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心理因素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因素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从当前企业面临的难题——人才流失入手,将人性放入社会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进行剖析,论证人的全面发展即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才是21世纪管理的出路,指出管理者当今的工作重心应向满足人才的高层次心理需求——成就需求和合群需求转移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文章最后探讨了如何满足人才的这两大心理需求的管理方法。【关键词】人才流失人性假设管理观念职业生涯心理契约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人才的竞争是这个时代国际竞争的核心,也是中国入世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任何一个疏忽组织将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日渐加剧的人才流失。企业已经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与稀缺性,但是似乎对人才的心总捉摸不到,捧在手里碎了,含在嘴里化了,束缚起来,更是鱼死网破。笔者认为,思想意识领域的奴性思维普遍存在着,即使是那些敢于向命运挑战的人们也认为自己充其量只是“打工者”,是迫于生计才为别人干事,他们是新时代的精神奴隶,是我们的管理让这些人戴上了精神枷锁。如何解放他们,让他们自由呢?对症下药,只能从心理上着手。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满足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新一代人的精神日益贫乏,关注人才的心理需求不但不是多余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中国人更是注重人情味的民族,自古就有“士为知己者死”的说法,在经济越来越繁荣的未来,对人心理的关注与研究也将越来越必要。一国外研究成果西方管理理论对心理因素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学”—“行为科学”的理论。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以提高生产,其研究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的动机,尤其是生产中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早期代表人物有和罗特力斯伯格,他们以2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的霍桑工厂实验的结果为依据提出了“社会人”、“非正式组织”和“士气”三条原理。其中关于“士气”,他们指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对职工满足度的提高而激励员工的“士气”,从而达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并且明确提出工作所要满足的需要中金钱只是一部分,更多的是感情、安全感、归属感等,他们的这些观点主要反映在代表著作——梅奥的《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罗特力斯伯格的《职工的生产率中的人的因素》中。行为科学在后一阶段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四个领域:1.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的研究(1)人类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的理论》、《激励与个人》著作中,把人的需要按其重要性和发展的先后次序排成以下的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地位和受人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认为人们一般按这个层次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2)激励保健因素理论。赫茨伯格在《工作的推动力》、《工作与人性》等书中提出公司政策管理、监督、工资、工作环境和工作关系方面的因素是保健因素,不能直接起激励作用,但能预防职工产生不满;而成就、上级常识、工作本身责任进度因素具有使职工满意的作用。2.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研究(1)X-Y理论。麦格雷戈在《企业的人事方面》等著作中,把传统的管理观点—工人的本性不诚实、懒惰、愚蠢、不负责任造成工作效率不高,叫做“X理论”,并主张用诱导的办法,鼓励职工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他认为人不是被动的,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只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人就会努力工作,这种观点叫做“Y理论”。(2)不成熟-成熟理论。阿吉里斯在《个性和组织》等著作中,提出人的个性有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连续发展过程,一个人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就体现他自我实现的程度,而正式组织使个人保持在“不成熟”阶段,使个性和组织调和起来的方法是扩大职工工作范围,采用参与式的、以职工为中心的领导方式,加重职工的责任,更多地依靠职工的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3.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研究布雷德福(LelandBradford)的“敏感性训练”,其目的是通过受训者在团体学习环境中的相互影响,提高受训者对自己的感情和情绪、自己同别人的相互影响的敏感度,进而改变个人和团体的行为,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满足个人需求的目的。4.企业领导方式研究利克特(RensisLikert)的“支持关系理论”,他在《管理的新模式》等著作中,提出职工必须认识到他们在工作中的经验是有助于他们个人价值的,这种关系就叫做支持关系,他还指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管理中,如果以职工为中心,较多关心职工的需要和愿望等,则该企业的生产率较高;同职工接触时间较多者,领导方式愈民主、合理者,则生产率愈高。行为科学是随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加剧应运而生的,泰罗以前的企业管理基本上把工人看做机器配件、会说话的工具,这大大挫伤了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严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采取了定额奖惩的办法,即胡萝卜加大棒的办法来刺激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收到了一定效果,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工人的觉悟进一步提高了,逐渐认清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一套手法,因而用更多的罢工、怠工等各种方式来进行斗争,泰罗的科学管理开始失灵。西方管理学者为挽救资本主义危机,将西方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引进企业管理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实,组织文化的一个核心内容就是重视人,试图在组织管理中满足员工的各种需要,尤其是精神上的非理性需要,使组织成员不断得到满足,达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二国内研究成果及现状尽管“人力资源”的概念早在1954年就已由彼得?德鲁克提出,但由于当时处于工业经济时代,技术设备创造的价值远大于人力资本价值,故在长达20多年时间里,人力资源概念一直“曲高和寡”,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知识经济兴起,人力资源管理才逐步被企业接受,到90年代初,欧美发达国家相继掀起了人力资源管理热潮,我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也逐步重视起来。