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2(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6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踊跃(yǒng)糜子(mí)蓦然(mò)风雪载途(zǍi)B.褶皱(zhě)缄默(jiān)锵然(qiāng)戛然而止(gÁ)C.撺掇(cuān)雾霭(yè)沙砾(lì)销声匿迹(nì)D.羁绊(bÀn)脑畔(pÀn)翩然(piān)气势磅礴(bó)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家眷严竣燎原大彻大悟B.晦暗怠慢次第海枯石烂C.帷幕潮汐震憾人情事故D.斡旋流逝腐蚀周尔复始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家这个孩子呀,基础不太好,学习又无动于衷,这样的学习态度,怎能指望他的成绩会提高呢?B.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C.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犹豫不决。D.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4.经典诗文默写。(5分)(1)八月湖水平,。(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郑风》)(4),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5),革命万里起高潮!(贺敬之《回延安》)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①没有什么不是一成不变的。②生活就像自然,有阳春,也有金秋,有酷夏,也有寒冬。③走运和倒霉都不可能持续很久。④对于突然情况,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厄运就会像大海的波涛一样,在你生活的海岸上忽起忽落拍打不停。⑤相应的,高潮和低潮,日出和日落,富有和贫穷,快乐和失望,将应运而生。(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2)第②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3)请在第④句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1分)6.名著阅读。(2分)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于苏联小说《》。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二、综合性学习(6分)7.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三秦中学八(1)班决定开展“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6分)【会诗词】(2分)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甲)道是梨花不是,(乙)远远游蜂不记家,道是杏花不是。数行新柳自啼鸦,白白与红红,寻思旧事即天涯。别是东风情味。睡起有情和画卷,曾记,曾记,燕归无语傍人斜,人在武陵微醉。晚风吹落小瓶花。A.卜算子B.浣溪沙C.如梦令D.相见欢甲:乙:【咏经典】(2分)《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有同学根据上面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下联:【信中国】(2分)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二、阅读(共14小题,计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0分)神奇的心理暗示①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某天,你穿了一双自认为很酷的鞋出门,结果却接二连三地被同学们嫌弃。当第一个同学说不好看的时候,你可能还觉得这只是他的个人看法而已,可是当越来越多的人这么说了之后,你也就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审美眼光了。于是心里暗暗决定再也不穿了。②我们再来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病人来到医院就诊,主诉自己身体不舒服、精神不好,可是看了很多医生也查不出病因。经过一系列检查,心理医生确诊他患的是“疑病症”。医生对他说:“你患的是某某综合症。正巧目前刚试验成功一种特效药,专治你这种病症,每天注射一支,保证药到病除。”一周后,这位患者果然“康复”了,自我感觉好极了。可是,哪有什么“特效药”,医生每天给他注射的不过是极普通的葡萄糖罢了。③原来,这些都是心理暗示在起作用。④心理暗示,是指人不自觉地受到【A】、【B】或【C】的影响,并随之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的一种常见心理现象,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已经形成了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当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人会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并迅速做出判断。而这种捕捉的过程,就是一个受暗示的过程。⑤自我暗示,顾名思义是指自己对自己的暗示。例如临考前深呼吸,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一定行”;遇到困难时笑一笑,安慰自己“阳光总在风雨后”等等。这些都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等信号,将某种观念传达给自己,以达到改变自己心理或行为目的的一种自我暗示。而他人或外界对自己的暗示则为他人暗示,譬如“见贤思齐”、“望梅止渴”等就是很好的范例。⑥人们为了追求成功或者逃避痛苦,经常会不自觉地运用各种心理暗示。那么,如何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消极地心理暗示,让自己更有力量呢?不妨试试以下锦囊妙招。⑦多自我肯定。多说正能量的语言,比如,“我可以”、“我能行”、“我对自己充满自信”等。