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闫国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课件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2016年春学期1第00章导论2学习目标31、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2、了解和熟悉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3、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学的重要基本概念和分类4、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思考问题一、国际贸易的含义及特点(一)含义国际贸易也称世界贸易,指各国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它是各国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也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基本内容,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联系与依赖。(二)如何正确理解国际贸易1、国际贸易发生的主体地域范围——国与国之间;2、国际贸易涉及的交换内容包括商品和服务;3、国际贸易发生的制度环境。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4(三)特点1、困难大;2、复杂;3、风险多。二、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研究对象国际贸易作为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通过研究这些货物和服务交换活动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贸易利益的产生和分配,揭示这种交换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5(二)研究内容1、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2、国际贸易理论3、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4、与国际贸易有关的各种理论与现实问题三、学习国际贸易的意义和方法(一)意义1、掌握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为今后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2、认识、理解现实经贸现象和政策的需要3、为将来所从事的国际贸易职业打下理论基础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6(二)方法1、经济学知识的储备2、工具的掌握3、正确的方法论第一节国际贸易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7一、国际贸易的产生1、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和国家的形成2、国际贸易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自然分工状态下没有私有制,没有国家,没有剩余产品,故没有国际贸易。伴随着人类社会三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从农业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商业从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出来,在奴隶社会出现了最初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8二、国际贸易的发展(一)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国际贸易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16~18世纪中叶)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贸易的发展1、国际贸易规模空前扩大2、国际贸易结构向高科技、服务业发展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93、国际贸易地理分布和各国贸易地位发生了变化4、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5、区域集团化贸易日益活跃6、国际贸易协调机制的促进作用明显加强7、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发展8、多边贸易体制加强,贸易自由化成为贸易政策的主流9、世界市场竞争向综合化、集团化和有序化发展10、出现了国际物流“革命”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二节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10一、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一)出口、进口和贸易差额1、进口与出口2、净出口和净进口3、对外贸易差额(二)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三)总贸易和专门贸易(四)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与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五)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六)对外贸易依存度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1二、国际贸易的分类(一)按贸易商品流向分类1、出口贸易2、进口贸易3、过境贸易4、复出口贸易5、复进口贸易6、边境贸易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2(二)按商品交换的内容分类1、货物贸易2、服务贸易(三)按商品运输方式分类1、陆路贸易2、海路贸易3、空运贸易4、多式联运贸易5、邮购贸易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3(四)按贸易是否有第三者参加分类1、直接贸易2、间接贸易3、转口贸易(五)按商品贸易清偿工具的不同分类1、自由结汇贸易2、易货贸易(六)按交货时间进行分类1、现货贸易2、期货贸易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4(七)按贸易政策的不同分类1、自由贸易2、保护贸易(八)按参与贸易国的多少分类1、双边贸易2、多边贸易3、三角贸易(九)按参与贸易国经济发展水平情况分类1、水平贸易2、垂直贸易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5(十)按交易手段分类1、单证贸易2、无纸贸易(十一)按贸易方式分类主要包括:包销、代理、寄售、招标、拍卖、商品交易所、加工贸易、对等贸易、租赁贸易等。第三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6第01章国际分工与古典自由贸易理论171、掌握国际分工的含义、分类、形成与发展及影响因素2、掌握绝对优势论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证分析3、掌握比较优势论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证分析4、掌握相互需求论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证分析5、掌握资源禀赋论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证分析6、掌握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及实证分析7、学会运用相关理论及结论分析经济热点学习目标18拓展阅读1、亚当·斯密所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国富论》)2、海闻所著《国际贸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国际贸易问题》、《国际贸易》、《中国对外贸易》等期刊杂志4、商务部网站、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网站等19一、含义(一)分工的含义分工分为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自然分工即性别的分工、天赋差别的分工等等;社会分工即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真正的社会分工,如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二)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大分工第1次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形成专门从事农或牧业的劳动者;第2次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出现专门的工匠和独立的手工业者;第3次是商业的出现,产生了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第一节国际分工20(三)国际分工含义国际分工(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指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各国生产者通过世界市场形成的劳动联系,是国际贸易和各国(地区)经济联系的基础。