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会议纪要 > 法国共产党衰退原因浅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共产党衰退原因浅析摘要:法国共产党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具有代表性的共产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共陷入了深度的衰退之中。法共的衰退既有来自苏联解体和欧美国家打压的原因,也受到国内制度空间的挤压和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影响,法共自身在应对外部压力进行改革中也出现了思想路线和组织方面的失误,这些原因共同造成了法共今日的颓势。关键词:法国共产党衰退改革20世纪40年代,法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阵线”、“义勇军”和“游击队”在反抗法西斯压迫实现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法共的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高。党员数量达到创纪录的80多万,在1946年举行的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第一届国民议会选举中,法共获得182个议席,一跃成为法国的第一大党。此后,到80年代初的30多年的时间里,法共的影响力虽然有一定的下滑,但在议会选举中始终能够保持20%左右的得票率,也一直在法国左翼政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法共进入了持续的衰退期,并把左翼的领导权拱手让与社会党。法共在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中的得票率持续下降,这一趋势至今也未得到很好的遏制。1981年,法共在议会选举中的得票率为16.1%,获得44个议席。到2002年下降到4.3%,获得25个议席,而2012年法国国会选举,法共在和左派党等结成左翼联盟的情况下,仅仅获得1.73%的得票率,只有10个议席。与此同时,法共在总统选举中的形势也不容乐观,1984年法共退出社会党主导的执政联盟,1988年独立推出总书记乔治.马歇为总统候选人,获得6.8%的选票;2007年的法国总统选举,玛丽.乔治.比费仅仅获得1.93%的得票率;2012年法共没有独立推出候选人,而是支持左翼阵线候选人、左派党领袖梅朗雄,在第一轮选举中也只获得11.11%的得票率,没能进入第二轮。这样一个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在法国甚至西欧政治舞台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政党,为什么会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从法国的主流政治力量慢慢沦落到边缘化的境地,仅仅成为“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一个力图作用于法国社会却束手无策的政党”①,其原因值得我们探究。一:法共衰退的国际环境分析①[法]米歇尔.玛索:《法国共产党的现状与未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1.苏联的干预和苏东剧变的冲击1977年3月,意、法、西三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德里举行会晤,并发表了《在民主、自由中实现社会主义》的纲领(俗称:《马德里宣言》),这一宣言全面阐释了“欧洲共产主义”的基本主张,宣告了三国共产党根据自己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地制定内外政治路线的“欧洲共产主义”的正式诞生。但没过多久,各方面压力之下,“欧洲共产主义”宣告破产。“欧洲共产主义”的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共想方设法的干涉,因为它不希望欧洲共产党完全脱离自己的控制。1977年,在左翼联合崩溃之后,马歇与法共重新表示对苏联的忠诚,放弃了“欧洲共产主义“的路线。80年代,法共是极个别支持苏联入侵阿富汗、对波兰进行军事干涉的西方党之一。①这引起了法国国内民众的反感,使法共在左翼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位置,法共的衰退呈现出加速的趋势。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无疑是整个国际共运史上最大的悲剧,它给东西方共产主义运动以及各国共产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作为西欧共产党典型代表的法国共产党自然也不能幸免。首先,苏东剧变使得“历史终结论”甚嚣尘上,共产主义的合法性受到国内外广泛的更加强烈的质疑,法共成为国内公众和媒体抨击的对象,他们甚至要求解散法共。同时,法共内部党员的信仰开始动摇,离心现象日益严重,党员人数从1987年的33万人锐减至2006年的13.4万,而据估计现在只有约8万人。苏联的解体还使得法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法共自成立起,就坚定地站在苏联和苏共一边,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道路,但始终没有完全脱离苏共的模式。苏联的解体使得法共失去了政治依靠,国内其他政党对法共的挤压越来越严重;同时,法共也失去了重要的资金来源。最重要的是苏东剧变导致法共内部思想路线出现动摇和混乱,在此之前,虽然法共已经开始探索符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发展道路,但却自始至终没有脱离苏共所创造的总体框架和路线,而苏东剧变否定了苏联式的共产主义革命和建设模式,也就同时否定了法共一直坚持的路线。接下来该如何走?这是法共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之后法共进行了许多的改革探索,却一直没有找到一条清晰的、具有鲜明特点又能有效复兴法共的道路。2.美英等国分化左翼阵营二战结束之后,美国就开始通过援助政策分化西欧的左翼联盟,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内阁中的共产党成员相继被驱赶。1947年3月,随着东西方关系的持续恶化和冷战的加剧,为了获得国际复兴开发银行2.5亿美元的援助贷款,社会党领导到的内阁接受了将法国共产党排除出政府的条件,重新组建了一个亲美①周穗明:《“欧洲共产主义“为什么失败了》,《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的联合政府。与此同时,苏联对社会党采取的是敌视而不是拉拢的政策,在冷战初期,苏联严厉指责他们“力图用民主与社会主义的辞藻,来掩盖帝国主义真正的强盗本质,实际上,他们在一切方面都是帝国主义的忠实同谋犯,他们极力在工人阶级中制造分裂,毒害工人阶级的思想。”①这种美国拉拢、苏联排斥的情况使得社会党与苏联决裂,同时也与法共的距离越来越远。法共在1947年9月于波兰举行的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上受到批评之后,改变了合作的态度,开始以在野党的身份与社会党和“戴高乐派”开展激烈的斗争。整个冷战时期,美国都在不断地分化左翼阵营。1975年,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伦敦出席美国驻欧洲国家大使会议上直白明确地表示:“至于社会党人,我们将继续支持他们。我们在葡萄牙这样做了。我们在意大利也必须这样做,尽管意大利社会党在天主教民主党人尚未能够把自己组织起来之前是靠不住的。”②当然,法国也不例外。二:法共衰退的国内环境分析1.国内其他政党挤压生存空间社会党的崛起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法共的生存空间。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造就了法国多党制的政党体制,法国的选举制度也内在地需要各个政党组成政党联盟。法共多次与社会党组成竞选联盟、议会联盟和执政联盟。