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紧扣教师用书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单元主题:民风民俗1北京的春节散文作者:老舍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北京的春节》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用他朴素自然、充满浓郁“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的春节习俗妮娓道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老北京的民俗画卷,展示了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课文共十四自然段,按照时间顺序。课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7自然段),写过年前的准备,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贴春联,大扫除,为春节作好各种准备。第二部分(第8-13自然段),写过年时热闹的场景。其中第8自然段描写除夕的热闹场景,第9、第10自然段描写正月初一人们的活动,第11自然段描写初六店铺开张后的情形,第12、第13自然段描写人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的欢乐情景。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写北京的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课文内容详略得当。其中,“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最能表现北京独特的春节习俗,也是春节期间的几个高潮,所以作者将这几天作为全文的重点进行详细描写。在详写的部分,作者并没有面面俱到地描述当日的活动,而是分别抓住这些日子里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突出各自的重点。如,写“腊八”,作者选择“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两个传统的节日饮食习惯来写,从制作过程、颜色、味道等方面形象地突出了腊八粥、腊八蒜的特点。“腊月二十三是小年,作者重点写“祭灶王”的习俗,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写“除夕”,作者则围绕关键句“除夕真热闹”,写了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灯火通宵、鞭炮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等多方面的讲究和习俗,呈现出一幅辞旧迎新、阖家团圆的全景式画面。写“初一”,则抓住这一天人们的活动特点,先写“全城都在休息”,然后分别写男人们、女人们、小贩们、孩子们的活动,重点写孩子们逛庙会,有详有略,突出“初一”这一天的习俗特点。“元宵节”这一天,作者略写放花炮、吃元宵,详写了“处处悬灯结彩”的场面,能使人深刻感受到元宵节的“火炽而美丽,日子的“美好快乐。春节期间的其他日子,人们的活动没有特殊之处,因此作者略写,并把这些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在文章的各部分,使整篇文章完整流畅。本文结构安排既紧凑又顺畅,前后衔接自然,首尾呼应。如,由“多数铺户在初六张”过渡到“元宵节”这一内容时,作者写“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明月当空,处处灯结彩,家家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独运。再如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用“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一句承上启下,还与课文的首“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老舍先生的语言俗白清浅,朴素自然,“京味儿”十足,在给人亲切感的同时平了一份情趣。如,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引用老北京俗语,(好处)富有民俗色彩,形象地说明了北京春节的序幕是在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拉开的。又如,“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醉儿“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句子中“零七八碎儿”“玩意儿”“闲在”这些词语,带着鲜明的口语化色彩和地域色彩,因质朴而真实,令人倍感亲切。文中还有很多老北京人熟悉的生活细节,表现出浓郁的“京味儿。如,“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热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用了排比和比喻,把粥比作“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说明粥的材料丰富,表达对富足生活的自豪和期盼。又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写出老北京人过年吃饺子要就着腊八蒜的习俗,极富生活气息。教材配有两幅插图。第一幅描绘了男女老少在年货齐备的街头进行采买的热闹场面再现了往昔北京街头的情景,浓浓的年味儿从中可见一斑,画中人们的服饰也极具老北京地域特色。第二幅描绘了儿童提着灯笼过元宵节的情景,孩子们手中的灯笼各式各样,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表现了生活的美好和快乐。课后的“阅读链接”编排了斯好的《除夕》的节选片段,所选片段描写了腊月二十九“围炉”之日,闽南老家“擦桌擦床擦门洗地板”、蒸“年糕”、做“炸枣”和五香肠等系列习俗,介绍民俗活动的同时,还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辞旧迎新画面,展现了南方地区人们过年的情景,可以丰富学生对不同地区春节风俗的了解。教学目标1,会写“蒜、酷”等15个字,会写“热情、白做”等20个词语。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把握详略安排及其效果,学习作者抓住有特色的民俗活动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3.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4、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教学建议教学本课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按顺序理清文中不同时间点所对应的民俗活动。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语段,分清“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揣摩作者详写了哪些部分,重点突出了哪些民俗活动的特点,并体会作者“京味儿”语言的特点。最后回顾全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进一步体会课文主次分明的好处。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初步分清内容的主次在初读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勾画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在梳理课文顺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张按照课文表达顺序列出的时间表,要求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对照表中日期,在对应的空白处填写课文描写的民俗活动。再引导学生借助表格,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哪几天写得详细,哪几天写得简略,详写的几天里具体写了哪些民俗活动,从而初步分清课文内容的主次。本课多音字较多,如“万象更新”“间断“正月”“白云观”“分外”,在初读环节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二、阅读重点语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民俗特点进行详写的课文详细描写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初一、元宵节这几天中人们的民俗活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思考,体会作者怎样根据各个重要日子的不同特点,突出若北京春节的民风民情。