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谈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谈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一书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有效提问:其一,教师如何学习利用有效提问;其二,有效提问将如何促成师生对话,以实现有意义的、目标明确的教学。本书旨在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尽管有效提问的运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中发展同样的提问策略,但本书不是一本教学生如何提问的书。本书描述的教学策略——为理解而提问:让学生动脑。在第一部分“我们的提问之旅”中,介绍几段作者在教学生涯中的亲身经历,以及对它们的反思。第二部分“关于提问的研究”深入地讨论了影响为思考而教学与为理解而教学的文献资料。第三部分“学会提问”中单独介绍Qu:Est教学策略。第四部分“提问式学习”探讨与运用Qu:Est教学策略来促成教学对话的有效提问相关的细节问题。第五部分“有效提问的研究之旅”分享一位学生学习提问的经历,并邀请读者一起参与有效提问的研究。读了之后,觉得很有启发。谈谈如何以有效的课堂提问来形成数学知识,来激励学生的思考,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以问题为载体。问题是贯穿学生学习过程始终的主线,也是师生互动的纽带。目前在许多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设计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情况。有以下的现象:1.重结论轻过程,2.重数量轻质量,3.重预设轻生成。而有效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过问题的发现、思考、理解这三个过程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一、课堂提问的问题需要进行精心设计我们的《数学课程标准》就明确要求初中数学提问设计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创建最适合学生的数学课堂活动。1、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可体验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现有的经验出发,从而对数学问题产生极大的思考兴趣。如:在“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教学中,可以设计如下问题:总务主任想要检测学校旗台底座的正面AD边和BC边是否分别垂直于底边AB,但随身只带了卷尺.①你能替他想办法完成任务吗?②如果量得AD的长是60厘米,AB的长是80厘米,BD长是100厘米,问:AD边垂直于AB边吗?③他随身只有一个长度为50厘米的刻度尺,能有办法检验AD边是否垂直于AB边吗?BC边与AB边呢?此例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展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素材,与学生的生活相关,激起学生对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热情,使数学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学生主动观察、探索、解决问题等数学活动,同时认识到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价值,引起了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意识。所以,数学学习的最佳动机是对数学知识的内在兴趣。2、承认学生个体差异,力求参与中收获数学我们要在数学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和充分利用个体智能差异。因人而异,设计一些不同梯度的数学问题,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思考,真正参与课堂学习,都有所收获。如,在“一次函数”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它的图象之间关系,并学习待定系数法。教学时可把原来的问题进行拓展,设计成有层次的数学问题。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实际情况分为四个层面的数学问题,能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思考潜力,也实践了新课程的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让学生在体验成功,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同伴互助的学习氛围,从而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二、热情鼓励,提供线索,引发学生思维,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思考。也就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绝对是次要的,数学课堂问题设计,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应有利于促使学生有目的思考和创造性的思考,有利于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所以说,好的问题是促进学习的燃料。1、数学提问设计要围绕目标,不忘初心数学问题设计要围绕我们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设计好的问题,或为导入新课,或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或为引发思考、总结归纳等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索。如:学习“分式基本性质”时,为导入新课,我们可以下设计以的问题:(1)、分式1/2a与a/2a2相等吗?(2)、你能用类比分数基本性质的方法,推出分式的基本性质吗?这样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设计目的性明确的问题,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可以激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2、数学提问设计要善启重发,拓展学生思维我们知道,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不是寻常的,它们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能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说以课堂问题要以激发学生思考为出发点,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开放性。启发性:数学课堂中,教师善“启”学生才能“发”。在利用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考时,切忌用“是不是”、“行不行”、“对不对”之类的机械性问题来设问。如,在“探索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教学中,可以先由思考题人手,让学生观察方程x2-36=0,并设问:你能用什么方法找到它的解?此时学生尝试用一元二次定义、平方根性质或因式分解方法求解,教师归纳方法,让学生感悟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可以有二个。然后给出:“排球队参赛队数”问题,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不一定都符合实际意义。这样设计暨促进了学生对方程解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创新能力。开放性:标准化的问题,答案唯一,思路唯一,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我们在“平行线的判定”教学中,把例题“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吗?”改为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的有怎样位置关系?为什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应该是在深入钻研教材、切实掌握学生的情况基础上,精心设计出来的。开放性的问题是一种丰富的资源,能使教学更为新鲜有趣。“启”,能不断设疑,强化问题的探索性;“放”,能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同时,数学课堂问题的设计还要注意,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感受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愉悦感和成就感,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创造力,最终实现有学生意义地学习。三、搭建师生课堂互动平台,精彩数学课堂探究过程学生往往从数学问题情景中体验和发展数学思维的,所以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数学问题教学要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并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和能力创造条件。1.让学生大胆提问,学会数学学习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关注课堂生成的问题,培养学生问题的意识,对学生终生学习非常重要。(1)、我们要多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前苏联E.H.伊利英认为:“谁提问题,谁就在思考,谁提问题,谁就在形成个性。”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想问题、提问题、延伸问题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2)、给予学生一个寻找数学问题的方向。引导学生从某些熟知的数学现象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提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问题。(3)、引导学生分工协作,思考解决问题之道。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各组之间也可以互相提出意见或问题,教师参与其中,从而共同完成数学问题的解决的过程。2.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过程,学会创造性思考数学活动不是一般的活动,而是学生经历探索、创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也是学生体验“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数学问题教学必须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分析、抽象、概括等数学化过程,给学生参与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思考。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搭2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3个呢?(2)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4)如果我要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你是怎么得到的?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知识,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如何由若干个特例归纳出其中所蕴含的一般规律的探索过程;由此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得到的,以及如何应用的。从长远看,学生也获得了一种长效的、终身受用的能力。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通过关注有效的提问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新知识的重点处;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理解知识的疑难处;寻求提问的启发点于解题思路的转折处。我们用心探索,积极实践数学课堂提问的优化设计,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就会更有效,更精彩。
本文标题:谈谈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177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