别小看这些简单、肯定和直接的话语,这可都是积极的自我暗示,能够稳定情绪、鼓舞斗志、振奋人心。甚至,还可以幻想自己成功那一刻的激动场景,用更加鲜明、生动的方式,加强自我暗示的效果。⑧避免负性思维不要总强调负面结果,往往越是担心的事情就越容易发生。所以,聪明人应该避免用失败的教训来提醒自己,学会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并且记住,一定别给自己贴上“这不行、那不行”的失败“标签”。要知道,真正能够击倒你的人,有时恰恰正是你自己。⑨培养良好习惯除了语言上多说“好听的话”,少说不说“泄气话”之外,许多行为习惯方面的细节,也发挥着积极的暗示作用。比如,走路挺胸抬头,说话有条不紊,能让你精神抖擞、更有气场;重要场合,一身得体的装扮,不仅能给自己加分,更会让你倍感自信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其实都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你的精神风貌。8.如何避免消极的心理暗示?(3分)9.请根据文章内容,给第④段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A】【B】【C】10.请说说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心理暗示既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也是人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能力。B.老师的一句“相信自己,你能行”使得你改变了紧张的心态,这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C.总强调负面结果会使我们产生消极的心理暗示,这就使得我们担心的事情必然会发生。D.积极的肢体信号、语言信号、思维方式及良好的行为习惯都有助于我们改变消极的心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4分)蚕豆曾必荣①北京我没去过。②汪曾祺在《食豆饮水斋闲笔》之《蚕豆》中道:“北京人是不大懂吃新鲜蚕豆的。北京人爱吃扁豆、豇豆,而对蚕豆不赏识。”单从这一点上,我就不羡慕北京人。③我生在江北边,现居江南岸。江南江北蚕豆好,叫我如何不爱它?我爱吃新鲜蚕豆,尤其是现在。而在小时候,我却偏爱吃老蚕豆。④小时家贫,零食稀有。逢上年节日,若能装上半裤袋的蚕豆,我就什么都不去想了。这种把晒干的蚕豆,和着“油沙”炒熟,当零食吃的蚕豆,在我的故乡,并没有特别的称谓。蚕豆就叫蚕豆,“站不更名,坐不改姓”,像铁打的汉子,其硬无比。——牙齿不好的人,是难享这口福的。⑤边吃蚕豆边玩,最是有趣。显富,让伙伴瞧见,必定引来眼巴巴的问:吃么东西,把点我吃吃?⑥吃没呀。⑦没吃——?你把嘴张开给我看看。⑧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⑨把这一点点?⑩嫌少,有本事你就不要。等我要缩回手时,伙伴就一把把蚕豆抓走,自言自语地说:少吃多有味,多吃味不高。⑪还和弟弟比赛,看谁把蚕豆抛得高,并用嘴巴接住。输的一方,进贡蚕豆。这可是我的拿手好戏。弟弟输急了,拔腿就跑,我紧追不舍。捉住了,就从弟弟的口袋里狠狠地抓上一把,旋即逃之夭夭了。⑫童年,多像那田间地头的蚕豆花呀,花蝴蝶似的,那么的可爱,那么的美好。可惜,花开不多时,童年也转瞬即逝。⑬到了上中学,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格外钟情于蚕豆”,这一类的话,我只能放在心里,绝不会让同学们知道了。其时,学习到鲁迅先生的《社戏》。班里有位女同学长得小巧,眸子仿佛两粒“乌油油的罗汉豆”。于是,有好事的同学戏称她“蚕豆”。不久,就在班上传开了。她是讨厌同学叫她“蚕豆”的。甚至,吃蚕豆都犯了她的忌讳。⑭而今忆及,我不禁哑然一笑。⑮这“一笑”,笑得我少年不在了,青年也不在了。人到中年,牙齿不再所向披靡,无所顾忌——怕冷怕热,欺软怕硬。幸好,蚕豆的吃法良多:焖炒、油炸、水煮、烧汤……都很好吃。⑯立夏时节,刚上市的蚕豆,嫩、糯、香、鲜。清人袁子才在《随园食单》中说:“新蚕豆之嫩者,以腌芥菜炒之甚妙,随采随吃方佳。”这种吃法,我没吃过。但对“随采随吃方佳”,倒是身同感受。⑰鲜嫩的蚕豆,我还是最喜欢烧汤吃。做法也很简单,蚕豆去皮,怕一不小心老去,不洗,立即到锅里。用大火再度烧开,把搅好的蛋液均匀地淋上,放盐,添油,撒少许葱花,即可食用。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其实,这是我一时兴起瞎编的。不过,蚕豆易老的确是事实。⑱是不是,有点奇怪蚕豆为何易老呢?想一想,也不难理解。先抄录一段竹峰君在《葫芦》里说的话:相对其他果蔬,葫芦营养价值较低。给了好看的外表,哪能再给丰富的内涵,天下好事,岂能让葫芦占尽了?⑲借用上面的文字,稍加改变,给蚕豆易老找个理由吧:相对其他果蔬,蚕豆营养价值较高。给了丰富的内涵,哪能再给太多的青春,天下好事,岂能让蚕豆占尽了?12.阅读文章第④~⑰段,作者记叙了与蚕豆相关的哪几件事?(4分)13.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连咽几口口水,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无话可说了,只得把手伸进口袋,摸索好一阵子,撮出几粒蚕豆,说:给,剩的不多了。14.文章第⑰段画横线句子富有表现力,请自选角度赏析。(3分)这道蚕豆蛋汤,好吃又好看。看在眼里,仿佛黄云朵朵,碧玉点点,“相看两不厌”。吃在嘴里,爽滑柔软,口味甚妙。遗憾的是,吃这道汤的时令太短暂了。故有蚕豆谣云:蚕豆青,蚕豆黄,青的嫩,老的黄,由青转黄太匆忙。15.本文以“蚕豆”为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10分)柳宗元传元和十年,例移①为柳州刺史。时郎州司马刘禹锡得播州②刺史,制书下,宗元谓.所亲曰:“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里,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执友,何忍见其若是?”即草奏章,请以柳州授禹锡,自往播。裴度亦奏其事,禹锡终易.连州。柳州土俗,以男女质③钱,过期则没④入钱主,宗元革其乡法。其以没者,乃出私钱赎之,归其父母。江岭间为进士者,不远千里随宗元师法;凡经其门,必为名士。元和十四年十月五日卒,时年四十七。观察使裴行立为营
本文标题: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2(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04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