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乡土中国》读后感纵观《乡土中国》共有十五个小标题,其一为后记,其余均为费孝通先生在“乡村社会学”课上所讲的材料加以整理而作。先排除后记不言,我在浏览从《乡土本色》到《从欲望到需要》这十四篇文章时,总有个以前的读书习惯在控制着我,即找到这十四篇文章之间的联系,抓住费孝通先生的著书思路。(虽然该书是由零散的讲课材料编成的,可能并无联系,但我想既然编成了一本书,其每个部分的内容也应该有一定的关联吧!)可无奈我资历尚浅,且很少接触社会学类的大家著作,对于《乡土中国》这种我认为偏重于理论的著作理解能力实在不足。因而若我以下的解读有何不妥之处,诚望读者多多指教。我认为《乡土中国》是以中国1948年以前(由后记中的落款日期为:民国三十七年二月十四日可知)的乡村社会为论述核心,分别以六个方面展开。以下我将分条解读。一、乡村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的概说此方面包括《乡土本色》、《血缘和地缘》两篇文章,主要分析了乡村人与土的关系、乡村中的村民关系及血缘关系、地缘关系。我十分喜欢《乡土本色》中的一句话,觉得写得很形象,即“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这句话中的“插”字用得极妙,也让我想起了我在老家务农的奶奶。奶奶已年近七旬,但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我去田里看看!”,仿佛田里有干不完的事,不去干完心里就不踏实似的。奶奶在我眼里就是个插在土地里有对土地百般呵护的人。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因而老家村口小小的土地庙总是香火不断。在我看来,在一个稳定的乡村里村民关系和血缘关系是可以视为一类的。因为一个村庄里时常是全村一个姓,一根脉延续下来,有共同的祖先。或是全村有一两个占主导地位的大姓,村里的大事由大姓的领头人决定。村民就像是自家亲戚,不见外。亲戚又由于居于一村,成了村民。因为我小时候曾在乡下老家住过几年,对乡村里的人人事事还是有所体会的。乡村的凝聚力是极强的,为了本村的利益,全村人会一致对外,就像抗日时期的中国人联合抗日一样。而一旦村子外部的威胁解除了,本村人间的矛盾便显现出来了。谁家与谁家不和,谁家与谁家闹矛盾,那是一目了然的。这也颇像抗日战争之前和之后的国共之争。所以,村民间的关系很微妙,既是“敌人”又是战友。但是如果村里的人移居到了远离本村的地方,和村民分开了,如在城里定居的农村年轻人,他们和村民仍是关系密切,他们有自小对每个村民的印象,自己的村就是自己永远的家,他们割舍不断的不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有对每一个自己从小熟悉的村民的思恋。但是这一代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却对自己父母的村庄没有什么亲切感。首先,他们见惯了城市夜晚的霓虹灯,无法忍受乡村的夜晚——没有路灯,没有购物。村里的老老少少也不为他们所熟知,一切都陌生而尴尬。所以我想孩子跟着父母回乡下老家,绝不是他们想回去探亲或是思恋村里人,他们可能仅是把这当作“乡村几日游”了。那么,若干年后,当他们的父母失去行动能力时,他们回老家的机率就极小了。可能也会偶尔回去,但其间的联系就仅是一种血缘关系了。现在,很多的村庄已“人去楼空”,成了空村。只有过年时才会有几个人回到老屋门前,换副对联,放一串鞭炮,然后匆匆离去,一切归于寂静。我想这种情况以后会更严重,应该予以关注。而地缘关系则是一种更现代的社会关系,其中所包含的思想也更理性化。这是费孝通先生对乡土社会发展的目标,希望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变,以此促进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大转变。二、文字下乡此方面包括《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说明文字对乡村的无用性和必要性。为什么说文字对乡村的作用不大呢?费孝通先生认为乡村是个较封闭的环境,每个个体相互熟悉,“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用声音、表情、动作就可准确地表情达意,那么文字在空间上就没有很大的作用了。并且乡村是一个稳定的、世代相传的环境,“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非常紧,全部文化可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即是“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那么文字在时间上也便没有在乡村存在的意义了。但是,文字下乡又是必要的。因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弃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社会要想获得发展,没有文字是不行的。但是,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一种观点,即推行文字下乡“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就我看来,这种观点正好与上面所提的“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变”相呼应。现代的新农村就需要突破原有的血缘关系,建立地缘关系,改变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从而使文字下乡进行得更顺利,也更有意义。三、由社会结构到道德类型此方面包含《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将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进行比较,并由此引出中西方社会不同的道德类型。