权的维系和政治稳定。文化影响。科举考试以文化考核的结果来决定官员的取舍,而它本身又是一种制度文化。具体而言,科举对各方面文化都产生了或深或浅的影响。科举考试的巨大活力大大推动了唐代文学的发展,诗、赋、小说等的繁荣不无进士科重视文章辞彩有关,书法的繁荣也与以书取士相关。从现代的观点看,宋以后的科举考试实际上是以哲学(儒家)和古典文学为主体的考试,极大地促进了经学和文学知识在社会中的普及。社会影响。美国学者E.A.Kracke认为,科举选官“在中国政治理论和社会实际结构中占有中心的地位”,它对社会分层和流动、社会心理、社会习俗等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四十多年前,社会学家潘光旦、费孝通,曾根据清代九百一十五本试卷的履历,统计出有相当一部分人父祖辈没有功名,即由白衣而获得功名,从而构成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年,美国学者柯睿格曾根据《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和《宝祐四年登科录》,统计出有一半以上的进士其前三代都没有人做官,也说明由于科举考试制度,出现了上下的社会流动。教育影响。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中央官学、地方官学、各地书院及各种乡村私塾空前发展。如中央太学,徽宗时生员达上舍二百人,内舍六百人,外舍三千人,共三千八百人。各州县一般皆有官学,并有学田、房屋以供办学之费。至于民间的书院与私塾,更是不可胜数。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官学与私塾的学校教育更为发达。但科举对教育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应试教育”传统的形成,即一切教育活动皆以考试为重心,由考试引导教育,而非教育引导考试。这一影响犹如“幽灵”一样的也溜进了新式“学校”教育。其存在了千余年的科举对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是难以在短期内消弭的。(二)弊端所在同时,我们也应充分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也有许多弊病,这一点在明清后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历史上也起过很消极的作用。首先,在科举考试内容方面,如前所述,唐宋的格诗律赋、帖经墨义,尤其是明清的八股文,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其次,封建统治者开科取士的目的之一,就是笼络天下士人。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三、科举选官的当代“余音”科举衍生出了大量的腐败问题深入中国政治社会和人民观念。唐代的科举考试舞弊现象十分严重,官员和世家子弟往往以非正常方式考取。到清代,科场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有《钦定科场条例》对防止考试舞弊的详细严明规定,但在巨大的利诱面前,人们仍然铤而走险。科场案虽早已有之但到了清代,由于政治腐败,有法不依,作弊现象之猖獗、手段之新异、惩处之惨烈,前所未有。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科举虽然被废,但并不意味着考试可以被废。考试选才还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中国社会。中国人向来讲面子讲人情,讲关系,为了制衡讲究人情关系的消极影响,解脱人情困境,防止人情和关系泛滥,古往今来都需以考试作为社会生活的调节阀。尤其在提倡公平竞争的时代,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采用考试手段来衡量和评价人才,因此现代中国又逐渐走向一个考试社会,如中国第一大考“高考”,公务员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考试等不一而足。
本文标题: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27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