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中国现代文学史全30年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前言•什么叫“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用现代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相适应;是吸收外来文学(文化)的结果,是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和变革。(前言)•现代文学学科发展的历史•胡适、陈子展、周作人;朱自清,1929-1933,清华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王瑶、刘缓松、唐(韬)。(王序)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二)1917-1931•文学革命发生的历史原因:一,自明(清)朝以来的白话文运动趋势;二,科举制度的废弃;三,清朝皇权制度的颠覆与后来的军阀混战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空间;四,外来文化的冲击。(3-5)•《新青年》:1915年9月创刊于上海,《青年杂志》,1917迁至北京,倡导“人权、平等、自由”和“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5-6)•《文学改良刍议》:胡适1917年1月发表于《新青年》,文言已经丧失活力,“八事”,是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7)•《文学革命论》:陈独秀1917年2月发表于《新青年》二月号,三大主义。(8)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文学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学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表现人生,反映时代,提倡白话写作,揭开了中国文学发展的新的一页。(12)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文学旬刊》《诗》《戏剧》等,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属“为人生”或现实主义的一派。(16)•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日本东京,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等,《创造》《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以1925“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表现自我有浪漫主义色彩,后期转为革命文学。(17)•新月社:最初是文化社交团体(英美留学生),1923年发起于北京,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后形成了一个诗社,《诗镌》《新月》,新格律诗。(18)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语丝社:1924年11月成立于北京,办有《语丝》周刊,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文炳、俞平伯等,针砭时弊的小品文(语丝体)。(122)莽原社、未名社、沉钟社、湖畔社。(18)•胡适的文学理论1、白话文学论:1916年在美国留学即提出这个观点;二、历史的文学观论。(19-21)•周作人的文学理念1、人的文学:1918年12月发表于《新青年》;2、平民的文学:1919年1月发表于《每周评论》(仲密)(21-24)1923年出版自己的园地.•对林纾、“学衡派”、“甲寅派”的斗争1、林纾(琴南),《荆生》(10)。2、学衡派:因1922年创刊于南京的《学衡》而得名,梅光迪、胡先驌、吴宓,主张用伦理道德来凝聚中国(文化保守),他们受到了鲁迅等人的批判。(11)3、甲寅派:因章士钊复刊的《甲寅》而得名,认为白话文不能代替文言文,《评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化运动者发生争论。(10-11)复古派的观点也有其合理成份。•第一个十年文学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感伤情怀的流行、主体个性的张扬、多种方法的尝试。(24-30)人与文。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蒋光慈、钱杏村1928年1月办《太阳》月刊,李初梨、冯乃超、彭康办《文化批判》,共同倡导“革命文学”。•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人1928年3月办《新月》月刊,倡导自由主义文学。还有朱光潜、沈从文、萧乾等。•国民党中央宣传部1929年9月提出“三民主义文艺”,潘公展、朱应鹏发表《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147-149)•第二个十年文学思潮的特征:1、政治化;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运用;3、多种文学倾向的竞争。(147)•鲁迅、茅盾的处境。(149)•“左联”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2日成立于上海,成员有鲁迅、冯雪峰、郭沫若、郁达夫等50余人。鲁迅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讲话》。他们的纲领是: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文艺,从事无产阶级文艺的产生。后来,他们办有《拓荒者》、《萌芽月刊》等刊物,在日本设有分盟,在国内一些城市设有小组,在北平设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吸引了一批追求革命的青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年,国民党曾对“左联”进行过查禁、通缉、逮捕甚至杀害。1936年春,“左联”为了配合全国的抗战形势宣布解散。“左联”在这段时期翻译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加强了与世界文学特别是外国无产阶级文学的联系,推动了文艺大众化运动。但他们对现实主义的理解也有一个曲折的过程。鲁迅、茅盾对他们有过合理的批判,胡秋原、苏汶(第三种人)在与他们的论争中也提出过一些合理的建议。(150-154)•周扬1933年11月在《现代》上以“周启应”的笔名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一文,介绍苏联首届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这件事对中国后来的文学发展有很大的影响。(154)“新月派”(梁实秋):文学无阶级性,天才论。(156-157)“性灵文学”(林语堂):1、强调自我审视与表现;2、强调人的性灵(自然本性)的流露。(157)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京派”也称“北方作家群”,是20世纪30年代在北方以《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为阵地形成的一个作家群体。他们一般是非职业化的学者型作家,朱光潜、沈从文是他们在理论上的代表人物。他们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反对文学的商业化,强调文学应该追求人性的永久的价值。