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灌云县高品质高中发展规划
灌云县高品质高中发展规划(2018-2020)灌云县教育局(2018年9月)导言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适应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新要求,引领我县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和提升办学品质,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调研、酝酿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特制定本规划。第一部分现状分析一、普通高中概况我县现有普通高中5所,即灌云高级中学、灌云县第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灌云县陡沟中学、灌云县四队中学。其中灌云高级中学、灌云县第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是四星级普通高中,灌云县陡沟中学、灌云县四队中学是三星级完全中学,四星级高中占比60%。3个四星级高中起初设计规模较大,加上陡沟中学、四队中学近几年生源不足,预计到2020年,我县普通高中完全能够满足新增生源入学需求。二、取得的成绩(一)深化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紧盯教师教学行为,狠抓典型示范引领,扎实开展过程精细督查,不断强化教学规范和创新建设,切实推进课程改革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二)强化视导引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大力推行“解剖式”调研视导,充分发挥县教研室和市县名师的诊断、指导、引领、辐射作用,对各高中校有计划、按类别、分周期、多角度深入学校开展“菜单式”“点爆式”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指导和课程培训融为一体,实现师资队伍的平稳发展和提升。此外,重视“以赛促教”,组织命题比赛、演课比赛、高效课堂建构展示比赛、现场备课比赛、专业技能展示比赛等活动,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三)优化教学评估,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学校发展现状,依据校情、师情、生情,对学校分层要求、分类评估,切实推动各学校科学定位、集聚优势、特色发展。(四)取得一定成效,教育教学渐成风格(1)全县本科达线数连攀历史新高。(2)灌云高级中学的体育与健康、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灌云第一中学的艺术与人生均已获批为省级课程基地。(3)我县各高中校,负重奋进,励精图治。在管理上,注重追求科学化、校情化、高效性、人文性,并形成各自风格。在教学上,注重深挖潜力,积极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其中灌云高中“培优拔尖”行动,灌云一中“生本•问题”课堂建构,灌云南师附中“内提外联”模式,陡沟高中、四队高中自强奋进的“苔花意识”,在提升教育教学效益,提高学生整体成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县高中教学质量逆境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优质师资、中考优秀学生持续大量流失,制约高中学段拔尖人才的培养和高考整体成绩的大幅度提升。(二)教师缺口大,特别是高中语数外教师紧张,很多教师在超负荷工作;高中教师队伍老化现象凸显。(三)一些教师不思进取意识浓,教学行为落后,教学效率整体偏低;校际之间差距大,发展不平衡。(四)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严重缺乏。提尖拔优的举措不到位,对中档生提升的做法不扎实,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行为严重不到位。(五)学校部分教学设施设备老化,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起作用逐年萎缩。第二部分工作目标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扩大。通过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资源。到2020年,灌云高级中学、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灌云第一中学三所四星级高中通过提档升级,科学管理,努力实现高质发展速度高于过去,教育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从2019年开始,灌云高级中学、灌云第一中学、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三所四星级高中,依据晋星时间,相继启动高品质示范高中创建工作;灌云县四队中学、灌云县陡沟中学两所三星级高中推动学校内涵建设,促进学校优质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发展。到2020年,实现全县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全覆盖,充分发挥县内高中资源共享作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根据学校定位、学生发展和传统优势等,构建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等课程体系,努力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继续优化升级省级课程基地建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到2020年,力争再建设1-2个省级高中课程基地。加速推进特色高中建设。全面规划全县高中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方案,发展一批学科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普通高中。对县内五所高中,提出强壮一“体”、丰满两“翼”、站稳两“足”要求。即,要求灌云高级中学扎根文化,培优拔尖;灌云一中、灌云南师附中确保文化,打造特色;陡沟高中和四队高中立足文化,培育艺体。围绕这个要求,再对不同学校提出相应的目标定位:灌云高级中学追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让所有的学生都优秀;灌云一中和南师附中追求教学行为的最优化,让所有的学生都成才;陡沟高中和四队高中追求教学收益的最广化,让所有的学生都合格。坚持教育质量中心不动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不断变革教学方式,围绕提高教学效益,探索多元的教学模式,坚持创设平等、互动、和谐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精致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要在怎样立德上多花心思,引导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需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重视体育、美育,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第三部分实施步骤启动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规划(2018-2020),实施周期为3年,分三个阶段推进。一、规划启动阶段(2018年8月-2018年9月)制定下发《灌云县高品质高中发展规划》,全面推动实施;各普通高中依据《灌云县高品质高中发展规划》,立足学校实际,围绕提档升级、育人模式、课程体系建设、学校特色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精致管理等方面,制定本校落实《灌云县高品质高中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并迅速落实推进。二、实施推进阶段(2018年10月-2020年11月)各校对照高品质发展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加大资金投入,为学校基础设施改造、教育技术装备、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建设、校长教师培训等提供经费保障;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有关制度,开展各种学习、教学、培训、检查、评比活动;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明确工作要求,细化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层层把关,认真抓好落实。教育局组建领导小组将定期对各校工作进行督查。三、总结深化阶段(2020年12月)继续落实高品质发展规划,组织考评,进行高品质发展专项总结,推动各高中校高品质发展工作的深入开展。第四部分工作措施(一)狠抓教研中心不放松,在精细化上下功夫。继续深化高效课堂建设,真正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继续以教育教学过程评价为抓手,强力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创新。继续实施“解剖式”视导,狠抓课堂教学水平提升。(二)狠抓教师队伍不放松,在高效化上下功夫。协同编办和人社部门,逐年增加新教师。强化目标责任制,充分发挥优秀群体智慧,科学制定“一抓三年”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继续以校本培训为主导,以“菜单式”培训为抓手,以市县教研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微课题”研究,扎实搞好“基本功比赛、优秀课评比”等各项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三)狠抓教学督查不放松,在过程化上下功夫。继续推行目标管理,明确奖惩措施。开展每周一次到校调研工作,加强对教学质量的宏观管理和指导。保质保量完成省市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抓好各类竞赛宣传、发动、指导工作,努力提升我县高中学生参加省市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获奖层次。(四)狠抓质量提升不放松,在目标达成上下功夫。高三年级自加压力,深挖潜力,采用多样激励,努力内引外联,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老师工作积极性、创新性,力争到2020年高考达线总数年年有增加,本一达线率年年有新提升。(五)狠抓学校管理不放松,在制度化上下功夫。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提升校长依法科学治理能力,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拓宽师生、家长和社会参与学校治理的渠道,建立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学校、家庭、社区合作关系,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六)狠抓学校提档升级不放松,在现代化上下功夫。以更新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为重点,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结合各普通高中发展实际,实施学校资源重组,推进高中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协调均衡发展。优化普通高中资源结构。聚焦育人目标,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确立文化立校的理念,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构建和完善体现办学思想,满足师生发展的学校文化体系,注重学校优良办学传统的梳理和凝练,注重学校文化品牌的策划和宣传,通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和文化项目建设,以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推动学校高品质发展,优化教育生态和育人环境,激励师生共同发展。
本文标题:灌云县高品质高中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509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