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和基本矛盾-中特作业
如何看待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和基本矛盾摘要:本文论述了何为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以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分析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其解决途径,揭示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发展到金融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积累和深化的集中表现,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关键词: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基本矛盾一、资本主义金融危机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与其基本矛盾是密切相连的,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二者为何物。资本主义金融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出现。世界上第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在1857的美国。在随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危机以愈加频繁的频率出现,并且波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历史上我们最熟知的莫过于一战过后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这一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经济陷入大萧条,随后影响范围扩散到世界各地。而离我们最近的则是发生于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这场经济危机发端于金融系统,但是却扩散到了实体经济领域,随后引发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停滞乃至退步。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今天的美国与世界再次进入一场无比严重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此次经济危机,代表自由市场在二战后遭遇到的最大挫折。长期以来,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一直幻想着,市场能够实现自我调节和自我纠正;但是今天,这种幻想彻底破灭。这场经济危机已导致国际银行体系启动,国际股市崩盘,并会带来一场二战后最大的经济衰退。这不是十年一次的典型周期性危机,而是一场系统性危机。它发端于金融体系,而金融体系关系着市场运转所需的货币供应。其实,金融危机并不是一朝一夕所爆发出来的,它有着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当前的经济危机,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内在矛盾的衍生物。第一个值得注意的矛盾是,自由市场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债务泡沫。尤其是在克林顿和布什任内,债务的增长令人吃惊。在2007年的前20年间,信贷市场的债务翻了大约4倍,从近110亿美元猛增到480亿美元,这远远超出了经济增长率。据5华尔街日报6报道,1983年以来,美国GDP年均增长5.9%,而债务的年均增长率却达到8.9%,在1997-1998年,其无法维持的部分债务终于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事实上,创造这股债务泡沫的因素有很多。而最主要的因素,是利用货币政策来处理经济问题。当亚洲金融危机发生时,美国抽调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将其注入银行系统,并令人咋舌地压低利率,无视当时国家仍处于繁荣状态的现实。这导致了网络泡沫的出现,即科技股疯狂膨胀。这些泡沫在2000年陷于破灭。第二个矛盾是,美国在建立与亚洲的贸易体系时,往往使自己成为买方,即成为亚洲各国的出口对象,并通过负债来扩大消费。美国的国际支出从每年大约2000亿美元涨到了每年7000-8000亿美元。这些钱都是借来的。美国政府在克林顿领导下还有一些财政盈余。但是到了小布什时期,由于减税政策与战争开支,美国政府在2000-2001年创造的2500亿美元盈余消失,取而代之的是2002年3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毫无疑问,这些措施刺激了美国经济,但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开始依赖于外国资本。在这个国家,储蓄率已经陷入崩溃,并在此次经济繁荣的后几年呈现负增长。而外国资本,尤其是中国、日本以及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国的资本,资助着美国的债务。2001年,网络泡沫破裂并出现经济衰退,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把银行利率降低到1%-2%之间,并保持了三年。这就导致了大规模的资产价格膨胀,特别是住房价格。导致债务爆炸性膨胀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收入显著地不平等增长。而新自由主义的盛行,也是阶级力量的对比出现失衡的结果。在近些年,资本家剥削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工人的实际工资被进一步压低,几乎所有新创造的财富都被资本夺取了。一些数字能够生动地说明这种情况。在1973年,美国的人均GDP是20000美元;而到2006年是38000美元——30年内增长了90%。然而工人的工资,却在同期出现下降。在1973年,工人的实际工资是每周330美元;而在2007年,工资是279美元——下降了15%。与此同时,尽管实际工资有所下降,工人们仍然尽力维持着他们的生活水平。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他们工作更长时间,从事更多工作,并使家庭成员中更多人从事工作。因为这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家庭收入。即便如此,在1998年到21世纪头十年间,这些家庭的收入甚至仍然出现下滑。在工资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想要维持生活水平的唯一办法,是通过房屋净值贷款和抵押融资的方式来举债增值。在最近一次繁荣时期,房主们从他们的房屋净值中拿出了5万亿美元(从1997年开始是9万亿美元),刺激着越来越难以承受的债务结构。而这个债务结构最终却随着膨胀过的住房资产价格跌落,而陷于崩溃。导致这一债务泡沫的第三个因素,是不正常的银行体系,它导致一个影子银行系统的建立。这个影子银行系统被培育得越来越大,并最终超过规范的、投保的商业银行。通过这个影子系统,商业银行能够使各种类型的贷款和投资都不在账面上表现出来,这是标准的“安然风格”。在这个影子系统中,银行可以在不具备足量的资本储备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结果,他们能在这个失范的系统下,借出高达他们实际资产30、40甚至50倍的资本,用来投资股票市场与各种新的外来的债务产品,如债务抵押债券和信用违约互换等各种金融欺骗行为——其中许多是基于对住房抵押贷款进行包装与再包装。这些都被吸纳为一种投资的手段,而不管其中蕴含着大量潜在的有毒债务——如价值9000亿美元的次级贷款。失范的银行系统为资产膨胀提供了大量的信贷资产,并且在创造了这些新的信贷工具以及按揭证券的情况下,导致了一场投机性狂热,驱使价格越来越高。与此同时,这些不受管制的手段十分复杂,没有人真正知道它们的实际价值。起初,这种设置给银行带来了丰厚利润。于是这种疯狂的供应抬高了资产价格,并创造了一种人人都渴望参与的环境,为不可避免的崩溃搭好了舞台。随着住房市场南移,房市终于陷于崩溃。二、资本主义的资本矛盾这场金融危机的出现在经济学家们看来是有迹可循的。在新自由主义浪潮出现后,我们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的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可能越来越短也越来越具有破坏性。而这一切的发生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不可分割的。