三研究的现实意义纵观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产生发展历程,短短十几年,已完成了思想意识的转变,普遍树立了“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的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变迁,观念的认识与开发也应是无穷无尽的,而且实践相对于观念的滞后也应缩短。人是社会的人,我认为只有将人放到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去考察才更有现实意义,纵观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人性发展论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原始主体论阶段在人类劳动产生之初,人类要处理的是自身与大自然的关系,为了生存必须向大自然索取基本生活资源,在这一阶段,人类是自己的主休,享有自己的劳动成果,承担着劳动的风险,劳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完全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求生的本能,这一阶段可以说是人类最自主自为的阶段,不管处境如何艰难,人类毕竟是自己行为的主体。2)工具论阶段当人类的基本生存资料得到了保障并有了剩余之后,少数人开始支配并最终占有富余资料,并以此支配他人的劳动,私有制产生,人类从此不再是自由活动的动物,奴隶社会接着到来,奴隶主们开始将大多数人异化为物,变成了工具,大多数人完全失去了人的权力和属性,成为了别人的财产,封建社会里,人即使拥有了作为“人”的属性,但仍然沦为了生产资料的工具,为了生存而生活。3)要素论阶段最黑暗的奴隶制过去后,人类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方面来,工业化时代到来。“人”被认识到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不可忽略的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并列构成生产力之要素,劳动的人并有幸排在第一位,人的因素受到了空前的重视。4)资源论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迅速繁荣,日本产品侵占美国市场,美国学者猛然觉悟,后工业经济时代到来,资本、科技对效率的贡献都让位于人,人力资源的观念兴起,为重新认识企业中人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人,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资源,同样涉及到合理使用、有效配置、系统培育、潜能激发等一系列问题。虽然,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把人当成一种成本看待,而是将人视为企业中最宝贵、可以增值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有效地开发、利用这种资源。但是,不难发现这里隐含着一个悖论: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成人,而不是当成任何开工的工具或手段,而把人看成一种资源,即使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有对人操纵和利用的一面,人仍然不过是实现企业功利目标的一种手段而已。资源论依然只是“要素论”的一种高级形式,并没有将人作为完全脱离了物性的人来看待。5)主体论阶段不管一部分人是多么想把在多数人变为客体,人终究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工作,将成为个人生存和发展的一种自己必须做出的选择,然而工作的积极性来自于对自身利益的认识,人们将最大限度地自存与自为,无需别人来强迫。人事管理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即成立一个部门专门管理与人有关的事务,其主要任务集中在招聘、培训、调动、升迁以及报酬福利等相关事务上。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人事部门除了管理人事档案以外,就是办理诸如接收新职工,老职工退休或内部人事调动等公式化的事务,表现出明显的行政性。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当员工出了问题,企业管理人员总是从员工身上去找原因,然后采取惩罚措施,很少反思组织本身以及管理者本身的问题,因为人事管理的观念强调的是如何使员工为企业的目标服务,只有企业的利益才是不可侵犯的,却极少关心员工的身心需要。这样的结果是可以想象的,企业与员工相对立,管理者们祈祷着没有罢工事件的发生就万幸了。人力资源管理则是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并投入力量开发和利用人力,并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充分利用现实的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的最重要区别就在于强调员工服务于企业的目标的同时,也同样关注个人目标,保障员工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服务企业的同时也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事业理想。观念的转变也是客观形势促成的一个必然结果。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员工的素质越来越高,在一些大城市中已经大大超过了实际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人已感到自己大材小用,如何激励这此自感屈才的员工成为了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且,人们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随着财富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要求把工作时间内的生活质量与工作时间外的生活质量进一步统一起来。员工需要的不仅是工作本身,不仅是工作带来的收入,还有各种心理满足和享受。对北京、上海、深圳人才市场的最新调查表明,个人发展机遇已成为导致人才流动的第一位因素,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当个人在组织内得不到发展时,他首先会有受压抑的情绪,进而对所从事的工作产生不满,久而久之,到一定程度后,就会产生离职行为,组织能否赢得人才忠诚的关键因素在于能否为自己的人才创造机会,使他们获得一个有成就感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或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经历的过程,职业生涯需要进行设计和管理,组织建立职业通道,依据组织成员各自的才能与愿望制订定向培养计划,以适应各工作岗位的需要,帮助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应有的职业生涯高峰。职业生涯管理是指通过员工工作及职业发展计划的设计,协调员工个人需求和企业组织需求,实现个人和企业的共同成长和发展,这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职业咨询善于思考的人都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规划,然而,每个人若要清楚地全面认识自己并给自己正确定位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组织应帮助人才学习职业生涯设计和管理,帮助他们分析自己的特性、长处、短处和发展需要,提供有关的组织内部或外部的职业选择及潜在的职业通路信息与指导,通用汽车公司编制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南手册,其中“未来你想成为什么”部分,就是通过涉及价值观、能力、目标和个人发展计划的自我评价系统,来引导员工职业生涯发展。2)建构成长道路成长道路是指对前后相继的工作的客观描述,而不是咨询阶段的对个人职业生涯的主观感觉。组织可按职业生涯成长通路来安排个人的工作变迁,从而使个人主动训练与发展担任各级职务和
本文标题:心理因素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2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