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际延伸的结果,是生产社会化向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四)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辩证关系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前提;国际贸易对国际分工的内涵和外延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第一节国际分工21二、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及其表现(一)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C中叶)(二)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C60年代~19C60年代)(三)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9C中叶~二战)(四)国际分工的深化阶段(二战后)第一节国际分工22(一)国际分工萌芽阶段1、国际分工水平不发达的社会分工、不发达的地域分工2、国际分工模式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分工模式3、理论支撑重商主义、重农学派第一节国际分工23(二)国际分工形成阶段1、国际分工水平机械动力取代人力,大机器工业开始出现,现代交通运输业出现2、国际分工模式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分工模式3、理论支撑以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自由贸易学派)第一节国际分工24(三)国际分工发展阶段1、国际分工水平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2、国际分工模式先进工业国与落后农业国之间的垂直分工模式工业国之间的水平分工模式3、理论支撑以赫克歇尔、俄林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派(自由贸易学派)以李斯特、凯恩斯为代表的保护贸易理论学派第一节国际分工25(四)国际分工深化发展阶段1、国际分工水平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宰;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微观主体2、国际分工模式垂直分工模式、水平分工模式、混合型分工模式3、理论支撑自由贸易、保护贸易、超保护贸易等各种理论和观点并行于世,各自的切入点和观察点不同,结论不同第一节国际分工26三、国际分工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一)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国际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2、各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3、生产力水平决定着国际分工的形式、广度和深度4、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5、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第一节国际分工27(二)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三)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发展成为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力量。发达国家之间分工居于主导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分工获得发展产业内分工的发展(四)政府行为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发展第一节国际分工28第二节绝对优势论29利从何来在贸易活动中谁获利各国为什么要进行贸易第二节绝对优势论30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的演绎脉络新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之谜新兴古典自由贸易理论自由贸易古典自由贸易理论2Χ2Χ12Χ2Χ2第二节绝对优势论3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为自由贸易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是自由贸易理论形成的标志和主干;穆勒的相互需求论是对比较优势论的补充;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是比较优势论的演绎;(把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与生产要素联系起来)里昂惕夫之谜(贸易理论转变的界碑)是比较优势论的细分和新发展。古典自由贸易论新古典自由贸易论新兴古典自由贸易论第二节绝对优势论32第二节绝对优势论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论(基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主干)标志33一、亚当.斯密与《国富论》1、亚当.斯密生平2、“绝对优势论”产生的时代背景3、《国富论》简介第二节绝对优势论34第二节绝对优势论二、绝对优势论的主要论点(一)分工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二)分工的原则是绝对优势(三)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是国际分工的基础35如果每个人都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物品的生产,然后再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有利。——个人分工原则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有利。——国际分工原则第二节绝对优势论36例:美国与英国的绝对优势国家商品美国英国小麦(蒲式耳/工时)棉布(码/工时)6415自学讨论,回答如下三个问题:1、英国和美国各自的绝对优势是什么?2、两国该如何进行生产和贸易?3、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英美双方贸易利益如何获得?第二节绝对优势论37绝对优势:指一个国家生产1单位的某种商品所使用的资源少于另一个国家同类商品的生产。第二节绝对优势论38绝对优势论主张:贸易双方都出口自己的优势产品,从而达到双方都获利的目的。以己之优,换人之优,补己之短,达到双赢。第二节绝对优势论39三、对绝对优势论的简评1、科学性(1)把经济研究的对象从流通领域转移到生产领域,为贸易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2)抨击了重商主义,主张自由经济,提出了绝对优势论,为自由贸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关于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参加国际分工、参加国际贸易有利于各参加国的见解,至今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二节绝对优势论402、局限性(1)斯密关于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固有的倾向的观点是错误的。(2)斯密不能解释现实中所有国家之间国际贸易的基础,没能提出和回答不具备绝对优势的国家如何参加贸易的问题。第二节绝对优势论41绝对优势论对当代贸易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第二节绝对优势论42本节主要内容:一、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分析二、理论介绍和说明三、理论实证分析说明四、理论评价五、拓展思考与案例分析六、课堂讨论第三节比较优势论43历史典故——田忌赛马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孙膑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完后,田忌一场不胜而两场胜,最终赢得齐王的千金赌注。第三节比较优势论44英国1672年制订了限制谷物进口的法律,并在1815年通过新的谷物法提高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规定国产谷物平均价达到或超过某种限度时方可进口。目的是维护土地贵族的利益。实施该法后,谷物价格骤贵,工人要求提高工资,外国也提高英国工业品进口税,从而损害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昂贵的谷物,
本文标题:闫国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教学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23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