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电力变压器有源降噪方法的研究
电力变压器有源降噪方法的研究1.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噪声作为环境污染的第三大公害,一直让人们困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受到各种噪声的干扰。研究表明,噪声在55~60dB范围,会让人感觉烦恼;在60~65dB范围,会使烦恼度大大增加;在65dB以上时,人体健康有可能受到危害。对于厂矿企业的工作人员,应保证噪声不超过85dB。噪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损伤听力以及相关的系统、降低工作效率,严重的甚至造成安全事故。为了消除或减少这些危害和污染,必须采取先进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对日益严重的噪声进行控制,由于完全消除噪声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经济的,所以最佳的控制措施是通过噪声控制技术消除或减少产生噪声的根源。从策略上讲,噪声控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噪声源、噪声传播途径和噪声接受者。传统的噪声控制技术主要是以研究噪声的声学控制方法为主,主要技术途径包括隔声处理、吸声处理、使用消声器、振动的隔离、阻尼减振等。这些噪声控制方法的机理是通过噪声声波与声学材料或声学结构的相互作用消耗声能,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属于无源或被动式的控制方法,可称为“无源”噪声控制(passivenoisecontrol)。这一方法对控制中、高频噪声较为有效,而对控制低频噪声效果不好。这是由于无源材料的声衰减性能随频率降低而变差,要取得与中、高频同样的降噪效果,就要增加材料的厚度或容重,从而使实际治理趋于庞大化,有时甚至难以实现。为此,需要采用有源噪声控制(activenoisecontrol)技术,它对低频噪声的控制效果很好,理论上消声量可达到很高,相对无源噪声控制技术而言,还具有系统小、重量轻、控制易等优点。随着现代控制技术和DSP技术的迅猛发展,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不再仅限于实验室的研究,而是越来越容易实现,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长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电力变压器的噪声控制。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城市用电量逐年增加,在各大城市建设的大容量变电站也越来越多,这将不可避免的带来变压器噪声问题,它不仅污染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而且给人们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损害,因而变压器噪声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根据我国城市环境和电力变压器噪声标准,一般中小型电力变压器的噪声基本符合环境噪声的标准,但是大型电力变压器的噪声将会超出环境噪声的标准。在电力变压器噪声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寻求有效降低变压器噪声的措施越来越重要。从电力变压器噪声频谱分析,除有中、高频成分外,主要是以低频为主,其中主要分布在100~500Hz,因此电力变压器低频噪声的控制是极具研究价值的。目前国内对电力变压器噪声的控制主要是从变压器产生噪声的机理出发,对变压器本体噪声和冷却设备噪声进行控制。一般的方法是对变压器铁心材料进行改进,对冷却设备进行优化,对油箱振动进行抑制,采用减振、吸声、隔声等措施。上述办法对中、高频噪声较为有效,但对低频噪声作用就不明显了。目前,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的主要应用有:管道噪声有源控制及有源消声器,有源抗噪声耳罩和送话器,变压器、电站噪声有源控制,车厢内部噪声有源控制和飞行器舱室噪声有源控制等等。因此,在三维空间中,针对电力变压器低频噪声的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就显的越来越重要了。1.2电力变压器的降噪方法电力变压器的噪声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变压器本体噪声和辅助冷却装置噪声。本体噪声包括铁心、绕组、油箱(包括磁屏蔽等)等产生的噪声;冷却装置噪声包括风扇和油泵噪声。1.2.1变压器本体噪声的降低由于电力变压器的本体噪声主要是由铁心产生的,所以降低电力变压器的本体噪声,就要通过减弱铁心噪声实现。具体的措施是从改进材料和设计入手,即为:(1)选用平整度完好,波浪性小的硅钢片材料;(2)硅钢片的表面绝缘涂层厚度在50~100微米范围内为最好;(3)选取磁致伸缩小的高导优质硅钢片作为铁心;(4)铁心采用斜接缝、阶梯接缝或多级接缝;(5)铁心加紧力在0.08~0.12MPa最为合适;(6)从铁心的几何尺寸、结构形式和搭接面积方面根据要求合理设计(7)合理设计绕组的安匝数和分布位置,将漏磁面积减到最小。