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开怀大笑1945年4月50个国家代表通过《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回顾联合国的创立:美、苏、英、法、中是常任理事国①美国霸权地位衰落③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1971年26届联大(2)恢复(1)原因(3)意义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19501956196019651970(年份)支持票10243447511020304050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的票数二、中美关系正常化“新中国建立后,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邪恶而好战’的国家从而采取封锁和孤立等敌对政策,而中国也把美国当成‘头号敌人’。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能踏上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呢?材料一:十年后,到中国在核武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的时候,我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必须与他们有比今天更多的联系。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尼克松讲话(1969年、1970年)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后期,世界战略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苏联军事力量、综合国力迅速增长;长期的越南战争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西欧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日趋衰落。材料三:1969年3月,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关系降到了冰点,中苏边境地区剑拔弩张,大规模军事冲突有一触即发之势。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1)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与苏争霸处于守势地位(2)中国: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利于改善国际地位利于解决台湾问题是中美两国国家利益共同要求的结果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①试探之旅——“乒乓外交”(以民促官)“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中美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②旋风之旅——基辛格秘密访华(官员交往)③破冰之旅——1972年尼克松访华(结束敌对,走向正常化)④正常之旅——建交、邓访美(实现正常化)1978年底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又称《上海公报》)。《中美联合公报》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21日)“总统先生,你的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25年没交往了!”—周恩来尼克松访华毛主席会见尼克松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交邓小平访美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领导人第一次访问美国,在中美关系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材料一: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联合公报》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公报》材料三: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废除“共同防御条约”;从台湾撤军材料选读三、中日建交•原因:美国“越顶外交”的震动•进程:1)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2)1973年互派大使3)1978年《中日友好和平条约》•意义:翻开中日睦邻友好新篇章三、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协定。各国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70年代外交成就•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
本文标题:外交舞台的拓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2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