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附件1“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结题鉴定申请·审批书课题批准号:123456789课题名称: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负责人:孟学校所在单位:第二初级中学填表日期:2016年5月26日填表说明一、本表仅适用于“十二五”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各课题鉴定结题的申请。二、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如实地填写表内栏目。无内容填写的栏目可空白;所填栏目不够用时可加附页。三、“工作报告”、“研究报告”的写法和要求见该栏目的“内容提示”。四、本《课题结题鉴定申请·审批书》、“研究工作报告”、“研究报告(成果主件)”及必要的附件报送1份至总课题组(A4纸型,于左侧装订)。五、总课题组办公室通讯地址:郑州市顺河路11号(450004)电教馆研究部,联系人:刘伟锋电话:0371-66324285邮箱:hndjyjb@126.com一、基本情况提交鉴定的成果成果主件《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高效课堂策略的研究》结题研究报告、工作总结、研究方案、申请书成果附件《获奖证书》《教学案例》《课题、论文、成果集》《阶段性研究计划、总结集》《调查问卷》《教学课件集》申请鉴定方式通讯原计划成果形式结题报告原计划完成时间2016年5月26日通讯地址巩义市第二初级中学邮编451200联系电话0371—64357796电子信箱1819711561@qq.com课题组主要成员名单姓名工作单位职务职称承担任务一级教师课题组长一级教师主要实验员一级教师主要实验员二级教师实验员二级教师实验员高级教师实验员二、工作报告(不超过2000字)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完成情况;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成果的出版、发行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成果的代表作等。本课题自2014年6月被确定为省级电教课题后,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两年多来,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吸收外界教科研的信息和借鉴他人研究成果,朝着实验方案中制定的目标,扎实,勤恳地开展着研究工作,努力克服硬件、软件上的一些薄弱之处,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回顾历时两年多的研究,现对研究工作如下汇报: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1.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活动制度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有序进行,学校成立了课题小组,由校长室、教务处曾主任领导监督,以三学科教研组长牵头协调,由各学科省、市、校三级骨干教师成员具体开展实施,做到分层管理,责任落实。课题小组所有成员定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前期有计划、中期有研究的小结和思考,课题小组成员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确保课题活动有序开展。2.开展扎实有效的课题研究活动(1)、课题组根据研究内容,精心设计问卷调查《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部分》和《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部分》及《学生电脑使用情况调查表》,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信息技术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中运用的第一手数据资料,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逐项分析和研究,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工作方案。(2)、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确立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开展我们的实验研究,主要的是先更新教师的观念。我们认为教师首先就必须具备与现代素质教育理论相吻合的教育观、学生观、管理观、质量观、人才观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施我们的研究。因此,学期开始,我们先召开课题组会议。一起学习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如何试验,如何整理素材等等。课题组制定了详尽周密的研究工作计划,确定分期研究目标、研究重点,课题组要求成员学习以下书籍:《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崔允漷)、《发现高效课堂密码》(于春祥)、《信息技术及其教育应用》、《重建教学价值观》《重建教学过程观》《重建教学评价观》(叶澜)、《走向高效课堂》(黄昭明)以及《中国教育报》等众多书籍及报刊。(3)、开展培训活动,做好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用学校电教员由浅入深地对全体教师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从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输入、排版、修改到对课件的简单修改,学校大部分教师已经初步掌握课件制作的方法。另外,通过名师及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培训。学校为此还专门订购了大量的信息技术电教软件运用于高效课堂教学,收集各学科教学录像,并将其放在校园资源平台上供教师学习交流,鼓励教师通过自学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完善高效课堂的诸多环节。二、研究计划完成情况1、本课题研究从2014年3月开始,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定课题,完成课题申报及课题开题报告。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形式了解现在我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高效课堂改革的现状。从2014年6月本课题立项后,课题组成员全身心投入到了课题的研究中,在10月上旬和11月下旬,设置了《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表》,分三个阶段分别对我市所属的中小学教师及学生进行调研。2、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了解现阶段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情况,了解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师队伍与学校相关设施的配置情况,设置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提纲,对当前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3、9月初,利用开学时间深入巩义芝田一初中和紫荆实验中学进行调研,座谈并开展研讨会,深入了解信息技术教育及高效课堂改革在各校研究进展的情况。4、按照期初计划,截止到2015年1月课题组进行了该课题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完成了《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表》的发放及收集整理工作,完成了巩义城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调查问卷的统计及数据分析,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成果。5、本次研究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象是巩义市第二初级中学的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本次调查向教师发放调查问卷94份,回收问卷92份,有效问卷90份。调查对象是学校的在职教师,教师问卷调查的内容共分五大类:第一类为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调查;第二类为教师对信息技术与不同课程整合的认识调查;第三类为学校在信息技术应用情况方面的调查;第四类为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调查;第五类为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调查。