(159、160)•“海派”是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的文学流派。他们依托于文学市场,享受着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了都市“文明病”,是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产物。正是对都市文明的留恋与幻灭,使他们更接近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有着较为自觉的先锋意识。张资平、叶灵凤是第一代,刘呐鸥等是第二代。(160\248)•如果说第一个十年是抒情的时代,那么,第二个十年是叙事的时代。(162)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第二章鲁迅(一、二)•《狂人日记》,1918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第4卷第5号,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白话短篇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30)陈哲衡的《一日》(1917年6月)。它的创新之处:1、打破了传统情节结构;2、用第三人称描述人物的心理、幻觉,所有叙述都渗透了主人公的心理;3、“小序”形成了文本的双重视角—我、余、隐含作者。(34)•《呐喊》,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1918-1923,15篇,后抽出《不周山》。•《彷徨》,1926年8月由北新书局出版,1924-1825,11•内向性,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心理。•叙事模式1、看与被看(吃与被吃)《示众》《祝福》《药》;2、离去-归来-再离去《故乡》《在酒楼上》。(31-34)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阿Q的精神胜利法:盲目自大-阔;易于遗忘-哭伤棒;转嫁屈辱-拈小尼姑;自欺欺人-儿子打老子;自轻自贱-打自己。它揭示了我们民族的普遍心理,是对我们民族的自我批判。(37)农民、国民、人。•《故事新编》8篇。取材于神话,多有自己的想像,深受日本文学的影响。《不周山》——《补天》。《序言》—成仿吾。(298-301)•(鲁迅)杂文的意义:1、与现代传播媒介、现代大众生活紧密联系,是富有现代性的文体;2、没有固定的样式,是具有先锋性的文体。(290)•鲁迅杂文的特点:1、内容的批判性;2、剖析的深刻性;3、分类的概括性;4、言说的主观性;5、语言的创造性。(291-298)•《野草》诗化写作生命体验,开创了独语体;•《朝花夕拾》旧事重提,开创了闭话风。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第三章小说(一)•小说地位的变迁梁启超、新式教育、稿费制度、西洋小说的影响。(45-47)•新潮社: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学生团体,1919创办《新潮》综合杂志,提倡新文化鼓吹文学革命,三年多的时间共刊出小说22篇,其中坚分子并非文学家的罗家伦是最早发表问题小说的作家之一。俞平伯、叶圣陶等(47)•问题小说: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小说文体,这类小说主要是探讨一些人生课题,它的形成除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外还受着西方文学思潮的刺激,主要的代表作有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潘先生在难中》、冰心的《斯人独憔悴》、王统照的《沉思》、《微笑》等,其总体倾向属现实主义。爱与美。(47-51)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乡土小说:是指生活在都市靠回忆来描写故乡农村(或者城镇)的生活,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现代乡土小说产生在五四之后。鲁迅是开风气者,《风波》《故乡》为后来的乡土小说建立了规范。后来乡土小说的代表作有王鲁彦的《柚子》《菊英的出嫁》、彭家煌的《怂恿》、台静农的《地之子》、许钦文的《故乡》、蹇先艾的《水葬》、许杰的《惨雾》。这类小说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形成了一股潮流,对现代小说的建立有着不小的贡献。(52-55)•“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他们留学日本接受了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也学习了日本当时流行的“私小说”和现代主义小说的技巧。他们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境。主要的代表作家有郭沫若、郁达夫、庐隐、淦女士。(56)•郁达夫的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沉沦》、《迟桂花》等,写法是直抒胸臆,写性的苦闷。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零余者”形象:是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人物。他们要求个性解放,怀有爱国热情,但因为经济的困窘和政治上的欺压,他们的理想不能得到施展。这些“零余者”常常处于失望、颓废、堕落的状态,与社会势不两立,因而只能用种种变态的行为来进行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他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是对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的有益探索。(57)•庐隐:《海滨故人》•淦女士(冯沅君):《隔绝》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第四章通俗小说(一、二、三)•通俗文学以趣味性娱乐性精神消费商业文化为主要特征。•鸳鸯蝴蝶派: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格调偏于世俗与媚俗,据说“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是他们的常用语,他们因此而得名。主要代表作有徐枕亚的《玉梨魂》、吴双热的《孽冤镜》和李定夷的《(雨员)玉怨》等,他们被称为“三鼎足”。1912-1917年是鸳鸯蝴蝶派的繁盛时期。(71)《礼拜六》,1914年创刊的消闲周刊。(71)•形成言情小说的原因:1、北洋政府无暇顾及给文学提供了空间;2、取消科考逼迫文人从事通俗写作;3、坠入市民阶层有利发展通俗文学。(71)•《玉梨魂》在《民权报》连载,写书生何梦霞与无锡崔家守寡媳妇白梨娘的恋情,最后一个殉国一个殉情。有自叙成分,受《茶花女》的影响。(71)由九书网_提供下载•李涵秋:《广陵潮》,云麟与女性的私情,社会言情小说。•鲁迅曾抨击、查禁鸳鸯蝴蝶派小说,同伍者有胡适、茅盾等。鸳鸯蝴蝶派小说家指摘新文学的缺点是抄袭外国和性欲描写。(73)。•通俗小说的样式:言情、武侠、侦探和历史。(71-77)•雅文学向俗文学靠拢:瞿秋白:《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大众文艺的问题》,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门外谈文》,茅盾:《问题中的大众文艺》,《“连环图画小说”》
本文标题:中国现代文学史全30年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3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