教学“腊八”部分,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作者重点写了这一天的哪些民俗活动,分别读一读描写“熬腊八粥”“泡脂八蒜”的相关语句。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分别突出了腊八节的特色食物怎样的特点,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运用的比喻修辞方法及其表达效果再有感情地例读,深入体会腊八粥的特点。又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可以引导学生圈画出句中“色如期翠“色味双美”等短语,谈一谈读后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喝腊八粥、吃腊八蒜的经验,深入体会人们在这一习俗中所获得的满足和幸福感。教学“腊月二十三”部分,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勾画出这一段的总起句,结合“看排”一词体会小年在春节里的重要地位。接下来,引导学生读一读描写“祭灶王”习俗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北京人过小年祭灶王习俗的由来,感受小年这一天独特的风俗特色,体会人们追求吉祥幸福的朴素美好的愿望。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文中对于除夕这一日的全景描写较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找出这一段的关键句“除夕真热闹”,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用平实的语言,写出除夕这一日的热闹场景的。这一段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理解课文。可以让学生反复读语段,描述自己透过文字仿佛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同时勾画出“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要”等键词语,体会人们对除夕夜“吃团圆饭”“祭祖”“守岁”风俗的重视,感受除夕热闹画面中饱含的浓浓亲情和人们辞旧迎新的美好期盼,以及由此反映出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初一”部分,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关注总起句“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说一说正月初一这一日的特点。作者对这一天的描写,既有概貌性的描绘“全城都在休息,也有分类的介绍,教学时可以请学生分别读-读这一部分中描写男人们、女人们、孩子们的活动的语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分类写不同人群的活动,又重点描写了小孩子逛庙会的场景-因为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活动是正月初一最突出的特点,而孩子们的活动最有意思,最能引发读者的兴趣。“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抓住总起句中的“又”字,体会课文自然衔接的特点,并请学生结合文字说一说“除夕”与“元宵节”这两天,在“月色”和“悬灯结彩”这两方面的不同之处。然后引导学生分别读-读描写街上灯、家中灯的语句,勾画出突出这一日热闹的关键词句,谈一谈感受,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几百盏“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教学“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一句时,可以结合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部分的练习,用“都”替换“一律”“清一色”这些词语,与原文进行比较,引导学生体会作家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三、了解课文的详略安排,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效果学习了作者详写的这五天的民俗活动之后,教师可以再次要求学生浏览课文其他部外,比较文中腊八之后至腊月二十三之前、腊月二十三至除夕前、正月初六、正月十九这些日子里人们的活动,和详写的五天有何区别。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全文,再次浏览课文,讨论为什么这些内容一带而过,是否也可以详细描述这些部分。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课文是如何根据不同日子在春节中的重要程度差别,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来安排内容主次的,领悟课文详略安排得当、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特点。四、联系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描写孩子们过春节的部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己过春节时做了哪些事,和文中老北京的孩子们过春节的活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然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分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交流不要演变成对自己过春节的情景复述,或者变成讨论习俗本身,而是调用自身经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结合“阅读链接”,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生活的地域不同,人们过春节的习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我们现在过春节的习俗和过去相比有没有变化,有哪些变化?要让学生感受到,虽然不同地域的习俗不尽相同,传统习俗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但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和喜爱是一以贯之的。五、抓住感受最深的语句,体会老舍“京味儿”语言的特点可以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画出老舍先生带有“京味儿”语言特点的语句,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体会作者是如何借助俗语、生动的修辞、充满地域特色的词语等凸显风俗特色的。“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闲在”等词语,可以指导学生读好儿化,在朗读中体会北京话的特点。也可以请学生改用普通话中的词语来表达同样的意思,在对比中感悟作家语言的“京味儿”特点。2腊八粥这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作者用极其细腻的笔触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将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面中,表达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对亲情的眷念,留给人无限的回味。课文语言通俗简练,童趣十足,人物对话彰显个性,妙趣横生,将读者引入美好的腊八风俗中,感受腊八粥的甜蜜、家庭生活的温情。课文的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起语不凡,用“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代替“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描写老老少少提到腊八粥,都会“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风趣、俏皮又亲切的语言使人倍感生活的温馨。接下来具体措摹腊八粥的熬制过程从食材到做法,字里行间透出了“甜甜的腻腻的味道,有声有色有味,热气腾腾,
本文标题: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紧扣教师用书知识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92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