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是属于差序格局,“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都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以自己的势力厚薄为半径,因而这种圈子可大可小,也就造成了“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而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所以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经常是独立的,少有感觉到伙伴的需要。这才导致中国乡土社会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而没有统一可行的标准,即书上所说“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我想这种私人道德的根深蒂固使社会上“找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极难得到根除。而在西方社会则属于团体结构,在西方社会争的是权利,普遍标准有广泛的应用,因而西方社会是一种团体道德。这种团体道德中国家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且为了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这正体现了现代国家观念。我想团体道德就是现代中国公民所需要具有的精神修养。四、家族与中国传统感情此方面包括《家族》、《男女有别》,主要将中西方的家族和家庭进行比较,又在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上解释中国传统感情。与上面所讲的一样,中国乡土社会史一种差序格局,家的范围可大可小,并且由此衍生的家族或氏族部落则有着更广泛地功能,如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而西方社会中的家一般是“临时性”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由其他团体担负,不在家庭分内,这也反应了西方社会的团体结构,团体与团体之间独立存在,各司其职。因为“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家中去”,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意见,因而才有“男女有别”这一传统观念。费孝通先生解释“男女有别”为认定男女之间不必求同,在生活上加以隔离。这种“隔离”不仅是有形的“男女授授不亲”,还包括心理思想上的分隔。正是这样的传统使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男女鸿沟变得难以克服,也使得中国传统的感情定向偏于同性方面去发展。这样一来矛盾和冲突便少了许多,中国乡土社会便也就安安稳稳地存在下去了。但现代中国不能仅靠男子一手撑起,女子也是“半边天”,这需要“两性间的求同的努力”,那“男女有别”这种思想就应该被抛弃。五、中国乡土社会的政治此方面包括《礼制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主要说明中国乡土社会的政治秩序、政治特色,权力归属。在《乡土本色》曾提到中国乡土社会是个礼俗社会,这种礼俗社会也可称为人治社会,这种社会“无法”,它用“礼”——社会公认适合的行为规范来约束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的所作所为。“礼”也可被称为传统维持下的产物,正因为祖辈相传的传统,给后代人一个形式做人的标准,每个个体都依着这个标准办事,那么“礼”就自然而然地被遵守了。但费孝通先生明确指出这种“礼”并不代表文明,它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这正是需要我们理性认识礼治社会及礼治秩序的地方。并且这种礼治秩序也只有像乡土社会这种稳定的社会中才能得以形成,这便是“乡土社会的特色”。中国乡土社会的政治特色是无为而治、无讼。上面说过,中国乡土社会是个礼治社会,“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正因如此,就像一场完全遵守规则的球赛不需要裁判一样,中国的乡土社会无需诉讼。由于每个个体都遵循着“礼”这个社会规范,一切井然有序,那么“铁腕”的政治手段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而形成了无为而治。而这些政治特色使现代社会的司法制度难得真正发挥作用,那么要推广司法制度就必须先推广法律知识和建立法律意识,以此推动礼俗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中国乡土社会的权力是种“教化式的权力”,即是“爸爸式的权力”。中国乡土社会是一个稳定的社会,传统从上辈流传到下辈,那么下辈人学习传统的过程就是教化的过程,而这种教化必须由上辈人来实施。由此上辈人便在下辈人心中留下权威的印象,则上辈人的权力中心地位形成。这种“教化式的权力”是不能容忍反对的,但是倘若存在反对,这种反对也不会被压制,即“反对被时间冲淡,成了‘注解’”,这种注解则为维持长老权力的形式而注入变动的内容。这便是中国乡土社会的奇妙之处:不容忍反对,却又使反对成为了自己统治的一部分,真可谓名实分离。六、社会进步此方面包含了《从欲望到需要》,主要说明了中国乡土社会要获得进步应该怎样做。此节从微观角度,即人的行为上来分析社会进步的标志。中国乡土社会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安排个社会秩序给每个为自己打算的人们去好好生活,人们不用思考自己需要的,而只是随着自己的欲望做事,这种现象是自觉的,而非计划的。而“在现代社会里知识即权力,因为在这种社会里生活的人要依他们的需要去作计划”,这才是理性的、科学的时代。只有从欲望走向为需要计划才能使中国乡土社会步入现代。以上六点,就是我对《乡土中国》的读后感。读完此书,我觉得社会学是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它可以锻炼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和逆向思维的能力。以后我也会多阅读一些社会学的书籍,丰富阅历。戚雅婷思政2012221117110045
本文标题:乡土中国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42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