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眼球成像”探究之旅(实验报告)
“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王乃平(江苏姜堰南苑学校225500)电话:13952692460Email:jywnp@sohu.com“模拟眼球成像”的实验,一般使用物理上的“双凸透镜成像装置”,该装置直观地揭示眼球成像原理与特点,但在探究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及近视形成与矫正的模拟实验中,由于频繁的位置移动与透镜的反复转换,学生要把模型演示的现象联想迁移到眼球成像却有一定难度。本制作是选用空“利乐砖”牛奶盒模拟“封闭的眼球”,在纸盒的一端开孔安装上凸透镜模拟晶状体,而内壁视为视网膜。利用此简易模型可以进行眼球成像的系列探究活动,如:演示眼球成像原理,探究晶状体的调节功能,探究近视形成原因与近视的矫正演示。学生借助此模型进行探究,更易将演示的现象迁移到人体眼球的成像规律。1眼球简易模型的制作1.1材料:250ml“利乐砖”空牛奶盒(1350mm×550mm×800mm)、一组直径3cm的屈光度不同的凸透镜(+10D、+12D、+16D)与凹透镜(-4D)1.2方法:1.2.1取一只250ml形状完好的空“利乐砖”牛奶盒,在插吸管一面的中间掏一个直径3cm的圆孔,以便于安装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1.2.2在纸盒尺寸为1350mm×800mm的任意一面上,靠开孔处保留三分之一,其余截去,以便于观察内面(相当于视网膜)上的成像情况。用清水冲洗内部,吹干待用。2演示眼球成像原理2.1在模型的圆孔处嵌上一屈光度为+12D的双凸透镜,如右图摆放,在圆孔右侧约25cm处点燃一支蜡烛,从截面处可观察到纸盒内壁上成像特点。操作要点:实验时应使蜡烛火焰中心和透镜中心大致等高。2.2观察到纸盒内壁上成倒立、缩小、清晰的实像,分析成像原因。3探究晶状体的调节3.1在模型的圆孔处嵌上一屈光度为+12D的双凸透镜,在圆孔右侧25cm处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到内壁上成像清楚。3.2把蜡烛向左平移至圆孔约17.5cm处,观察到内壁上成像模糊。此时,将圆孔处双凸透镜换成+16D的,成像又变得清晰。3.3再把蜡烛向右平移至约38cm处,视网膜上成像模糊。此时,将双凸透镜换成屈光度为+10D的,成像又变得清晰。3.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眼睛之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具有调节屈光度的功能。当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的曲度变大。反之变小。4探究近视形成原因4.1在模型的圆孔处嵌上一屈光度为+12D的双凸透镜,在圆孔右侧25cm处点燃一支蜡烛,观察到内壁上成像清楚。4.2将双凸透镜换成屈光度为+16D的,在圆孔右侧25cm处点燃一支蜡烛时,观察到内壁上的成像模糊,如果将蜡烛向左平移至离圆孔约17.5cm处时,内壁成像又变得清晰。4.3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判断: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变弱是近视眼形成原因之一。5近视的矫正演示5.1在模型的圆孔处嵌上一屈光度为+16D的双凸透镜,在圆孔右侧25cm处点燃一支蜡烛时,内壁上成像模糊。5.2如果在屈光度为+16D的双凸透镜上叠加一个-4D的凹透镜后,内壁上成像又变得清晰。说明近视眼要看清远处物体时,需要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5.3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用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本文标题:“眼球成像”探究之旅(实验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6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