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养殖场消毒技术2畜禽尸体的消毒处理畜禽的尸体含有较多的病原微生物,也容易分解腐败,散发恶臭,污染环境。特别是发生传染病的病死畜禽的尸体,处理不善,其病原微生物会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造成疾病的传播与蔓延。因此,必须及时地无害化处理病死畜禽尸体,坚决不能图私利而出售。一、焚烧法焚烧也是一种较完善的方法,但不能利用产品,且成本高,故不常用。但对一些危害人、畜健康极为严重的传染病病畜的尸体,仍有必要采用此法。焚烧时,先在地上挖一十字形沟(沟长约2.6米,宽0.6米,深0.5米),在沟的底部放木柴和干草作引火用,于十字沟交叉处铺上横木,其上放置畜尸,畜尸四周用木柴围上,然后洒上煤油焚烧,尸体烧成黑炭为止。或用专门的焚烧炉焚烧。二、高温处理法此法是将畜禽尸体放入特制的高温锅(温度达150℃)内或有盖的大铁锅内熬煮,达到彻底消毒的目的。鸡场也可用普通大锅,经100℃以上的高温熬煮处理。此法可保留一部分有价值的产品,但要注意熬煮的温度和时间,必须达到消毒的要求。三、土埋法是利用土壤的自净作用使其无害化。此法虽简单但不理想,因其无害化过程缓慢,某些病原微生物能长期生存,从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并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不是最彻底的无害化处理方法采用土埋法,必须遵守卫生要求,埋尸坑远离畜舍、放牧地、居民点和水源,地势高燥,尸体掩埋深度不小于2m。掩埋前在坑底铺上2~5厘米厚的石灰,尸体投入后,再撒上石灰或洒上消毒药剂,埋尸坑四周最好设栅栏并做上标记。四、发酵法将尸体抛入尸坑内,利用生物热的方法进行发酵,从而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尸坑一般为井式,深达9~10米,直径2~3米,坑口有一个木盖,坑口高出地面30厘米左右。将尸体投入坑内,堆到距坑口1.5米处,盖封木盖,经3~5个月发酵处理后,尸体即可完全腐败分解。在处理畜尸时,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将病畜的排泄物、各种废弃物等一并进行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污水与粪便的处理消毒一、污水的消毒被病原体污染的污水,可用沉淀法、过滤法、化学药品处理法等进行消毒。比较实用的是化学药品消毒法。方法是先将污水处理池的出水管用一木闸门关闭,将污水引人污水池后,加人化学药品(如漂白粉或生石灰)进行消毒。消毒药的用量视污水量而定(一般1升污水用2~5克漂白粉)。消毒后,将闸门打开,使污水流出。二、粪便的消毒处理畜禽粪便中含有一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卵,尤其是患有传染病的畜禽,病原微生物数量更多。如果不进行消毒处理,容易造成污染和传播疾病。因此,畜禽粪便应该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1.焚烧法此种方法是消灭一切病原微生物最有效的方法,故用于消毒一些危险的传染病病畜的粪便(如炭疽、马脑脊髓炎、牛瘟、禽流感等)。焚烧的方法是在地上挖一个壕,深75厘米,宽75~100厘米。在距壕底40~50厘米处加一层铁梁(要较密些,否则粪便容易落下),在铁梁下面放置木材等燃料,在铁梁上放置欲消毒的粪,如果粪便太湿,可混合一些干草,以便迅速烧毁。此种方法能损失有用的肥料,并且需要用很多燃料,故很少应用。2.化学药品消毒法消毒粪便用的化学药品应含有2%~5%的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20%石灰乳,但是此种方法既麻烦,又难达到消毒的目的,故实践中不常用。3.掩埋法将污染的粪便与漂白粉或新鲜的生石灰混合,然后深埋于地下,埋的深度应达2米左右,此种方法简便易行,在目前条件下实用。但病原微生物经地下水散布以及损失肥料是其缺点。4.生物热消毒法这是一种最常用的粪便消毒法,应用这种方法,能使非芽抱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粪便变为无害,且不丧失肥料的应用价值。粪便的生物热消毒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发酵池法,另一种为堆粪法。(1)发酵池法、此法适用于大量饲养畜禽的农牧场,多用于稀薄粪便(如牛、猪粪)的发酵。设备为距农场200~250米以外无居民、河流、水井的地方挖2个或2个以上的发酵池(池的数量和大小决定于每天运出的粪便数量)。