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1---8课教学设计
第1课力字旁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力字旁的形态特点,体会力字旁的间架结构,掌握力字旁的写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功”和“动”,关注力字旁在范字里的形态变化,认识其结构规律。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4.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力字旁的不同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力字旁的形态特点,体会力字旁的间架结构,掌握力字旁的写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功”和“动”,关注力字旁在范字里的形态变化,认识其结构规律。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力字旁的不同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教学用具:文房四宝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横折钩的写法2.学生书写后讲评指正。3.学生拿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二.引导学习掌握写法1.仔细观察,看看作为“力字旁”的“力”字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读教材的动笔步骤示意图。2.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写“力”字。3.掌握了方法,自己试着在作业纸上练写两个。4.书写力字旁时,还有哪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5.学生练习书写力字旁三遍,老师巡视指导。6.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辨识,什么样的力字最美呢?三.赏析临写1.出示范字“功”,学生观察:(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2)怎样才能把“功”字写“左窄小.右宽大”呢?(3)“功”字中的力字旁模样有什么变化,怎么写呢?(4)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5)老师示范.学生练五遍,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范字“动”,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2)说说这个字中力字旁的特点和写法。(3)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教师巡视指导。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生情况。(1)师生赏评:横折形态变化和横与竖之间的连接技巧。(2)学生巩固练写,教师巡视指导,遇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示范,重点指导写字困难的学生,“双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四.作业展评1.小组内讲评,推荐出本组书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2.全班点评。3.利用红笔圈画写得好的地方给予鼓励。五.拓展赏析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力字旁的字欣赏。2.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带力字旁的字对比欣赏。3.课堂总结。第2课立刀旁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3.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4.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部首立刀旁的形态特点,掌握颜体笔画中同向.相向变化的写法。2.使学生学会书写范字“判”和“则”,关注字中两个部分笔画的位置.形态的变化,认识其变化规律。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细致观察.专注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2.在临写和赏析中感悟笔画的力度变化,激发学生对书写.书法文化的热爱。教学用具:文房四宝教学教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笔画:短竖.竖钩。学生练习笔画各两遍。2.师问:今天我用短竖和竖钩组合起来,你们觉得会出现一个什么部首呢?3.在黑板上先写短竖,然后再写竖钩。写一个靠得很紧或很远的立刀旁和一个疏密有度的4.立刀旁(师生交流,立刀旁两个笔画的疏密关系)。5.揭示课题:立刀旁二.引导观察1.出示立刀旁,学生观察,说说短竖和竖钩的用笔有什么特点。2.学习书写“立刀旁”(1)出示相向的立刀旁和同向的立刀旁,学生观察有哪些异同。教师范写立刀旁,学生书空,边写边念动笔方法。(2)学生读教材运笔步骤示意图,并试写向左微弯的短竖和竖钩,与向右微弯的短竖和竖钩。出示学生书写的立刀旁,师生交流:位置;短竖居竖钩左侧中部偏上关系:短竖与竖钩同向——外拓短竖与竖钩相向——左边内收特点:短竖与竖钩疏而不离教师示范立刀旁时,还有那些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学生)(4)学生练习书写立刀旁五遍,教师巡视指导。(5)展示学生书写练习,师生赏评:哪一个立刀旁最美?三.赏析临写1.出示范字“判”,学生观察:(1)这个字有什么特点?(2)怎样才能把“判”写得“左宽右短,右窄长”?(3)师生交流:书写时,还要注意笔画什么特点?(4)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五遍,教师巡视指导。2.出示范字“则”(1)说说这个字的字形特点和笔画特点。(2)说说这个字中你觉得不好掌握的笔画。(3)教师示范,学生练写三遍。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书写展示,汇报学习情况。(1)师生赏评:“则”字与“判”字中的立刀旁。(2)老师小结。4.巩固练习,老师巡视指导。5.出示“则”象形字,溯源。四.作业展评选择有代表性的四幅作业讲评,让学生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什么地方写得不太美观,然后指导互评并改正。五.拓展赏析1.展示《颜勤礼碑》中部分带立刀旁的字欣赏:“利”2.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则”对比欣赏。3.课堂总结。第3课斤字旁【教学内容】斤字旁、竖三撇、页字旁、隹字旁的写法【教学目标】1.掌握斤字旁、竖三撇、页字旁、隹字旁四种笔画的运笔方法及结构特点。2.通过观察斤字旁、竖三撇、页字旁、隹字旁的构造,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写字兴趣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斤字旁、竖三撇、页字旁、隹字旁的运笔、结构及含有这些偏旁的字的书写要领。【教学准备】笔、墨、纸、砚、毡、对临帖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揭示目标师:(检查坐姿和书写工具准备情况。复习书写姿势和毛笔执笔法。)本节课我们开始学习斤字旁、竖三撇、页字旁、隹字旁的写法。学习目标是:(出示“斤字旁、竖三撇、页字旁、隹字旁”的行笔示意图。)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1.学会斤字旁、竖三撇、页字旁、隹字旁及带有这四种偏旁的字的写法。2.