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马概重点整理-(考试)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2、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成分。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4、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5、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6、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形态?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7、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8、世界物质统一性的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和多样性:世界统一性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纷繁复杂的现象的共同本质究竟是什么?因为人的活动参与,整个世界具有了十分独特的性质,即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的统一性。世界是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统一于精神,也不是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或属性,而是统一于集中体现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9、什么是实践?其特征?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10、怎样理解社会生活是实践的?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11、唯物辩证法的总体特征:联系和发展12、唯物辩证法中发展观的含义?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什么是新事物?它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2,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1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对立统一规律15、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以及辩证关系,两个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立和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1)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2)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3)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1,矛盾的斗争性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响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性力量。16、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个性和共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17、量变,质变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3,质变和量变是相互渗透的。18、如何理解辩证否定关?1,是事物自我的否定2,事物发展的环节3,是旧事物联系的环节4,实质是扬弃。19、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以及指示了什么问题?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方式和途径;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20、规律的含义以及其客观性?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1、怎样理解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2、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规律的统一?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23、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观点2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实践产生了意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时间是推动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5、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应,这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26、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往复循环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27、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关系?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在联系和事物本身规律性的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28、真理的含义?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29、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的含义以及二者关系?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是辩证统一的:1,具有决定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对渗透和相互包含的2,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30、为什么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从真理的本质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反战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质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从时间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3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以及二者关系?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蛇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的反映,并方作用于社会存在。32、什么是生产方式?为什么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1,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2,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3,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3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34、什么是生产力?其高低的标志是什么?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的水平是生产力量的规定性,表现为盛产发展的现实程度。生产力的性质是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取决于生产的物质技术性质,主要是劳动资料的性质,生产力状况是这两者的统一,表现为生产力的运行状态或发展态势。35、生产关系含义?区别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标志是什么?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3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37、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38、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39、社会形态含义?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40、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社会革命和改良?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41、人民群众含义?为什么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4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管子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价值哥使用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着,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4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枢纽是劳动的二重性44、商品价值量的变化规律?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45、价值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1,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的刺激社会生产的发展3,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46、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47、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内容?马克思阐明了商品的而因素和盛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4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什么?货币购买了劳动力带来的剩余价值。49、劳动力商品最大的特点?其价值有什么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50、马克思主义是怎么区分可变和不可变资本的?意义是什么?依据: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2,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51、相对剩余价值怎样形成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超额利润价值是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52、资本积累的实质?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53、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54、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什么?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5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实质是生产过剩,根源是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56、垄
本文标题:马概重点整理-(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21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