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世界经验与对中国的展望摘摘摘摘要:要:要:要:本文尝试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发现城市化和经济增长及经济结构转变的相关关系,并结合中国数据总结过去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及预测城市化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变化轨迹。根据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可以发现,良性的城市化很大程度上是与经济增长互动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非人为加速推动的。它们之间有一个统计上显著相关的S型曲线关系,城市化水平差异是解释各国收入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这个曲线和世界各国数据,可以发现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城市化不仅和经济发展存在互动关系,而且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本文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发现,城市化的推进,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促进国内需求和第三产业发展。其中,当城市化水平在60%以前,呈现明显的投资率上升和消费率下降的过程。这意味着在我国当前城市化率不到50%的情况下,高投资、低消费很有可能还将持续较长时间。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化与经济水平数据发现:城市化、人均收入和人均资本间存在一个稳定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每推进一个百分点,带动人均实际收入增长2.25个百分点。根据它们的动态关系,可以预测我国今后若干年城市化的走势。本文发现,在2011-2012年间,城市人口将超过农村,并于2018年左右突破60%水平。城市化是不是中国未来持续增长的动力,以及城市化是否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中国城市化未来如何发展?这些问题在当前中国显得特别重要。2一、引言城市是指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区,并且不是依靠自身种植来满足粮食需求。城市的出现依赖于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农业人口可以提供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粮食需求后,城市才有可能出现。因此,虽然智商较高的人类在四万年前已经出现,但城市的出现是相对近期的事情。在公元前3500-4000年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人口也只有25000人左右。过去几百年的时间,城市化较为缓慢地增长,超大城市只是零星地出现。根据AdesandGlaeser(1995)的统计回顾,公元1500年,北京人口为60万。当时是世界最大城市,直到1830年被伦敦超越。日本东京在江户时代,即1700年左右大约有50万左右人口。1700年的伦敦和巴黎也大约有50万人口。20世纪是世界城市化最快速发展的时期,人口不但出现不断向城市集聚的倾向,而且有向大城市集中的倾向。比如在1914年,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已经达到1200万,是美洲仅次于纽约的大城市,占阿根廷总人口20%。1995年的墨西哥城有人口1800万。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部人口处统计,到2005年全球超过千万的城市不下20个。从1900年到1950年,世界城市化比重从13%增加到29%,而到2005年则增长到50%。根据2005年世界城市化展望的估计,世界正在继续扩大城市化规模。到2030年,预计有6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总量达到49亿。这个过程中,城市人口将不断增多,而农村人口缓慢下降,如图1所示。图1世界总人口、城市和农村人口各年变动资料来源: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PopulationDivision3图2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对比资料来源: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PopulationDivision世界的大规模城市化源于工业革命。不难发现的是,城市化是与工业化共同发展的,同时由于人口集聚和知识创造,又推动了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当发达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和人口吸引的动力。目前,很多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大规模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阶段。因此,经济结构和城市化水平是互相影响的。经济结构又与经济总量密切相关,因此也可以说,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城市化率将显著不同。图2显示,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相对不发达国家高得多。数字背后隐藏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在联系。城市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经过几十年学者的分析,大致有几个途径:(1)聚集效应,人口和产业聚集带来更大的网络外部性好处,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这个解释意味着人口密度越大,外部性越强,人均产出越高。很多实证研究发现了聚集效应的作用。如CicconeandHall(1996)采用美国地区数据发现,劳动力密度增大一倍,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6%;(2)城市的存在需要大量交易,从而促进了分工和专业化;(3)城市化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对这部分人的知识和技能更新有很大作用,Lucas很多文章强调了人力资本的作用,以及城市化在其中的作用;(4)集中的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效率使用和平均成本下降。很多经验分析证明了城市化和经济水平的关系,如Henderson(2000)的跨国研究,认为城市化率与人均对数产出相关度在0.85以上。如果以上论据成立,那么城市化水平越高越好。然而,城市化水平并非天然4形成,而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对于影响城市化水平的因素也有很多研究,比较得到认可的有几个解释:(1)农村人口相对过剩,从而边际产出和工资很低,城市现代产业的边际产出和工资较高,工资差吸引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这是刘易斯二元模型最早的看法。