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76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内容课本第59-60页,例1、“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口算:15+48+920+37+16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2.出示例1的情境图。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二、交流共享明确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交流中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77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集体反馈,电脑验证。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的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根据情境图,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让学生将自己分析、思考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四、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学反思:78第二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课本第61-62页,例2以及“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1.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其口算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问实际题。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享受成果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比较合理的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口算。24+4512+7536+1820—724+4915+7555+1850—20说说“36+18和20—7”的口算方法。2.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23+5235+1469+1354+17说说估算方法。二、交流共享教学例2.出示教材情境图: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你们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退位的)56—24(退位的)56—27这节课我们研究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你能口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到小组里说说自己口算的方法,再听别人的算法。全班交流。重点放在退位减上,多让学生说一说。比较:上面两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异同?相同点:都可以先用被减数减减数十位上的数,再减个位上的数,也都可以先减个位上的数,再减十位上的数,还可以十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分别相减,然后把两次减得的差合起来,……不同点:第一题是不退位减,第二题是退位减,特别是用第二种方法计算退位减时,79要从被除数十位上退一作十,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后再减,……小结:同学们通过合作得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也通过比较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集体反馈,电脑验证。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第2题让学生体会退位与不退位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教材上提出了什么要求。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通过计算,检验估算的情况。四、反思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学反思:80第三课时用加、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第63-64页,例3,“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用加、减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2.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日常说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索数量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灵活理解较复杂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用前面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二、交流共享教学例3。大家知道乘车的时候有人上车,也有人下车。出示例3情境图。学生看图,题中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你知道离站时车上有多少人吗?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汇报讨论结果: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或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学生选择一种方法列式。小结:我们可以先加上上车的人数,再减去下车的人数,也可以先减去下车人数,再加上上车的人数。大家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34+18—15或34—15+18怎样计算呢?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解答正确吗?可以用什么方法检查?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学生读题,小组交流想法,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并填空。集体交流订正。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81出示线段图,可以先算出,一共运来多少袋水泥?再减去用去的。学生列式计算。订正交流。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情境图。提问:题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可以怎样解答?请同学板演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120—60是什么意思,再加80什么意思,还可以怎样列式?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表格。表格告诉我们什么?(丁丁的班级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会游泳的32人,会溜冰的29人。)提问:不会游泳和不会溜冰的各有多少人?你会列式计算吗?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四、反思总结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教学反思82第四课时练习六(一)教学内容课本第65页练习六第1-6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弄清口算时进位加与不进位加、退位减与不退位减以及加与减在方法上的异同。2.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3.在交流和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主意识和合作意识,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结合生活情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掌握加法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口算(练习六第1题)指名口算。先比较前面两组每组上下两题的区别和联系。再比较前面两组每行左右两题的区别和联系。2.揭示课题。板书:练习六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2题。同桌两人合作练习。2.完成“练习六”第3题。先明确题目要求,再交流估算方法。在教材上用“Ο”圈出得数比50小的算式,用“□”圈出得数比50大的算式。3.完成“练习六”第4题。让学生直接写得数。注意速度。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5题。83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提问:“下车15人”“上车11人”什么意思?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完成“练习六”第6题。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用这一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84第五课时练习六(二)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练习六第7-13题。教学目标1.提高提足的对比,进一步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2.能正确地进行相关计算,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和减。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和减的口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这节课老师想知道大家计算的熟练程度,你准备好了吗?出示课题:练习六完成“练习六”第7题。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地1小题,再算第2、3小题。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让学生说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8题。对比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你发现了什么?(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怎样变化的。减数不变,被减数变大,差又是怎样变化的。)2.完成“练习六”第9题。出示题目,让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3.完成“练习六”第10题。学生读题,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学生口答。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11题。说说原有、卖出、还剩的之间的关系。学生各自填表。85集体订正。2.完成“练习六”第12题。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说说解题过程。3.完成“练习六”第13题。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独立解答。交流并订正。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四、反思总结今天我们练习了整十数、整百数加减的口算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86第六课时练习六(三)教学内容课本第66-67页练习六第。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熟练地进行相关计算。3.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熟练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教学难点熟练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提问:我们前面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自己举例吗?2.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这些知识。板书:练习六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14题。学生独立口算,校正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并说说同一组三道题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2.完成“练习六”第15题。学生根据加法、减法的关系填表,做完后交流。3.完成“练习六”第16题。学生完成在教材上,看谁做得又对又快。教师评价时,表扬做得对、做得快的同学。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17题。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练习六”第18题。看线段图,我们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指名学生口答。3.完成“练习六”第19题。根据条件,你能提出问题解答吗?87学生解答。4.动脑筋想一想,完成教材第67页的“思考题”。四、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88第七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教学内容课本第68--69页,例4以及“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竖式加法算理和验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3.在
本文标题: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32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