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井控装置及附件检测、维修管理规程
Q/SHXB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企业标准Q∕SHXB0137-2015钻、修井井控装置及附件检测、维修管理规程2015-03-30发布2015-03-30实施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发布目录前言1总则……………………………………………………………………………………………12适用范围………………………………………………………………………………………13规范性引用文件………………………………………………………………………………14术语定义………………………………………………………………………………………15检维修资质……………………………………………………………………………………26主体装置质量控制要求………………………………………………………………………37辅助装置质量控制要求………………………………………………………………………168橡胶密封件质量控制要求……………………………………………………………………179档案管理………………………………………………………………………………………1810井控装置及附件报废技术条件………………………………………………………………1911现场设备交接…………………………………………………………………………………2212现场检维修管理………………………………………………………………………………2213车间检维修、试压管理………………………………………………………………………22附录A井控装置检维修方案……………………………………………………………………24附录B井控装置检维修记录……………………………………………………………………31附录C井控装置检测报告………………………………………………………………………43附录D井控设备档案……………………………………………………………………………53Q/SHXB0137-2015前言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监督中心组织,钻井完井工程管理处、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管具公司新疆项目部、胜利油田渤海管具有限责任公司轮台分公司、西南石油工程公司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胜利塔里木分公司管具工程部参与起草。本标准主要编写人:张平、崔龙兵、武波、李鹏、李斌文、梁玉明、李翔、韩儒、陈超、罗荣、曾大勇、杨子超、王龙、王伟志、代大虎、南玉民、潘少敏、刘仕银、马英、商森、董小虎、邓小卫、连世鑫、沈杰、刘达Q/SHXB0137-20151钻、修井井控装置及附件检测、维修管理规程1总则为加强西北油田分公司钻、修井井控装置管理,规范井控装置检测及维修行为,保障钻、修井现场井控装置正常运行,特制定本管理规程。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从事西北油田分公司钻、修井井控装置检测和维修管理的井控车间。3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174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钻通设备GB/T22513石油天然气工业钻井和采油设备井口装置和采油树SY/T5053.2防喷器及控制装置控制装置SY/T5323.2节流和压井系统SY/T5964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SY/T6160防喷器的检查和维修SY/T6426钻井井控技术规程Q/SHXB0038.1西北油田分公司井控实施细则西北油钻【2014】130号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西北油田分公司钻井完井井控管理实施细则4术语及定义4.1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4.2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4.3检查对设备和部件进行检验或试验。4.4检测用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井控装置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4.5修复在更换或者不更换零件的情况下,对防喷器进行的拆卸、重新组装和试验等活动。该过程中,Q/SHXB0137-20152可以对零部件进行机加工、焊接、热处理或其他制造过程。4.6修理在更换或者不更换零件的情况下,对防喷器进行的拆卸、重新组装和试验等活动。修理不包括对零部件的机加工、焊接、热处理或其他制造过程,也不包括承压件的更换。修理可以包括非承压件的更换。4.7维修对设备和部件进行修理和/或修复。4.8承压件当其预期功能失效时,会导致井内流体释放到外部环境中的那些与井内流体接触的零件。如本体、盖和连接杆。4.9控压件控制或调节井内流体的零件。如密封元件、闸板和承压件内可更换的座。5检维修企业资质5.1企业资质从事井控设备检维修作业的企业,应具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颁发的井控设备技术服务乙级及以上资质。5.2设备资质5.2.1配备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和带安全防护功能的105MPa以上压力级别防喷器检测设备,含监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液压源,检测设备性能良好,保养周期为1周。5.2.2压力试验测量装置应由压力表或传感器组成,其满量程准确度应至少为0.5级,测量压力值应在满量程的25%-75%之间;压力表、传感器应按照国家及行业规定,定期校准,校准周期为一年。5.2.3配备试压坑数量不少于1个,试压坑内应配备满足不同类型井控设备的试压卡箍,密封性能良好,工作正常;配备满足不同类型防喷器试压所需短钻杆。5.2.4配备声发射检测装置一套,检验周期为1年,保养周期为1月。5.2.5起重设备额定载荷20吨及以上并安全可靠,校准周期为1年,保养周期为1周。5.2.6配备高压清洗机、气(液)动扳手、手用扳手、套筒工具等检维修工具。5.3人员资质5.3.1井控车间人员应全员持有健康、安全、环境(HSE)管理培训证书。