6、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了解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态度、习惯和能力等方面现状,在学生中随机抽样调查了40名学生,调查对象分布在七、八两个年级中,问卷调查的内容涉及学生电脑使用情况及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认识和态度等。三.研究变更情况1.课题名称的变化:原来的题目是《以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化》,由于研究范围太大,可操作性不强,经有关专家指导,课题组反复讨论,研究题目变更为《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2.研究人员:增添学校负责领导一人:校教务主任曾杰同志3.研究目标及内容的变化: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由原来提出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变为现在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能力”4.完成时间:由原来的2015.5变更为2016.5四.成果的出版、发行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成果的代表作等(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文献:李荣有老师的《有效技能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获得郑州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并已结题。孟庆刚老师的《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获得巩义市优秀校本教学成果奖。(二)主要参考文献:1.陈境孔.《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指导》.首都师大出版社.2002.2.刘旭、顾颉、胡燕.《一线教师教育科研指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73.傅春道.《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4.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02.2.5.陈美玉.《教师专业化学习与发展》.2004年(三)课题组成员的成果及代表作孟庆刚:1.主持的课题有《信息技术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获巩义市优秀教研成果奖。2.论文《怎样发挥心理咨询的教育功能》2012年19期出版于《商情》杂志。3.论文《班主任要善于给学生‘面子’》2013年发表在《试题与研究》第11期。李昆鹏:1.《浅谈素质教育下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策略》获河南省教育厅一等奖。2.《提高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2010年8月发表在《快乐阅读》期刊。李荣有:1.主持的课题《有效技能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验与研究》2012年9月结题,获郑州市教育局二等奖;2.论文《中学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2013年发表在《试题与研究》第4期;3.论文《解决数学难学的三大课题》2011年发表在《教坛聚焦》第11期,省市两级数学优秀辅导教师。赵海燕:1.论文《以文传情以情育人---浅谈作文教学中怎样与学生交流情感》发表在《学苑教育》杂志2011年第16期。荆琰:女,多次参加市、校级组织的优质课比赛并获奖,积极探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取得了很好地效果。三、研究报告(不少于10000字,可另附页)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学术价值(如有)的自我评价;成果的实践价值和社会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等。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巩义市第二初级中学课题组摘要:《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运用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旨在探索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并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多元教学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研究中,运行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表达的宽松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生活。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一、课题关键词界定(一)信息技术环境信息技术环境指多媒体环境和网络环境(二)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心理上的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二、课题提出(一)研究背景进入到21世纪,国际上出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现象,许多国家将教育信息化作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推进教育改革的催化剂。信息化已经引起中小学的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方面发生深刻变革。要实现信息技术在中小学逐步普及和应用,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专业化的中小学师资队伍是关键。近年来,我国逐步关注“教师的信息素养”问题,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信息素养”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于教育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方法,反思教学行为,自我监控,自我调适,不断优化和改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二)研究现状新课程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教师的信息素养、教学软件开发、整合技术应用、信息教学设计与实施、教研科研等成为教师专业的基本能力。实施新课程教师要走向课程,认识对教师角色的新期待,走进新课程,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变,走到成功,实现教师角色的适应与发展。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向。(三)研究价值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让学校教育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特别是知识管理工具的运用,使教师的工作学习方式以及知识管理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变混沌为条理,变无序为有序,既节约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网络变革了教师们的学习方式,从行动反思开始,借助教育网站探讨、沟通、交流。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教师们开始踏上自我更新和学习的专业发展之路。教师的教育科研与全球化、数字化的交流环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得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协作中得到提升。三、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1、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导学案制作及使用的高效性;2、信息资源积累和使用的高效性;3、常规教学资源利用的高效性;4、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提高课堂检测的可控性;5、基于学生多样、个性差异的教学评价激励的实现;6、利用信息技术,改变学习态度提高技能技巧
本文标题:结题鉴定申请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47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