池可筑成方形或圆形,池的边缘与池底用砖砌后再抹以水泥,使其不透水。如果土质干枯、地下水位低,可以不用砖和水泥。使用时先在池底倒一层干粪,然后将每天清除出的粪便垫草等倒入池内,直到快满时,在粪便表面铺一层干粪或杂草,上面盖一层泥土封好。如条件许可,可用木板盖上,以利于发酵和保持卫生。粪便经上述方法处理后,经过1~3个月即可掏出作为肥料。在此期间,每天所积的粪便可倒入另外的发酵池,如此轮换使用。(2)堆粪法此法适用于干固粪便(如马、羊、鸡粪等)的处理。在距农牧场100~200米或以外的地方设一个堆粪场。堆粪的方法如下:在地面挖一浅沟,深约20厘米,宽1.5~2米,长度不限,随粪便多少确定。先将非传染性的粪便或垫草等堆至厚25厘米,摆其上堆放欲消毒的粪便、垫草等,高达l.5~2米,然后在粪堆外再铺吧上厚10厘米的非传染性的粪便或垫草,如此堆放3周~3个月,即可用以肥田。当粪便较稀时,应加些杂草,太干时倒入稀粪或加水,使其不稀不干,以促进迅速发酵。通常处理牛粪时,因牛粪比较稀不易发酵,可以掺马粪或干草,其比例为4份牛粪加1份马粪或干草。带畜(体)消毒饲养畜禽的过程中,畜舍内和畜禽的体表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的不断的孳生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引起畜禽发生传染病。带畜(体)消毒就是对饲养着畜禽的舍内一切物品及畜禽体、空间用一定浓度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熏蒸消毒,以清除畜禽舍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阻止其在舍内积累。带畜(体)消毒是现代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畜禽舍内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的有效手段之一。实践证明,坚持每日或隔日对畜禽群进行喷雾消毒,可以大大减少疫病的发生的可能。一带畜(体)消毒的作用(1)杀灭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能通过空气、饲料、饮水,用具或人体等进入畜禽舍。通过带畜(体)消毒,可以彻底全面的杀灭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并能杀灭畜禽体表的病原微生物,避免病原微生物在舍内积累而导致传染病的发生。(2)净化空气带畜(体)消毒,能够有效地降低畜禽舍空气中浮游的尘埃和尘埃上携带的微生物,使舍内空气达到净化,减少畜禽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确保畜禽群健康。(3)防暑降温在夏季每天进行喷雾消毒,不仅能够减少畜舍内病原微生物含量,而且可以降低舍内温度,缓解热应激,减少死亡率。二、带畜(体)消毒药的选用1.选用原则(1)有广谱的杀菌能力。(2)有较强的消毒能力。所选用的消毒药能够在短时间内杀灭入侵养殖场的病原。病原一旦侵入动物机体,消毒药将无能为力.同时,消毒能力的强弱也体现在消毒药的穿透能力上。所以消毒药要有一定的穿透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杀灭病原的目的。(3)价格要低廉,使用方便。养殖场应尽可能地选择低价高效的消毒药。消毒药的使用应尽可能方便,以降低不必要的开支。(4)性质要稳定,便于贮存。每个养殖场都贮备有一定数量的消毒药,且消毒药在使用以后还要求可长时间地保持杀菌能力咨这就要求消毒药本身性质稳定,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不易被氧化和分解。(5)对畜禽机体毒性要小。在杀灭病原的同时,不能造成工作人员和畜禽中毒。(6)无腐蚀性和无毒性。目前,养殖业所使用的养殖设备大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以在选用消毒药时,特别要注意消毒药的腐蚀性,以免造成畜禽圈舍设备生锈。同时也应避免消毒引起的工作人员衣物蚀烂、皮肤损伤。带畜(体)消毒,舍内有畜禽存在,消毒药液要喷洒或喷雾或熏蒸,如果毒性大,可能损害畜禽。(7)要不受有机物的影响。畜禽舍内脓汁、血液、机体的坏死组织、粪便和尿液等的存在,往往会降低消毒药物的消毒能力。所以选择消毒药时,应尽可能选择那些不受有机物影响的消毒药。(8)要无色无味,对环境无污染。有刺激性气味的消毒药易引起畜禽的应激,有色消毒药不利于圈舍的清洁卫生。2.常用的带畜(体)消毒药带畜消毒药物种类较多,如下消毒药效果良好。(1)百毒杀为广谱、速效、长效消毒剂,能杀死细菌、霉菌、病毒、芽孢和球虫等,效力可维持10~14天。