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完美版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影响,并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②通过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同学们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政策的严重性;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会从根本上分析问题所在。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补充的相关图片、文字信息的比较分析、整理,归纳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影响,掌握观察阅读、获取信息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①理解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造成的,它会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而胡佛自由放任政策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②通过对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内部机制和政策的重要性。【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教材教法分析】单元引言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二战前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特点。在单元引言中涉及到几个概念: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政府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在引言中,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并且三个内容是围绕“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展开的:“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在讲述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政策的一次调整──从自由放任政策到政府干预政策的变化;“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是在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影响。本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学情分析】对于高一学生而言,关于经济危机的有关内容是比较生疏的,尤其对于经济危机的原因不很明确。因此,在讲授时要顾及到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情况,用相对比较通俗的方式来重点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此外,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并让学生深入其中来感受经济危机的特点和危害也成了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些,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投影:胡佛照片。美国历史上第31任总统,他的闻名是和世界的一次巨大的经济危机联系在一起的,胡佛的名字成了贫困和“大萧条”的代名词,人们把流浪者住的窝棚称为“胡佛小屋”,戏称他们自己席地而居的旧报纸为“胡佛毯”。这场经济危机是怎么爆发的?其具有什么特点?带来了什么影响?这是我们这节课要了解的内容。探究新课:结合本课课题解释经济危机的概念: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发生一次,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一、探源危机——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1、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的表现: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多媒体展示:1929年的冬天,在美国,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屋外,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她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而且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个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师:同学们根据这个故事并结合我展示的两张图片(图片:1929年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以及图片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思考一下:经济危机为什么会爆发呢?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纽约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次小小的预震后出现了坍塌,几十种主要股票价格狂跌,绝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当天就有1289万股易手。崩溃的高潮终于在10月29日来到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疯狂交易以1641万股的最高纪录收盘。从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开始,一场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有资料显示:1929年,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以上叙述,揭示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是什么?(1)贫富差距悬殊: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2)股票投机过度: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3)除此之外,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也是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4)信贷消费过度:过度膨胀的信贷消费,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经济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失衡。师:以上是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那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生:贫富分化严重和购买力低下,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供过于求师: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起那么多的产品,为什么工厂还在不停的生产?生: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师: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一方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资本家叫喊生产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把棉花、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教师结合相关的案例适当解释:(1)直接原因:贫富分化扩大、信贷消费过度、股票投机过度(2)主要原因:供需矛盾(3)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师:在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下,经济危机最终于1929年爆发了,那么这场经济危机有哪些具体的表现?让我们一起走进危机。二、走进危机——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特点和影响(一)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多媒体展示图片,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教师结合相关的案例适当分析:金融危机: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工业危机:企业破产就业危机:失业人数激增农业危机:农产品价格下跌师:这场经济危机被认为是空前严重的,那空前严重表现在哪里呢?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二)经济危机爆发的特点这场危机持续时间也相当长。直到1933年,美国等国才陆续走出危机阴影。危机的破坏性特别巨大,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危机波及的范围特别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笼罩在空前绝望的情绪中,甚至有人哀叹:“世界末日已经来临”。分析材料料总结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材料:危机期间,56个国家先后宣布货币贬值,世界贸易萎缩,总额减少2/3。各国工业生产大幅下降,与1929年相比,1932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2%,日本下降37.4%,意大利下降33.2%,法国下降31.9%,英国下降20%,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大约倒退了20年。各国失业人数达到创纪录的水平,1933年德国失业人口高达800万,英国400万,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人口超过3000万。危机期间,人们绝望情绪弥漫。师:根据相关表格和地图分析经济危机的特点。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经济危机的特点:时间长、破坏大、范围广师:既然危机如此严重,那么它又给世界带来哪些危害?(三)经济危机的影响材料解读:根据相关图片和资料分析经济危机的影响。材料:大萧条破坏了资本主义经济……1930年美国通过提高制成品关税的《斯穆特—霍利税法》后,许多国家政府立刻通过增加美国产品进口关税加以抵制美国。——《新全球史》“日本应征服一个使日本能自给自足、在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的帝国。”——《全球通史》1.面对危机各国采取什么政策转嫁危机?2.此举对国际关系产生什么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国内:资本主义经济遭到破坏;加剧社会危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国际: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师:在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各国都采取各种经济、政治措施,以求摆脱危机带来的种种困境。由于各国经济条件和政治传统不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也不尽相同。三、应对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1.胡佛的对策——自由放任政策引导学生阅读课本82页《历史纵横》中关于“自由放任”政策的介绍,了解“自由放任”政策的含义。2.结果——危机更加恶化通过图片《胡佛村》和漫画《亡羊补牢》,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结果是使经济危机更加恶化,其失败也说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经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必然要求政府加强干预,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政策要与时俱进。四、反思危机——经济危机的启示师:作为21世纪的人类,我们能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中得到哪些启示呢?教师引导学生从如何预防危机?危机爆发要如何解决?等角度分析。生:经济发展要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政府要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居安思危;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市场调节要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等等课堂总结:从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失败的反危机措施,使形势进一步恶化,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罗斯福上任后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适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政策调整,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恢复,摆脱危机,并最终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最为深刻的变革,下节课我们将就此展开讨论学习。课后作业:《世纪金榜》第17课课时作业不论何时,都要尽可能让思考与反省预见到突发的激情,这于审慎者可轻而易举做到。心烦意乱之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意识到这一点。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下决心不再使之加剧。有了这种高明的防范,就能很快终止怒气。要懂得制怒之法,且止息于当止之时:奔跑时停下来最难;狂怒时保持头脑清醒也一样难。过分激动,不论程度高低,
本文标题: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完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31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