通过对铁心的适当控制,可降低变压器本体噪声5~10dB。1.2.2冷却设备噪声的降低在设计时,只要我们合理的控制冷却系统的噪声,就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变压器的噪声,具体措施如下:(1)为了除去风扇和油泵的噪声,在设计时应尽量采用自冷式代替风冷式或强迫油循环风冷式;(2)加强油箱与散热片之间的结构,将它们焊接在一起来减小振动;(3)根据负荷大小运用双速风扇,在负荷较大时开启高速风扇,在负荷较小时开启低速风扇。1.2.3传播途径的降低噪声的产生不可避免,从噪声的传播途径出发,使噪声在传播过程中衰减,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1)在铁心垫脚处和磁屏蔽与箱壁之间加缓冲装置;(2)在油箱钢板内放置岩棉、玻璃纤维等吸音材料作为隔音层;(3)使用隔声板将油箱做成全封闭式;(4)在油箱中安装隔音围屏;(5)合理布放加强筋的位置,减小油箱振幅;(6)安装减振装置在油箱底部。(7)在居民住宅区中可将变压器置于住宅楼半地下室夹层内,夹层与底层住宅间采用隔振措施。控制油箱的振动,并采取隔声、吸声等措施可降低噪声10~20dB。1.2.4变压器噪声的有源控制变压器的噪声主要以低频噪声为主,通常在100~500Hz,同时具有明显的纯音成分,因此可有效地采用有源降噪系统进行控制。在变压器1米以内放置若干个噪声发声器,使它们发出的噪声与变压器发出的噪声互相抵消,利用两个声波相消性干涉或声辐射控制的原理,把变压器的噪声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然后放大激励噪声发声器,使得发出的噪声与变压器噪声振幅相等,相位相反,二者作用结果,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这种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具有很大的控制矩阵,可配置许多调节器和传感器,它可将声控装置安装在油箱的任何部位。此声控系统有3个硬件,它们分别是调节器、传感器和电子控制装置。控制器通过专门设计的声音和振动调节器产生数字信号。利用振动调节器可有效停止变压器油箱的噪声传播。声音调节器在100Hz~400Hz范围内具有轻微的谐振,它们位于油箱壁表面,可有效抑制噪声[8]。有源噪声控制系统对变压器噪声的基频降噪量可达15~20dB。目前许多文献已提出多种有源降噪的方法,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在低频降噪方是较易实现的,理论上消声量可达到很高,而且体积小,便于设计和控制。基于以上优点,本论文主要研究针对电力变压器低频噪声的自适应有源降噪方法。1.3国内外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与成果有源噪声控制(ActiveNoiseControl,简称为ANC)技术,是指使用人为地、有目的地产生的次级声信号去控制原有噪声的概念和方法。它是利用两列声波相消性干涉或者声辐射控制的原理,通过次级声源产生与初级声源的声波幅值相等、相位相反的声波辐射,二者作用结果,相互抵消,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有源噪声控制的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PaulLeug(1898-1979)提出的。他在1933年和1936年分别向德国和美国的专利局提出了专利申请,此专利名称是“消除声音振荡的过程”。在这项专利中,Leug利用了人们熟知的声学现象:两列频率相同、相位差固定的声波,叠加后会产生相加性或相消性干涉,从而使声能得到增强或减弱。因此Leug设想,可以利用声波的相消性干涉来消除噪声。现在,人们一般都认为,Leug的这项专利是有源噪声控制发展史上的起点[12]。所以,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继1933年PaulLeug提出“电子消声器”专利之后,HarryOlson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发表两份报告,并做出了一个“电子吸声器”实验装置。随后不断有人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如变压器噪声控制等。这标志着有源降噪的概念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并试图应用于实际。第二阶段: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未至八十年代中期。这期间人们主要致力于管道有源消声,这主要是由于在管道一阶截止频率下能产生近似的一维平面波,使得理论分析和电路实现都比较简单。管道有源消声主要解决“声反馈”和消声频段扩展问题,电子线路一般仅实现延迟、反相、功率放大等功能。这一时期的成功导致出现管道有源消声器商品投入市场,并引起噪声控制人员对有源噪声控制的极大兴趣。