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四章经济仲裁与经济审判经济活动过程中发生争议,解决争议的方式有协商、诉讼和仲裁等方式。协商是最经常采用的争议解决方式,效率高并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业务关系诉讼是通过国家审判机关解决争议,一切争议都可以通过诉讼解决,并最终得到一个有法律效力的裁决仲裁是一种民间解决方式,仲裁机构是民间组织。仲裁是一种准司法,依法作出的裁决有法律执行力。三种不同的诉讼之间的主要区别是:(1)诉讼的目的不同。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议;行政诉讼所要解决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正确问题;刑事诉讼所要解决的是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确实犯罪和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2)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行政诉讼只能是由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不能反诉;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3)举证责任不同。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在行政诉讼中,只由被告(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在刑事诉讼中,公诉人负有提供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并加以证明经济诉讼(民事)诉讼即打官司,是通过国家审判机关的参与解决民事争议的过程。民事诉讼法是规定法院怎样审理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诉讼过程中有哪些权利和义务的法律,是程序法。我国的民事诉讼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管辖人民法院对民商纠纷案件的管辖,是指法院内部对民商案件处理权限的划分。级别管辖地域管辖指定管辖移送管辖级别管辖级别管辖是指一个案件应该由哪一级法院受理级别管辖的有关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纠纷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民商纠纷案件及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等。地域管辖地域管辖是指一个案件应该由哪个地方的法院受理有关地域管辖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法律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等。移送管辖和指定管辖人民法院受理民事纠纷案件后发现不属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由于特殊原因,不能行使管辖权的,由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管辖权发生争议时,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解决不了的,报请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一、书证书证是指用文字、符号、图表等表达一定的思想或者行为,其内容能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理论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不同的标准对书证进行分类。二、物证物证是指以自身存在的外姓、重量、规格、质量等标志来证明待证事实的部分或者全部的物品或者痕迹。三、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利用图像、音响及电脑存储反映的数据和资料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种证据。四、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庭所作的陈述。五、当事人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就有关案件的事实情况向人民法院所作的口头表述。六、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对民事案件某些专门性或疑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性意见。七、勘验笔录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为了查明一定的事实,对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或物体亲自进行或者指定有关人员进行查验、拍照、测量后制作的笔录。证明责任一、证明责任的含义证明责任,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应当由当事人对其主张的事实提供证据并予以证明,若诉讼终结时根据全案证据仍不能判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真伪,则由该当事人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二、证明责任的分配证明责任分配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哪一方当事人负责收集、提供证据,当诉讼即将终结时若案件事实仍然真伪不明,由谁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最高人民法院于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民事证据规定》完善了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和特殊规则。三、证明对象与免证(一)证明对象证明对象是指证明主体运用证据予以证明的对审理案件有重要意义的事实。具体包括:1、民事案件的主要事实;2、民事案件的有关事实;3、证据事实;4、外国法律和地方性法规。(二)免证的事实免证的事实包括:1、众所周知的事实;2、自然规律及定理;3、推定的事实;4、预决的事实;5、已有有效的公证书证明的事实。四、举证时限举证时限是指法律规定或法院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期限,当事人若无正当理由逾期举证,就将产生证据失效的法律后果。审判程序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审判程序包括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一审程序又有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二审只有普通程序,没有简易程序诉讼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诉讼当事人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参与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起诉起诉即提起诉讼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状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起诉状格式受理人民法院对起诉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必须受理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合同纠纷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组成合议庭,并在三日内告知当事人开庭审理开庭审理前,书记员应当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开庭审理时,由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法庭调查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当事人陈述;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法庭辩论法庭辩论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第三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或者答辩;互相辩论。法庭辩论终结,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调解我国民事诉讼法有调解原则。法院在审理、执行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调解。调解实行自愿原则。经法院调解,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法院制作调解书。调解书送达当事人后生效。判决调解不成的,法院应当及时判决。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应当递交上诉状。上诉状的内容,应当包括当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称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的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当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并按照对方当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当事人直接向第二审人民法院上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五日内将上诉状移交原审人民法院。二审判决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不能再上诉对二审判决不服的,可以提起申诉。但申诉期间不影响判决的执行。审限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审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仲裁仲裁是争议的民间解决方式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下列纠纷不能仲裁: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经济仲裁的特征第一,仲裁机构属于民间组织,其成员多为各行业的专家。由于民事纠纷与商事纠纷往往涉及专业知识领域,因而聘请相关行业的专家担任仲裁员有利于案件的正确处理。第二,仲裁系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解决争议的方式,这就能使双方更容易接受仲裁的处理,自觉执行裁决。第三,仲裁程序比较简单,不仅耗时少,而且费用低,与诉讼制度相比,对当事人更具有吸引力。第四,仲裁一般不实行公开审理,有利于保护当事人不愿泄露的商业秘密。第五,仲裁程序虽然不同于诉讼程序,但是,通过仲裁程序作出的裁决同样发生效力,而且可以在司法机关的支持下获得强制执行的效力。仲裁协议仲裁协议赋予仲裁委员会管辖权,没有仲裁协议的仲裁委员会无权受理仲裁协议同时排除法院的管辖权,有仲裁协议的,法院不得受理。仲裁协议的形式和内容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仲裁申请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有仲裁协议;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协议、仲裁申请书及副本。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庭可以由一人组成,也可以由三人组成当事人约定由三名仲裁员组成仲裁庭的,应当各自选定或者各自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仲裁员是首席仲裁员。当事人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成立仲裁庭的,应当由当事人共同选定或者共同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仲裁员。开庭开庭和裁决:仲裁庭应开庭进行。当事人协议不开庭的,仲裁庭可根据仲裁申请书、答辩书等材料裁决。开庭分为公开与不公开两种,裁决以不公开开庭为原则。仲裁员回避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仲裁员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当仲裁委
本文标题:经济仲裁与经济司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092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