通过观察比较四种偏旁的形态特征及带有这四种偏旁的字的构造,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模仿能力。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写字兴趣及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对书法运笔之美和结构之美的审美能力;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二、自学指导师:为了让大家顺利完成学习目标,请看本节课的自学指导(投影)请同学们认真学习自学指导,10分钟后,看谁能正确回答。1.观察比较四种偏旁在形态上的异同,归纳特征。2.掌握四种偏旁的起笔、行笔、收笔方法及结构特点。3.书写四种偏旁,体会书写技巧。三、生自学,师巡视四、后教1.四种偏旁的认识。〈1〉出示四种偏旁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提问:从外形上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四种偏旁在形态上的异同)〈2〉教师小结并板书。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右偏旁在字的右边。此类部首,竖画宜长为主,横画相应较短为次。而且右偏旁上部多向左倾,有与左部相呼应之势。2.书写斤字旁、竖三撇、页字旁、隹字旁四种。〈1〉老师示范书写,让学生仔细观察四种偏旁在写法上的异同。提问:从写法上和老师的运笔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后领会书写的要领。教师小结:书写四种偏旁时时,它们都是藏锋起笔、中锋行笔,但是偏旁的布局安排要相互对照区分。大家通过通过练习来体会一下。斤字旁:首撇较平,圆头。竖撇较弯。横画右展,竖画悬针,下伸,劲直,形长。竖三撇:三个短撇组成,上下对正。撇头多用圆笔,形圆。下撇形大,厚重,较平。页字旁:形端正,两竖正直,横画排列均匀,底横向左出头,成挑势。“八”与竖对正,形大。隹字旁:形窄长,左右靠紧。左竖要长,下伸,回锋收笔;右竖厚重,劲直,两竖靠拢。横画短,向上靠拢。〈3〉学生试写两遍。在学生练习写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3.字的写法。〈1〉出示要描写的字:沂、所、彭、彰、项、颖、雅、稚。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读贴,然后讨论写这些字时要注意的地方。提出书写起来有困难的字集体学习。〈2〉汇报质疑,根据学生所提问题确定重点突破内容。根据学生需要,教师范写指导。五、当堂训练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提醒双姿,指导书写。(让学生先用铅笔勾出骨架,然后自由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提醒双姿)1.谁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展示一下,让大家为你提一些宝贵的意见。2.展示优秀作业,由学生点评。3.小组互评。教学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斤字旁、竖三撇、页字旁、隹字旁及带有这四种偏旁的字的写法,希望同学们下去写字时,遇到这四种偏旁时应注意按照课堂上所学到的去写,愿同学们的字越来越漂亮。【教学反思】第4课反文旁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部首反文旁的形态特点,写好反文旁。2.让学生学习范字“故”和“政”,掌握左右部分的避让和穿插关系,书写和谐美观,提升书写技能。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部首反文旁的形态特点,写好反文旁。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习范字“故”和“政”,掌握左右部分的避让和穿插关系,书写和谐美观,提升书写技能。教学用具:文房四宝教学教程:一、复习导入:1.复习导入,回忆以前学习过的类似的右偏旁有哪些?书写时要注意什么要领?2.找一找:出示一些左右结构的汉字,找出带有相同偏旁的两个字来。3.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故”和“政”两字都带有反文旁,并在黑板上示范:将左右部件写成无穿插,再写一个有避让关系的,让学生讨论哪一个更加好看。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部首反文旁和含有这类部首范字的写法。二、赏析和练习(一)出示反文旁:1.学生尝试临写三个。观察思考:反文旁特点和书写要领是什么呢?2.老师指导赏析并且书写示范:3.学生练写反文旁四遍。4.赏评学生作业。(二)出示范字:“故”和“政”、1.学生分组学习:(1)这两个范字结构有什么共同特点?(2)书写时,还要注意哪些笔画特点?2.教师巡视指导书写,“又姿”不正确的个别提醒。三、展示学生的练习作业,师生评议:1.评议范字中反文旁形态是否准确,笔画是否有变化,运笔是否到位。2.评议范字的结构是否把握了穿插、避让关系。3.指名三位同学上台,在米字格中演示书写。四、对比欣赏1.教师出示欧体、柳体、赵体中的“故”字,与颜体范字“故”进行对比欣赏。2.从“对比欣赏”的几个“故”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仿真”临写,看谁写得最逼真。五、赏评拓展1.学生分组推荐本课的优秀书写作业进行展示。2.欣赏含有反文旁的其他范字,进一步加深认识。3.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之道,让学生们不仅践行文化,还要从内心深处接受中华文化。4.课堂总结,宣布下课。赵孟頫《三门记》赏析教学时间:1课时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雪松道人、水精宫道人,湖州(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后裔。入元后,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文敏。赵孟頫博学多才,诗文、书画、音律皆善,旁通佛学,元人评其为"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著有《松雪斋集》。是元代初期很有影响的书法家。《元史》载“孟頫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对他赞誉极高。据明人宋濂讲,赵氏早年学的思陵(即宋高宗赵构)书,中学钟繇及羲献诸家,晚年师法李北海。此外,他还参习了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自成一家,世称"赵体",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四大家”。《三门记》全称为《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峨撰文,大德六年(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楷书,纸本,纵3⒌8厘米,横383·8厘米。通篇界有乌丝方格,字大径寸。前有四行共八个小篆,全文六十四行,每行八字,共计五百零六字,基本完好无缺。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玄妙观是一座道观,建筑尚存,在今苏州城内最繁华的市中心,其大殿三清殿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时称天庆观,元初敕命改为玄妙观。观内道士为庆祝朝廷赐匾额而将殿堂修葺一新,可是经费不足,三门未修缮,破旧不堪,与焕然一新的殿堂极不相称。经道士严焕文等人的努力,获得夫人胡氏妙能的捐赠,遂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动工修缮三门,此碑即为纪念三门重修而立。这幅作品用墨略淡,墨色清醇沉润,结字严密,点画准确,笔法宽和流利.书风较为严整,用笔沉稳,一丝不苟。个中偶露
本文标题:书法练习指导五年级下册1---8课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48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