第三阶段:由于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的出现以及信号处理技术,如自适应滤波的进步,这一阶段有源消声的发展以自适应,三维空间有源消声为标志,这一发展最终将导致实用的自适应有源降噪系统出现,并有可能使有源降噪成为一种有效的噪声控制手段。关于三维封闭空间或有界空间有源消声,目前人们感兴趣的主要有螺旋桨飞机舱室,汽车驾驶室,各类船舶舱室以及强噪声环境下工作车间等的有源噪声控制。封闭空间有源消声从理论到技术实现上较管道有源消声都要复杂得多。围绕这个问题,近几年来人们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针对不同的噪声源和消声环境,对一定的消声空间(局部或全空间),消声频段,从理论上探讨消声的可能性及可行性;确定消声准则;设计优化消声所必需的传感器阵和次级声源阵;探讨消声机理等。(2)根据系统设计要求及噪声统计特性,设计并实现符合要求的控制器(包括控制器的结构和算法)。当前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一般应用到如下的场合:(1)管道声场;(2)自由声场(如旷野中的变电站噪声、大型电力变压器噪声、交通道路噪声、鼓风机和抽风机等机械设备向空中辐射的噪声等);(3)封闭空间声场(如办公室、工作间、汽车车厢、船舶、飞机舱室中的噪声)。因为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在低频范围、硬件可行性及成本等方面有着无源噪声控制技术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所以它已经成为噪声控制界的一个研究热点。随着有源降噪技术的日趋成熟,一些工程设计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管道有源消声器和有源降噪耳罩等。世界各国的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产品,如美国DIGSOMX公司推出的管道有源消声系统,在40~150Hz范围内消声量为12~20dB;BOSS公司设计的有源抗噪声耳罩在30~1000Hz范围内获得约25dB的降噪量。有源噪声控制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达到高潮,其中以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声与振动研究所(ISVR)的P.A.Nelson、S.J.Elliott等人的研究最为出色。他们的研究以抵消螺旋桨飞机舱室噪声为主要应用背景。除此之外,还研究了封闭空间声场中存在结构——声腔耦合的情况下有源控制规律、声波通过弹性结构透射进入声腔的有源控制、双层结构有源隔声、分布声源控制结构声辐射等等。他们在有源噪声控制应用方面最典型范例是:在一架BAe748双发动机48座螺旋桨飞机,其巡航速度发动机转速为14200r/min,因而其桨叶通过频率基频为88Hz。为了抵消此飞机的舱室噪声,他们用16只扬声器做次级声源、32只传声器作误差传感器,这种次级声源和误差传感器布放有效地将88Hz的基频噪声降低了13dB。从国内情况看,从事有源噪声控制技术比较早的单位有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中科院声学所。另外,海军工程学院振动与噪声控制室、西北工业大学声学所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上海交通大学的孙旭提出了基于FLMS算法的次级通道模型误差下的性能分析。张玉磷等人在传统的LMS算法基础上利用小波变换原理提出了小波变换自适应算法(WLMS)对噪声进行控制,这种算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它在收敛速度和稳态失调量方面都优于传统的LMS算法。利用多层神经网络原理,针对三维空间传播的宽频带空调噪声,张菊香等人运用多层感知神经网络的有源降噪控制系统,可以取得良好的降噪效果。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研究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的陈克安、马远良等人在详细总结归纳了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算法和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并推导了滤波-X型最小均方算法、滤波-X型最小二乘算法、间歇自适应LMS算法、间歇自适应RLS算法和滤波-U算法。1.4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发展的状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有源噪声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电路均采用模拟电路。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研究领域的扩大,人们在应用这种电路时碰到了越
本文标题:电力变压器有源降噪方法的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02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