0.015%百毒杀用于日常预防性带畜消毒,0.025%百毒杀用于发病季节的带畜消毒。(2)强力消毒灵是一种强力、速效、广谱,对人畜无害、无刺激性和腐蚀性的消毒剂。易于储运、使用方便、成本低廉、不使衣物着色是其最突出的优点。它对细菌、病毒、霉菌均有强大的杀灭作用。按比例配制的消毒液,不仅用于带畜消毒,还可进行浸泡、熏蒸消毒。带畜消毒浓度为0.5%~l%。(3)过氧乙酸广谱杀菌剂,消毒效果好,能杀死细菌、病毒、芽孢和真菌0.3%~0.5%溶液带畜消毒,还可用于水果、蔬菜和食品表面消毒。本品稀释后不能久贮,应现配现用,以免失效。(4)新洁尔灭有较强的除污和消毒作用,可在几分钟内杀死多数细菌。0.1%新洁尔灭溶液用于带体消毒,使用时应避免与阳离子活性剂(如肥皂等)混合,否则会降低效果。另外还有益康、爱迪伏、百菌毒净、1210、惠昌消毒液、抗毒威等。3.带畜(体)消毒的方法(1)喷雾法或喷洒法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高压动力喷雾器或背负式手摇喷雾器,将喷头高举空中,喷嘴向上以画圆方式先内后外逐步喷洒,使药液如雾一样缓慢下落。要喷到墙壁、屋顶、地面,以均匀湿润和畜禽体表稍湿为宜,不得直喷畜禽体。喷出的雾粒直径应控制在80~120微米之间,不要小于50微米。雾粒过大易造成喷雾不均匀和畜禽舍太潮湿,且在空中下降速度太快,与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尘埃接触不充分,起不到消毒的作用;雾粒太小则易被畜禽吸人肺泡,引起肺水肿,甚至引发呼吸道病。同时必须与通风换气措施配合起来。喷雾量应根据畜禽舍的构造、地面状况、气象条件适当增减,一般按50~80毫升/立方米计算。(2)熏蒸法对化学药物进行加热使其产生气体,达到消毒的目的。常用的药物有食醋或过氧乙酸。每立方米空间使用5~10毫升的食醋,加1~2倍的水稀释后加热蒸发;30%~40%的过氧乙酸,每立方米用1~3克,稀释成3%~5%溶液,加热熏蒸,室内相对湿度要在60%~80%。若达不到此数值,可采用喷热水的办法增加湿度,密闭门窗,熏蒸1~2小时,打开门窗通风。4.带畜(体)消毒的注意事项(1)消毒前进行清洁带畜(体)消毒的着眼点不应限于畜禽体表,而应包括整个畜禽所在的空间和环境,否则就不能全面杀灭病原微生物。先对消毒的畜禽舍环境进行彻底的清洁,如清扫地面,墙壁和天花板上的污染物,清理设备用具上的污垢,清除光照系统(电源线、光源及罩)、通风系统上的尘埃等,以提高消毒效果和节约药物的用量。(2)正确配制及使用消毒药带畜(体)消毒过程中,根据畜禽群体状况、消毒时间、喷雾量及方法等,正确配制和使用药物。注意不要随意增高或降低药物浓度,有的消毒药要现配现用,有的可以放置一段时间,按消毒药的说明要求进行,一般配好消毒药不要放置过长时间再使用。如过氧乙酸是一种消毒作用较好、价廉、易得的消毒药。按正规包装应将30%过氧化氢及16%醋酸分开包装(称为二元包装或A、B液,用之前将两者等量混合),放置10小时后即可配成0.3%~0.5%的消毒液,A、B液混合后在10天内效力不会降低,但60天后消毒力下降30%以上,存放时间愈长愈易失效;选择带畜(体)消毒药时,不要随心所欲,有针对性选择。不要随意将几种不同的消毒药混合使用,否则会导致使药效降低,甚至药物失效。选择3~5种不同的消毒剂交替使用,因为不同消毒剂的抑杀病原微生物的范围不同,交替使用可以相互补充,杀死各种病原微生物。(3)注意稀释用水配制消毒药液应选择杂质较少的深井水或自来水,寒冷季节水温要高一些,以防水分蒸发引起家禽受凉而患病;炎热季节水温要低一些,并选在气温最高时,以便消毒同时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喷雾用药物的浓度要均匀,必须由兽医人员按说明规定配制,对不易溶于水的药应充分搅拌使其溶解。(4)免疫接种时慎用带畜(体)消毒消毒药可以降低疫苗效价。在饮水、气雾和点眼滴鼻免疫时,前后2天内不要进行带畜(禽)消毒,避免降低免疫效果。饮水消毒饮用水中常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病毒,特别是受到污染的情况下,饮水常常是畜禽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最主要传播途径。为了杜绝经水传播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证畜禽的健康,养殖场可以将水经消毒处理后再让畜禽饮用。一、饮用水的消毒方法水的消毒方法分为两类:物理法和化学法。(1)物理消毒法
本文标题:养殖场消毒技术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6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