在联合执政中,法共的执政经验相对不足,同时,外部环境更多地支持愿意在资本主义现有框架下活动的社会党。自身的不足与外部的压力导致法共在许多问题上只能采取妥协。在选举联盟中,为了实现左翼的执政,法共也多次和社会党达成妥协,修改自己的选举纲领,并号召自己的选民投票支持社会党。在法共的政策整体右倾的情况下,就模糊了法共与社会党的界限,作为传统中左翼代表的社会党大量蚕食了法共的支持者,同时,作为传统左翼以及极左的法共支持者也对法共的政策不满,使之丧失选民的基本盘。除了社会党分化了法共的支持者之外,右翼政党更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排挤和限制法共的发展。1958年,戴高乐将军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政治体制改为半总统半议会制,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总统的地位,加强了行政权力,限制了议会以及在野党的影响,这无疑是在直接打压在议会中占优势的法国共产党。1962年开始,总统改由普选产生,这就使得总统彻底摆脱了议会的控制,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在野党通过议会斗争监督和制约行政权力的效果就大打折扣。同时,为了改变自己所厌恶的法国政党林立、政府频繁更迭的情况而建立左右两极化的①《共产党情报局会议文件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8页。②[意]贝尔纳多.瓦利:《欧洲共产主义的由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页。政治格局,戴高乐政府于1958年10月将国民议会的选举制度由比例代表制改为单记名多数两轮投票制,这有利于大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导致法国政坛形成左右两翼的政党联盟,而在比例代表制下常常占优势的法共在这样的选举制度下,必须妥协以寻求与社会党结盟。在1958年第五共和国第一届国民议会选举中,法共获得了18.9%的得票率,却只获得10个议席,而社会党仅仅以15.5%的得票率就得到40个议席。这一系列政治制度改革影响是深远的,社会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的席位一直高于在得票率上领先自己的共产党,从而不断分化共产党的选民。在1976年的议会选举中,社会党的得票率就一举超越领先自己几十年的法国共产党。70年代中后期,以极右的国民阵线和新型左翼的绿党为代表的新兴政治力量开始崛起。而密特朗政府将法国国内的欧洲议会选举以及省议会选举制度改为比例代表制,这有利于这些新兴政党的发展,从而分散了传统政治力量的得票。社会党、人民运动联盟等传统大党可以通过执政或者将新兴政治力量纳入自己主导的政党联盟中从而保持自己的实力,而法共的处境显得尴尬得多。2.经济基础的变化从二战结束到70年代中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利用福特制的生产组织形式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管理方式,法国经济进入高速恢复和发展期,1959年-1974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达5.7%,在发达国家中居第三位。同时,在社会分配方式上,法国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到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典型的福利国家。虽然上述的现象与法共的政策主张比较接近,许多方面也是法共直接推动下形成的,但它在另一方面也表明,资本主义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制度内的自我调节,法国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尚未处于激化的状态,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不是主张彻底推翻的革命主义,而是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修补的改良主义,成为法国等西欧国家的思想主流。①所以,在这一时期,虽然法共的力量还保持相对平稳,但主张改良主义的社会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在此情形下,法共也逐渐淡化了自身的革命色彩。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福特制、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所产生的经济潜力被挖掘殆尽的背景下,以石油危机为导火索,西欧国家普遍出现了经济的“滞涨”。1974-1979年,法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率降到3%,1980-1984年降到1.2%,同时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这样的情况下,经济思想上,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开始占据主流;生产方式上,以灵活的机械和熟练工人为主要标志的后福特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国家的福利制度也开始进行调整。1983年的市镇选举、1984年的欧洲议会选举,左翼政党相继失利,其中又属法共受到的损失①韩灵:《战后西欧社会党与共产党比较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最大,作为革命性质的法国共产党,同时又是在野党,虽然立场有一定软化,但始终坚持国有化纲领,要求密特朗政府放弃紧缩政策,增加就业,遭到拒绝,最终导致两党共同执政破裂,1986年第六届总统选举拉茹瓦尼仅仅获得6.7%的得票率,未能进入第二轮。而同时期,社会党也彻底褪去了革命的痕迹,“成为资本主义病床前的医生”①,而无论是国有化还是私有化,对社会党来说都越来越单纯地成为解决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工具,而不再具有浓重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征。3.社会结构的变化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经济处于高速复兴和发展时期,经济结构上,第一产业迅速萎缩,第二、三产业快速发展,新兴工业部门不断出现。二战之前,法国农业人口占到36%,而到了1977年只占到10%,农业人口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战后法国的工业劳动力由1946年的29.5%上涨到1975年的39.1%。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一书中也提到:“在整个黄金时代,工人阶级平均约占就业总人口的1/3,甚至连老牌的工业国也不例外,如法国。八国集团的国家在1960-1980年的工人数目是不断增加的”②。同一时期,中间阶级的数量呈现出更大的发展势头,1968年法国的中间阶级人口比例就达到25.8%。70年代末到8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巨大改变,特别是新兴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工业结构产生巨大调整,传统的采掘、钢铁、船舶等工业急剧萎缩,相应的新兴产业要求的是许多具有较高知识水平或者熟练技术的工人。与此同时,法国的第三产业依旧快速发展,中间阶级迅速扩大,到了80年代,法国的中间阶级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工人阶级。由于社会党的社会基础主要就是中间阶级以及部分工人阶级的中上层,社会结构
本文标题:法国共产党衰退原因浅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5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