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高一地理下册(人文地理)知识归纳
高一地理下册(人文地理)知识归纳五、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1:农业①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农业的生产对象是动植物。②农业的投入: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科技。③农业的分类:按生产对象分类:种植业和畜牧业;按投入的多少分类: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按产品的用途分类: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在逐渐增加;加大科技投入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区位:1、该事物的位置;2、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④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P6~9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的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关系最为密切。水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灌溉水源是决定性因素。地形不同的地形区(坡度、高度),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土壤不同的土壤种类,适宜生长不同的作物。如东南丘陵地区分布广泛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茶树市场需求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区位,园艺、乳畜业等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国家政策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受到国家政策以及政府干预手段的影响。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立的商品粮基地科学技术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它是通过影响其它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⑤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区位新兴工矿区的出现,城市的发展,城区和工矿区周围将重点生产蔬菜、肉、蛋、奶等,并发展园艺业市场需求量供不应求时,刺激生产,供过于求时,压缩生产,如我国90年代初苹果种植交通条件和保鲜、冷藏技术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例:美国东南部地区利用光照优势发展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我国北方冬季从南方的广东、四川等省大量调运蔬菜;使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成为可能,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等成为世界主要商品粮食生产基地,荷兰、丹麦、新西兰等为世界主要的乳畜产品供应国,拉丁美洲、非洲以及东南亚和南亚成为世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P7理解人类对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的合理改造。⑥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P10~17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其他概况典型案例水稻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区位条件:①高温多雨的气候②平坦的地形③劳动力密集④有悠久的历史,稻米是传统的食粮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大牧场放牧业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美国、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以牧羊为主。潘帕斯草原区位条件:①优良天然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③海港近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牧牛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经营的代表。商品谷物农业(面向市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作物:小麦、玉米美国是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农业的区位优势: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p14图5.15混合农业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主要是饲养牲畜和谷物生产的混合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p17图5.19墨累-达令盆地的优点: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2、工业P18~19投入要素:自然条件(土地、水源、能源、原料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资金、设备、科学技术等)产出要素:工业产品和工业三废工业的分布就世界而言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日本等少数国家,就国家而言主要集中分布在少数地区和少数城市科技发展使工业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工业部门越来越多;使工业对劳动力数量、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少,对劳动力知识、技术的投入逐渐增加;新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使工业生产由大批量、标准化到中小批量定制式。①按照工业的投入要素分类P21~23工业类型举例分布地区资源密集型工业采掘工业,制糖工业受自然资源分布的制约劳动密集型工业纺织工业,服装工业分布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资金密集型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对原料的依赖性仍然比较大技术密集型工业电子工业,航天工业,核工业,激光工业分布在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②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土地、水源、政府。③工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工业部门类属名称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代表部门原料指向型工业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等)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市场指向型工业运输原料成本较高(重量、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动力指向型工业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炼铝厂、冶金及化工等重工业廉价劳力指向型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力的地区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④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P28~33著名工业区发展条件发展特点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丰富的煤炭、离铁矿区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水陆交通、广阔的市场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由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是全区经济的基础(衰落最明显)P29图5.34新兴工业区(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新兴工业区P31图5.38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生产过程分散;资本集中程度低;大多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P33图5.4,硅谷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美国以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它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裕的地区。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⑤历史上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的影响历次技术革命年代主要标志新出现的工业部门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蒸气机的发明棉纺织、钢铁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电气化电力、化学、石油、汽车、飞机第三次20世纪5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和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核工业,航天,激光⑥污染工业分布P23图5.27工业部门污染类型区位选择水泥厂,酿造厂污染空气工厂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或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季风区的垂直郊外印染长,造纸厂,电镀厂,皮革厂污染水源污水排放口要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化工厂,炼油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综合以上两条发电厂,钢铁厂污染空气,固体废弃物污染污染空气综合以上的,固体废弃物污染要远离居民区和农田⑦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强。⑧工业联系的方式:工序联系、空间联系、信息联系。工业集聚的表现: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的生产集聚和新的小批量定制产品的生产集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市场,或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劳动力丰富的地区。⑨工业地域的两种形成类型: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与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工业地域按性质的两种分类及其特点: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与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六、人类的居住地---聚落P411、聚落的形成:①乡村是以农业活动和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小;城市是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规模大。分散的乡村聚落形成于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P41图6.2~6.3②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多数诞生在河流的中下游冲积平原上,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2、城市的区位P43~49①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主要代表性的城市)自然因素影响的结果影响原因地形平原P43图6.6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美国的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带分布在大西洋沿岸平原;圣弗朗西斯科-圣迭戈城市带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芝加哥-匹兹堡城市带分布在中部平原;世界上三大城市密集地区: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高原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地区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高原地区,气候较凉爽,如巴西的城市多数分布在巴西高原山区城市多分布在沿河谷底和开阔地例如:我国的西安就在渭河平原,太原在汾河谷地我国特大城市最多的省区:辽宁、江苏气候世界城市主要分布在气候适中的中低纬度临海地带。我国特大城市位于年降水量大于400mm的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河流河流下游城市最密集河运起点货物在此转运,如我国江西的赣州河流汇合处大量人流和物流在这里集中和转运,如我国宜宾(岷江和长江);重庆(嘉陵江和长江);武汉(汉水和长江)河口河海交汇处,人流和物流在这里转运和中转,如我国上海和广州河流曲线处利用天然河流防卫,如瑞士的伯尔尼(在阿勒河上)河心岛利用天然河流防卫,如法国的巴黎(在赛纳河上)自然资源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有:英国的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匹兹堡,我国的大同、鹤岗、抚顺、开滦;以石油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英国的阿伯丁与北海油田有关,我国的大庆、玉门、克拉玛依等;南非的约翰内斯堡与金矿有关;我国的鞍山、包头、攀枝花等在铁矿石产地发展起来的交通南方城市多数在河流的汇合处(沿河设城),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城市分布的趋势是向交通方便的位置集中。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如京广线的石家庄、郑州。P48图6.14(理解)政治军事宗教古代的首都,现代的政治中心和省级行政中心,例如我国的合肥就是被定为省级行政中心而发展起来的,有一些国家专门新建一座城市作为首都,例如巴西的巴西利亚、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等;宗教因素建立起来的城市: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我国的拉萨、梵蒂冈其他因素因科技而兴起的日本筑波,因旅游兴起的张家界,黄山等②军事、宗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很弱,交通、自然资源一直对城市区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3、城市化P51含义: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①城市化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中的百分比是最重要的指标。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后,城市化加速发展。P51图6.17英国是世界上最先开始产业革命,也是城市化发展得最早的国家。P51图6.17目前世界城市总人口60%分布在发展中国家。②不同类型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发达国家特点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年代后期达到了7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70年代后期,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发展中国家特点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2000年44%);城市发展不合理(主要是由于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造成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适应;表现:少数大城市迅速发展,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中于少数大城市)中国39.10%③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P54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产生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危害人们健康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危害人体健康噪音污染妨碍人们休息、工作、学习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固体废弃物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交通堵塞,导致时间、能源浪费;住宅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增加就业难度,失业人数增多影响社会治安,还会带来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城市是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
本文标题:高一地理下册(人文地理)知识归纳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24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