我们知道,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其具体表现是:表现在消费上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的矛盾;表现在生产上是个别企业中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表现在阶级关系上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这是我们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特征的基本描述。在资本主义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之后。我们要认识到资本主义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发展也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是否消除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基本矛盾?这需要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变动与发展,作出实事求是的、深人的分析。我们既要看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调整中有所变动的新情况;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清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刻性,看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在积累和发展。在当代新的历史条件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和运动的范围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除,有效需求对生产的约束并没有消失,因此导致经济危机的制度因素并没有消失。同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表现形式下和全球范围内扩张,使全球资本主义面临着新的和更深刻的危机与风险,资本主义的前景不妙。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可以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全球范围这两个层面进行观察与分析。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身的情况看,资本主义经济运动中基本矛盾在当代发展演变的具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实物经济和符号经济严重背离,出现经济泡沫化趋势。西方国家经济领域中面临的最经常也是最突出的困扰,即是有效需求不足,从根本上讲,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当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与困扰,对社会生产关系采取的最重要调节手段即实行金融自由化政策,促进金融扩张。这一趋势自80年代以来尤为明显。金融自由化政策的实行,大大刺激了金融投机活动,致使西方国家的货币资本自我膨胀,大量资本从实物生产和贸易领域转而投向金融和房地产投机活动,导致有价证券、存款贷款、外汇等无实物载体的虚拟资本剧增金融扩张使货币资本运动日益脱离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运动,虚拟经济日益脱离实物经济。在当代资本运动中,金融资本高度虚拟化,日益演化为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符号经济系统。虚拟化的金融资产膨胀在西方社会中造成了巨大的所谓“财富效应”,对企业和个人消费形成强有力刺激作用,提高了消费预期,消耗生产过剩,制造表面繁荣。由于金融扩张,西方经济正在很大程度上变成“透支经济”,而没有实物经济支撑的“透支经济”迟早会发生信用危机,进而威胁到整体的经济运行。经济全球化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全球范围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弊端扩展到全球范围,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也经历了“全球化”的过程。从资本国际循环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清楚、更深刻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性。在当代,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已经从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演化到全世界范围,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的基本矛盾。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通过不同形态的资本流动,“中心”对“外围”进行的表现为价值转移的资本积累的主要形式是:第一,通过国际贸易中的高附加值产品与低附加值产品之间交换产生的“剪刀差”,转移利润;第二,发达国家直接投资于第三世界国家,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资源,赚取超额利润;第三,利用债务,盘剥第三世界国家;第四,利用技术、信息垄断和“头脑流失”等手段,从第三世界国家转移财富。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其解决途径在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下进行了调整,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是当前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与演变逻辑,并赋予了当前金融危机不同形式与特征。(一)经济的金融化金融化使非金融企业资本不断从创造剩余价值的生产领域退出并投身于金融市场以获取更高的利润,20世纪70年代,非金融公司的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资产之比为40%多,到90年代,这一比例已接近90%。金融业利润的全面增长,发达国家以金融、保险、不动产部门(FIRE)为主的虚拟经济部门的附加值超过了实体经济的制造业部门,且差距在不断扩大。据学者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金融部门所获得的利润仅仅是非金融部门所获利润的五分之一,到了20世纪末,这一比例上升到了70%左右。资本主义金融化使得金融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核心,所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呈现出的特点是首先爆发在金融领域而不是工业生产领域,并由金融领域逐渐向实体经济领域蔓延。(二)产业结构的去工业化伴随着利润来源与形式的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活动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与金融化相对应的是资本主义的去工业化。去工业化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造成得长期生产过剩的必然结果。资本逐利的本质使得资本采取产业资本的形式从事实体生产难以获利时,就会绕过产业资本的形式采取金融资本的形式获取利润。伴随着资本主义实体经济的长期停滞,资本主义经济开始了去工业化的进程,纷纷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具有较低成本的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生产不仅是社会化更是全球化。资本主义制度下技术进步引发的产业结构变迁其实质为资本谋求最大利润手段的变迁,产业结构变迁表面上是三次产业的变化,但被放弃的产业并不是真的过时,其过时仅仅是相对于资本获利手段而言。经济的“去工业化”使得作为剩余价值载体的物质产品生产总量下降,从而社会的实际剩余价值总量很难提高,而逐利的金融资本却要求分割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产生了社会剩余价值总量的有限性与资本增值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当作为资本家逐利的自发的金融活动使得矛盾积累到是不可调和的阶段时,金融危机就会爆发。“去工业化”使得2008金融危机与以往经济危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由生产的相对过剩转为生产不足,当然这种不
本文标题:如何看待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和基本矛盾-中特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698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