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教学内容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w-w-w.x-k-b-1.c.-o-m(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5)若│a│=│b│,则a=b,或a=-b或a=b=0.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2.难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等概念.3.关键: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意义.课时划分1.1正数和负数2课时1.2有理数5课时1.3有理数的加减法4课时1.4有理数的乘除法5课时1.5有理数的乘方4课时第一章有理数(复习)2课时有理数的运算一、教材及课标分析(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会进行有理数的分类,进而感受“分类的数学思想”。(3)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不仅明确数轴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而且体会从数与形的数学思想。(4)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5)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近似数概念。二、学习目标(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知道a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三、学习重难点(1)重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法则及其正确运算。(2)难点: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正确运算及绝对值概念的理解。四、教学方法(1)加强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3)加强思想方法的引导,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握好教学要求。(5)采用“归纳式”教学法。(6)处理好笔算与计算器的关系。(7)充分利用好数学活动与选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课时计划第四章代数式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整式的加减运算.课本首先通过实例列式表示数量关系,介绍了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整式等有关概念,然后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明确了同类项可以合并的道理,明确整式加减的法则以及去括号和添活号法则.这些内容也是对前一章内容的进一步认识.本章在呈现形式上突出了整式及整式加减产生的实际背景,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符号化”的过程,发展符号感,为探索有关运算法则设置了归纳、类比等活动,力求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和法则的掌握.三维目标1.知识与目标(1)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单项式系数、次数和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3)理解同类项的概念,能熟练地合并同类项.(4)掌握去括号、添括号法则,能准确地去括号和添括号.(5)熟练地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观察、分析、交流、概括出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有关概念;经历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索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地运用数的运算,使学生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理解整式的概念,会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2.难点:正确区别单项式的次数与多项式的次数,括号前是负号时去括号或添活号易搞错符号.3.关键:正确理解整式有关概念及明确运算步骤的依据.课时划分2.1整式2课时2.2整式的加减3课时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复习)1课时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1.教学内容分析: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应用。重点是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难点在于解一元一次方程,并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理解等式、方程的概念,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利用等式的两条性质的新思维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并能列方程解应用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等式的两条性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方程的意义,掌握等式的两条性质在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的具体应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本章从师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理解出等式的两条性质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从而让学生理解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3.重点难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列方程解应用题。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列方程解应用题。4.课时划分3.1.1一元一次方2课时3.1.2等式的性质2课时3.3解一元一次方程8课时3.4实际问题和一元一次方程4课时复习3课时第六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多姿多彩的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度量,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与平面图形入手,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几何体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特征和性质;通过裁剪、展开、制作及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与角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动手画图、线段的大小比较及角的度量、比较与运算等活动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知识奠定基础.16、星期天,数学教师提着篮子(篮子重0.5斤)去集市买10斤鸡蛋,当张老师往篮子里拾称好的鸡蛋时,发觉比过去买10斤鸡蛋的个数少很多,于是她将鸡蛋装进篮子再让摊主一起称,共称得10.55斤,即刻她要求摊主退1斤鸡蛋的钱,她是怎样知道摊主少称了大约一斤鸡蛋呢(精确到1斤)?请你将分析过程写出来。课后反思: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有多姿多彩的图形,直线、射线、线段,角的度量,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材从生活中常见的立体与平面图形入手,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几何体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体及点、线、面的一些特征和性质;通过裁剪、展开、制作及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在几何体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实例,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使学生经历对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与角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通过动手画图、线段的大小比较及角的度量、比较与运算等活动过程,理解并掌握这些图形的一些简单性质,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面几何知识奠定基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经历探究物体的形状与几何体的关系过程,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立体图形.(2)经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转换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的技能.(3)经历对点、线、面、体关系的研究的数学活动过程,•建立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联系.(4)经历画图等数学活动过程,掌握直线和角的一些简单性质;掌握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表示方法;掌握角的度量方法.(5)在现实情境中,探索两条线段、两个角的比较方法及比较的结果,•探索线段与线段之间、角与角之间的数量关系.(6)认识线段的等分点,角的平分线、角角和补角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会用掌握的几何体知识描述现实物体的形状,•在探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中,发展空间观念.(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会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数学原理.(3)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想象,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4)能在现实物体中,发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5)能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6)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能独立地或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运用数学知识克服困难,解决问题.(2)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培养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体验数学活动中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重、难点与关键1.重点:(1)掌握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学会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建立空间观念.(2)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会用符号表示直线、射线和线段,会比较线段的大小,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了解两点距离的定义.(3)会用符号表示一个角,学会度量一个角,掌握余角和补角的性质,•理解角的平分线的定义,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确定几个角的运算关系.2.难点:(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2)从现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出图形的性质,•用数学语言对这些性质进行描述.3.关键:(1)从实际出发,用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图形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时划分4.1多姿多彩的图形2课时4.2直线、射线、线段2课时4.3角4课时数学活动1课时回顾与思考2课时
本文标题: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教学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68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