世界银行曾建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简单模型,认为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增加一个百分点,城市化水平会提高1.88个百分点;(2)贸易发展的需要,一些港口城市是典型例子;(3)政治因素,AdesandGlaeser(1995)的研究表明城市能够集中地发挥政治影响,因此不同利益部门倾向于向城市尤其是首都集中。在集权国家这一特点尤其明显。同时,城市扩张不但受所带来好处的影响,也受到其弊端的限制,城市不可能无限扩大。城市化水平还受到至少另两个因素影响:(4)城市病带来的成本;(5)社会保障水平。随着认识上的进步,不考虑各个变量间复杂的互相影响,而只是寻找简单的相关关系,学者对城市化和经济增长水平间关系有了进一步认识。二者并非简单线性关系,而是“S”型曲线关系。这很容易理解,城市化率总是在0和1之间,而人均产出在不断变大,理论上可以无穷大。因此城市化和人均产出间的任何线性关系都是有问题的。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最早提出了城市化水平随时间演变的S型曲线,认为城市化应该经历缓慢发展-较快发展-较慢甚至停滞的三个阶段,即城市化都将经历发生、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图3显示了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演变轨迹。虽然几乎所有国家都将遵从这一规律,但对不同国家,这个随时间变化的速度并不一样。图3城市化的S型曲线本文尝试从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经验发现以下问题的答案:(1)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水平提高和经济结构转变有怎样的联系?(2)从中国的数据看,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如何互相影响?(3)中国未来城市化路径怎样?5二、世界城市化过程的启示(一)城市化和经济水平的关系——简单相关分析我们首先使用世界银行统计指标数据库提供的跨国数据,分析城市化与经济水平的相关关系。在使用跨国层面数据时,有两个困难。一个困难在于各国对城市化的统计口径并不一致。如美国2500人以上城镇算作城市,英国1000人以上人口聚集区算作城市,而我国则是按照行政建制定义并统计。这个困难比较难以克服,但有理由相信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另一个采用国际比较的困难是,经济水平需要换算为统一的单位才可以对比,这难免有换算带来的误差。35404550urbannization6.577.588.59lngdp图4世界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比率关系图:1960-2007年本文选取的分析对象国家是OECD的30个成员国及11个非成员经济体。数据期间为1960-2007年,人均收入采用2000年的不变价美元。另一个替换指标是:数据期间在1980-2007年,人均收入采用2005年不变价的国际元。国际元的编制考虑了不可贸易品份额及各国间购买力平价对比,是一个对上述第二个问题的重要修正。图4描述了1960-2007年世界人均对数美元GDP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的关系。可以看到,世界城市化与人均收入间存在S型曲线关系,且当前正处于城市化速度较快发展阶段。虽然城市化与人均收入间的关系通过散点图容易看到符合S型曲线关系,但在计量方法选择上,针对这样的S型曲线,有两种主要的模拟方法。一种是引入线性三次方的方程,另一种直接采用逻辑曲线方程形式的回归。表1使用混合回归观察哪种模拟方法是合适的,主要比较拟合优度和信息准则。6表1两种模拟的结果对比(2000年常数美元)注:线性方程的被解释变量为城市化比率,逻辑曲线方程的被解释变量为ln(u/(1-u)),u代表城市化比率,***代表1%范围内显著,**代表5%范围内显著,下文同。从表1可以看到,逻辑曲线方程的解释力度明显不如线性三次方程。下文我们选取固定效应回归时结论相似,因此全文都选用三次线性方程模拟城市化合经济水平间关系。表2固定效应的线性三次方程:2000年常数美元表3固定效应的线性三次方程:2005年不变价国际元线性三次方程:混合回归逻辑曲线方程系数T值系数T值lnPGDP-0.64-3.96***5.40E-0528.42***lnPGDP^20.115.20***lnPGDP^3-0.005-5.65***常数项1.273.13***0.0401.31R20.620.31AIC-1.432.41样本数18361836系数T值lnPGDP-0.769-12.483***lnPGDP^20.11914.563***lnPGDP^3-0.005-14.467***常数项1.63810.999***中国常数项0.045R20.970AIC-3.92样本数1836系数T值lnPGDP-0.754-3.595***lnPGDP^20.1054.332***lnPGDP^3-0.004-4.570***7表2和表3分别拟合了以不变价美元和不变价国际元为标准的城市化与经济水平间的关系。可以看到。虽然三次方程拟合优度都极高,并且系数方向相同。但中国的固定效应值有明显不同,即采用国际元计算的中国城市化比率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偏低,而采用美元计算的城市化水平偏高。由于美元计算的人均GDP不能反映很多非贸易品的价值,因此采用国际元计算的相对合理,也符合中国常识。即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下,中国城市化水平偏低世界平均水平12.8%。根据表3得到的方程,即:(1)23_1.9540.754ln0.105ln0.004lnurbanratioPGDPPGDPPGDP=−+−根据上式可以得到城市化随着人均收入变化速度的方程:(2)2_/ln0.7540.21ln0.012lnurbanratioPGDPPGDPPGDP∂∂=−+−可见,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城市化速度先加快后减慢。并且,城市化速度最大值发生在=8.32即人均收入PGDP=4090.49国际元左右。而我国2007lnPGDP年按照2005年不变价计算的国际元收入大约为4160左右,恰好处于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时期。从世界经验看,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如果以不变价美元估算,则速度最快发生在2700美元左右。而我国2007年人均收入大约1823美元,尚处于加速城市化阶段。如上文讨论,采用国际元计算在进行国家比较时更有意义。但无论从那个口径计算,我国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虽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水平理论上存在着如此高水平的相关关系,但是,不排除二者间关系随着经济体不同而不同。从全世界范围看,城市化与经济水平间关系呈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特点。具体地说,有几种类型的城市化。常数项1.9543.306***中国常数项-0.128R20.983AIC-4.66样本数11158第一种虽然经济水平在不断增长,但城市化水平进步极慢,甚至可以说停滞不前。典型的地区是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国家,典型的国家就是印度、泰国等国家。尤其是泰国,其用美元和国际元计算的人均GDP高于中国,但城市化水平在2007年只有33%,低于中国的42%。一些研究表明,这些城市化比较滞后的国家,往往是由于选择了和本国国情较不相容的发展模式,并且社会不平等
本文标题: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1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