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它的基本特征(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它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2、简答题:请说出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A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B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坚持了辩证的、历史的物质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特别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辨析题:物质就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东西。错。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有的物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仍客观存在,如空气,所以说物质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的说法是错误的。3、如何理解时间、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意义a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和单向性,时间只有一个方向,具有不可逆性。b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和延伸性,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即长、宽、高。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的关系:时间和空间离不开物质运动;物质运动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c学习时空原理的意义: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对,说明了时间的一维性和单向性,即一去不复返性。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意识精神与物质)原因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任何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我们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5、辨析: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对。因为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现有物质后有观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应,所以这句话是对的。另: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者物质是感觉的结合?错。因为这句话承认了意识是第一性,而物质是第二性,颠倒了顺序。6、什么是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表现形式是没有发生相对位置移动,没有发生质变,处于量变阶段。相对静止不是不运动,而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7、辨析题:人有主观能动性,所以人可以改变规律。错主观能动性是指有意识有目的的改变客观世界的能力。规律是指客观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认识规律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虽然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现、认识、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规律8、意识能动性的表现有哪些?(1)表现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D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2)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或者问物质决定意识和意识反作用矛盾吗?如何实现?实现途径?)A要对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个辩证的把握B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前提)C以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和手段为基础D发挥意识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9、为什么对立统一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问题b贯穿质量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解决问题的钥匙。c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d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的焦点10、试说明物极必反,乐极生悲的哲理。体现了矛盾同一性的原理。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和趋势。它的同一性包括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乐和悲即矛盾的双方,两者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其相反方向转化。11、辨析题:矛盾即斗争,斗争就是你死我活的对抗。错。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矛盾不只是斗争性,包括斗争性和同一性。矛盾即斗争是错误的。矛盾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互相排斥、相互否定、相互限制的属性,体现为对立双方互相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斗争性具有多种形式,而斗争就是你死我活的对抗这种说法将矛盾斗争形式单一化了,由一种斗争形式否定了其他斗争形式,所以是错误的。12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度的两端存在关节点、临界点。学习度的意义:a定坚持适当和适度的原则(注意分寸、把握火候)b仅要掌握一般的度,而且一定要把握最佳的度,即使事物的质和量达到一个最佳统一c要把度凝固化辨析:假如再往前迈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的一小步,真理也会变成谬误对,这句话符合了适当适度的原则,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自身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范围和幅度。作为真理也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度,超过这一限度也会错,所以此说法正确。13、为什么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则?在实践中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反对不分主次的观点。两点论要求我们在分析任何矛盾时,不仅要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还要看到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要求我们在分析矛盾时,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辩证法的两点是在坚持了重点前提下的两点,否则会陷入均衡论辩证法的重点是在坚持了两点前提下的重点,否则会陷入一点论或者试说明毛泽东在论述注意工作方法时提出的要学会弹钢琴,并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哲学依据。14、论述:应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来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矛盾普遍性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及同一事物在其发展不同过程和阶段上的矛盾各有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体现在A每一事物都有其特殊性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C矛盾的地位和作用不平衡性D解决矛盾的方式也应有其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两者不可分割,共性依赖于个性,个性是从共性中抽象出来的,个性离不开共性,共性对个性有指导作用。即普遍性不能离开特殊性而存在,特殊性也不能离开普遍性而存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的关键。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是共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属于个性。因为中国最重要的特点是底子薄,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且耕地少。所以,把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与中国国情统一在一起,这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唯物辩证法的精髓指引着我们坚定的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15、简答题:质量互变的内容。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2.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质变超出了度的范围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质变与量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C.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辨析题:欲速则不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要想达到质变,必须要有量的积累和准备。?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质变超出了度的范围。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与量变相互渗透、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量变与质变相互转化。16、简答题:辩证的否定观和意义。.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联系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意义:1.对待一切事物都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就是不能绝对的否定一切,也不能绝对的肯定一切。2.对待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也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即不能绝对的肯定,也不能绝对的否定。辨析题: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对吗?对。符合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它与形而上学否定观不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外在主观的否定,是事物的一种中断,认为否定是全盘的抛弃。所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是对的。17、辨析题:人的手如果脱离了人的有机整体,虽名可以叫做手,可它已不是实际意义中的手。对吗?对。这句话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联系的。整个世界都处于联系当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存在,如果手脱离了人,功能也失去了,便不可能存在,所以这句话是对的。18、辨析题:新事物就是新产生的事物。错。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新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形式是否新奇,力量是否强大。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19、辨析题:饱经风霜的老人和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对。说明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a践是认识的来源b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20、辨析题:真理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是真理。错。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是错的。这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划分真理不能以有用无用评价,因为真理是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有两点:第一是指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即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是指真理检验标准——实践是客观的,即真理之所以是真理并不是因为某位天才人物决断,而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21、辨析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错。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承认了认识主体的差异性,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以及是否是真理,要靠实践来检验。所以错的。22、为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应,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把主观和客观联系在了一起,是主观和客观的桥梁。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通过实践的客观结果,才能把认识和客观对象加以对照。23、能动的反映论是以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共有的特点。错。唯物主义认识论也包括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它是离开实践谈认识,离开辩证法谈认识,能动反映论把实践当做基础,把辩证法观点引入。所以这句话是错的。24、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婪。这句话说明了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处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地理环境的社会作用有以下四点:1.地理环境为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和社会生产资料的资源。2.地理环境给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特色。3.地理环境通过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4.为人类的审美活动提供了自然的对象和客体要件,为人们的休闲、旅游等提供了特定的活动场所。我们要合理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和适当、适度的原则,而度是指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度的两端存在关节点和临界点。25、唯心史观的缺陷与形式。缺陷是(1)以往的历史理论,至多是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2)至多考察所谓杰出人物、领袖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进而得出少数个别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
本文标题:马原笔记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85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