5.3.2从事井控设备检维修、试压人员应持有井控培训合格证,证件类型为C证。5.3.3从事现场检维修、试压人员应持有硫化氢防护技术培训证书。5.3.4主要管理人员(经理、副经理、安全员或HSE管理员、技术负责、车间主任)应持有安全资格Q/SHXB0137-20153证书。5.3.5井控检验人员应持有井控检验员资格证,不少于4人。5.3.6特种作业人员应持有相应的特种作业证。6主体装置质量控制要求6.1环形防喷器6.1.1一般要求6.1.1.1设备送井前应进行试压检验。6.1.1.2试压合格后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设备应重新试压。6.1.1.3钻井周期未超过一年的,每口井完钻后应送回车间进行正常检维修;钻井周期超过一年的,应在井下安全情况下,进行现场检测,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关闭试验、控制腔油压试验。6.1.1.4设备回车间后,有下列情况的设备应全部拆卸,全面检修并更换所有密封件:a)井喷抢险使用后的设备;b)在硫化氢环境下使用过的设备;c)防喷器累计使用1年。6.1.2检修内容及技术要求6.1.2.1大盖a)通孔偏磨量在任意半径方向应不大于3mm。b)上栽丝螺孔螺纹无乱扣、无锈蚀,严禁内螺纹中焊接螺栓。c)大盖顶部钢圈槽密封面,应无伤痕。d)法兰凸台端面,应平整无缺陷。e)大盖内部顶密封面,拉伤槽深度≤2mm,宽度≤5mm,长度≤50mm。f)顶丝、卡块或爪块,不应有影响密封的缺陷。6.1.2.2胶芯a)胶芯掉胶块部位深度≤30mm,高度≤5cm,长度≤主通径圆弧长度的1/3。b)胶芯内孔或球面,无变形、撕裂,支撑筋断裂及扭曲,胶芯老化等现象。c)胶芯按规定压力试压结束后60min,其通径尺寸应符合表1规定。表1环形胶芯通径数值表型号通径(mm)FH18-35≥178FH23-35≥228Q/SHXB0137-20154FH28-70≥280FH35-35/70≥342FH35-70/105≥342FH54-14≥520FH54-35≥5206.1.2.3隔离环隔离环内径密封槽应无拉伤。6.1.2.4活塞a)活塞密封面应无拉伤。b)活塞橡胶密封件、耐磨环应无缺失和破损。6.1.2.5壳体a)密封圈槽、密封垫环槽应无凹坑、划痕、碰伤等影响密封性能缺陷。b)通孔偏磨量在任意半径方向应不大于3mm。c)下法兰钢圈槽应无凹坑、碰伤等影响密封性能缺陷。d)油道口螺纹孔,应无乱扣、缺扣等现象。e)壳体内密封面应无拉伤。6.1.3试压6.1.3.1钻杆选择主通径≥279.4mm(11)的设备,用127mm(5)钻杆试压,主通径<279.4mm(11)的设备,用88.9mm(31/2)钻杆试压。6.1.3.2控制腔油压试验试压值为厂家规定压力,初始保压期3min,将压力减至零,二次保压期15min,无渗漏。6.1.3.3关闭试验a)低压:试压值在1.4MPa~2.1MPa范围内,稳压3min,外观应无渗漏。b)额定压力:试压值按额定工作压力,稳压30min,外观应无渗漏,压降≤0.5MPa。c)应先试低压,试压合格后泄压至零,再试额定压力。6.1.3.4静水压试验每台设备每年应按额定工作压力进行一次静水压试验,试压值为厂家规定压力,初始保压期3min,将压力减至零,二次保压期15min,无渗漏。6.1.3.5试压记录a)试压曲线应与试压过程同步。Q/SHXB0137-20155b)曲线图应反映实际压力变化。曲线图以实际时间或时间段为横坐标,压力值为纵坐标,曲线清晰,原始记录保存完整。c)试压后保存关闭试验、静水压试验原始试压曲线,并填写试验原始记录。6.1.4声发射检测6.1.4.1对于出厂时间不小于13年的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声发射检测。6.1.4.2依据相关标准,检维修人员认定需要进行声发射检测的设备,应进行声发射检测。6.1.4.3声发射检测发现缺陷时,应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开具相应报告。6.1.5其它6.1.5.1试压合格后应再次紧固螺栓。6.1.5.2外观喷漆:防腐漆脱落超过总面积1/4应整体喷漆,颜色为大红色。喷漆时应将铭牌、钢圈槽等用黄油涂抹保护。6.1.5.3对油道口进行有效封堵;对上下法兰钢圈槽采取防护措施,盖上法兰保护板,摆放到与地面隔离的专用管架、橡胶或木板上。6.1.5.4经检验员验收合格后,摆放在规定的成品区。6.1.6质量控制记录环形防喷器检查、维修后,应填写相应的质量控制记录。主要有以下内容:《井控装置检维修方案》、《井控装置检维修记录》、《井控装置检测报告》、《井控设备档案》,详见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6.2闸板防喷器6.2.1一般要求6.2.1.1设备送井前应进行试压检验。6.2.1.2试压合格后存放期超过3个月的设备应重新试压。6.2.1.3钻井周期未超过一年的,每口井完钻后应送回车间进行正常检维修;钻井周期超过一年的,应在井下安全情况下,进行现场检测,内容包括外观检查、关闭试验、控制腔油压试验。6.2.1.4设备回车间后,有下列情况的设备应全部拆卸,全面检修并更换所有密封件:a)井喷抢险使用后的设备;b)在硫化氢环境下使用过的设备;c)防喷器累计使用1年。6.2.2检修内容及技术要求6.2.2.1壳体a)清洗闸板防喷器的外表、内腔。b)壳体上所有钢圈槽,应无径向伤痕。Q/SHXB0137-20156c)法兰凸台端面,应平整无缺陷。d)壳体内顶部密封面应无影响密封性能的损伤。e)侧门密封面应无影响密封性能的损伤。f)支撑筋平面应平整。g)主通径及旁通口,通径偏磨量不大于3mm。6.2.2.2闸板总成a)闸板体管子密封部位内径应无变形与拉伤,闸板体的高度和宽度,其磨损量超过2mm时应进行修复。b)闸板挂钩部位,应无变形,夹持器螺钉内六方应无变形。c)导向块完好。d)胶芯的表面应无裂纹,密封面完整。6.2.2.3侧门a)侧门密封圈槽,应无腐蚀和拉伤。b)闸板轴孔密封面,应无腐蚀和拉伤。c)挡圈槽台阶高度腐蚀量不大于总高1/4。d)侧门密封圈每次检修时应进行更换。e)二次密封装置完好,密封脂的更换周期与密封件更换周期相同。6.2.2.4闸板轴a)闸板轴挂钩部位应无裂纹和无法修复的严重变形。b)闸板轴外观应无拉伤。c)闸板轴应无弯曲。d)螺纹应无损坏。6.2.2.5铰链总成a)铰链总成应无损坏。b)对铰链注黄油,检查铰链的灵活性。c)铰链座应无渗漏。
本文标题:井控装置及附件检测、维修管理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5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