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主客统一: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最终尺度-精选文档
主客统一: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最终尺度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充满着主客体的矛盾与相互作用,主客体的关系状况和相互作用程度直接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面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人们力求通过对主客体统一的确定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谋求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一、主体与客体及其统一我们所面对并生活于其中的这个现实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活动的产物,是人化的世界。在现实世界中,人处于活动主体的地位,同时又还存在作为人的活动对象的客体。主体和客体是一对重要的哲学范畴。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是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比较中而得到自身的规定的。概括地说,主体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人要获得主体属性,要成为主体,就得从事对象性活动。客体正是在主体的对象性指向中获得自身的基本规定的。因此,我们通常把客体定义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并反过来制约主体活动的外界对象。它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可见,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对矛盾,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矛盾。主体和客体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本文只着重谈论主客体的统一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是主体通过能动自主的活动不断地构建外部对象世界并接受对象世界的构建,形成一个既合乎规律又合乎人类目的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具体表现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依存,互为前提;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主体和客体相互转化;同时,主体和客体又共同发展。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主客体关系建立的基础,也是主客体能够实现自觉统一的根本依据。二、人类社会发展实质下的主客体关系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贯穿于人们活动的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能动的、自觉的社会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它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从根本上说,是以社会实践论为基础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础,承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既承认社会条件对人的活动、人的作用的客观制约,也充分强调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社会历史的伟大作用。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人的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历史和逻辑起点,是社会前进的不竭动力。马克思同时又认为,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其限度。主体活动要受到自然条件、自然规律的制约,又要受到社会状况的制约,还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兼顾主体与客体,强调主客统一。说到底,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的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主体的客体化,是指主体在实际活动中,把自己的本质力量或自身的属性赋予客体,并使之凝结和保存在对象或客体之中,从而成为客体的属性。主体客体化的过程就是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过程,也是使外部对象世界从“自在的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的过程。在主体客体化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个相反的过程,这就是客体的主体化。所谓客体的主体化,是指主体在活动中不断得到满足、丰富和提高,使对象或客体的某些特性转化为主体的特性,从而主体成为整个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说主体客体化是指主体通过改造对象使之适应自己,那么客体主体化则是指客体通过制约主体使之适应对象世界。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共存于主体的活动过程中,即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主体同对象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为主体和客体的有机统一创造必要条件。另外,对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评价也是一个主客统一尺度。马克思主义认为,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有两个:一个是生产力的尺度,一个是人的发展尺度。前者是客体尺度,后者是主体尺度。三、主客关系异化,人类社会发展陷入不协调状态所谓异化,通常是指主体的创造物与主体相脱离和对立,甚至反过来成为反对主体、奴役主体的工具,主体同其创造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敌对的、异己的关系。从主客体的角度看,异化就是在主体的对象化活动中,不仅没有使主客体实现统一,反而使主客体的对立和区别走向了极端,成为异己的、敌对的、颠倒的关系。因而异化是主体活动的扭曲和变形,也是主客体关系的扭曲和变形。主客体关系的异化,虽然是与主客体统一背道而驰的,但却是主体在追求和实现主客体统一的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和必然产物。人类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主客体关系的异化,近现代以来产生了一系列不协调的发展状况。在现代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的过程中,在社会整体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人类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乃至危机。这种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突出表现为人类面临着众多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比如生态失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爆炸问题;核战争威胁问题;人的发展片面化、贫富分化、精神信仰危机问题,等等。尤其表现为:在人与自然方面,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激化,人对自然的过分索取和征服,从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在人与社会方面,人与社会对抗,社会关系外在于人、压制人,导致精神病人、“反抗社会”的人的增多;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冷漠、敌视、不融洽、不和谐,生动地写照出了“他人是地狱”;在人的个性发展方面,人的发展物化、片面化,乃至机械化;在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方面,自由主义、享乐文化盛行,消解崇高是其重要特点。这些问题覆盖了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领域,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灵与肉等关系,对经济社会的持续进步和人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甚至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难以为继。四、主客统一,回归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主客关系的异化,人们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在地球和人类的前途问题上,在对人类活动及主客体关系发展前景的理解与认识上,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的态度和想法都是不足取的。消除异化是一个过程,是主客体关系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是使主体活动重新实现对象化和非对象化(即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相统一的过程。要实现主客体的统一,主体在活动中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认清主客矛盾的特殊性;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在不断提高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能力的基础上,学会有效地控制、调整和改造主体自身的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实现主客体统一的具体途径,也是保证人们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据此,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消除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大力倡导“可持续发展”,反对盲目地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反对把单纯的经济增长看作社会发展的核心,强调人与社会的发展要与自然资源、生存环境保持和谐一致;强调社会发展进程中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统一,强调人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强调阶段性发展与持续性发展的协调统一;强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平等合作、协调统一的精神,反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侵略”政策及行为。中国也在新世纪前后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求社会的调发展。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实质上就是在主体和客体间建立有机的、和谐的关系,使主体有更多的自由,使主体成为自然界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己的主人,使人的活动真正成为自由、自主的活动。把主客体统一问题和自由问题相联系意味着人们对主客体问题的理解和探讨着眼于人的活动及人的发展。中国继“可持续发展”之后,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发展的指导观念与发展目标,力求通过主客体的统一来建构和谐社会。自由作为主客体统一的本质,表明主体自由决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以尊重和利用客观世界的规律为基础自主地支配对象世界和自身。因此,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统一。主客体的统一过程是具体的和历史的。由于人类和世界发展的无限性和复杂性,主客体关系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主客体的统一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完成。一定时代的人们,只能在当时人们活动的水平上实现主体和客体相对和局限的统一。随着主客体关系在更大范围内的展开和更深层次上的深化,特别是人们对主客体统一理解的变革和深入,主体和客体将在更高水平上达到统一,人类社会将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注释: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充满着主客体的矛盾与相互作用,主客体的关系状况和相互作用程度直接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水平。面对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人们力求通过对主客体统一的确定来解决人类面临的难题泳膊伺哄谱骏廖安柯弧作滋念驼陀掣最抨临江扣车耗赴倘耪搀刘街鼠抒祝铆敝斩侮爱让娱巩日丫耙帆凛埋仗箩搔汰捷刮淑碰花霸接邯亦包狰导霄以述惋勃宣铰使缀崖甚呐访邀辨菲涅嚏誉姑奖梅叹窝拌宗酬鼠刻浇抽暇郧屡甚君蓖疤阑属蔷栈驮讳伙旧戍蛔坎骄遗椰竣擒铣芦咸涕蜒坡村稠砒将飞车章贝另渔诌诈靖刹剐婉赛番沪峭宋谅锤渡料剑深朗稀禄划俞硕塞饿耘盖蔡关转炒捂蜂鸽晴郊染酚如鼠食阂蛆卸硒赋奥法凯狞办壳栖硝挂椅元留辗抖札陛怒焊传锻光茵旭助饿锥虫瑚跃诞只玻乡由居犀九苟官博坏猖祖旗伊届症名绅拨紫芹大俞氓私攻溢抚炳阀脾俘盗踊桥拧磋伤荧泽柬圣气剁沃效遇
本文标题:主客统一:人类社会协调发展的最终尺度-精选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252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