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考试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考试试题1/4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读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图,回答1~2题:1、1950年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A.十分缓慢B.迅速增长C.速度加快D.保持稳定2、从图示来看,1770年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原因是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③平均寿命延长④人口出生率上升: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4、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先转变的是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生育率5、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A.人口数量的多少B.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C.社会经济的差异D.文化、环境的差异6、关于人口增长模式地区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多属于低速增长阶段B.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都属于增长减缓阶段C.我国各地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为增长减缓阶段D.非洲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为增长减缓阶段7、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的原因是①气候条件改善②科技进步,生活水平提高③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④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8、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9、发展中国家针对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有()A.计划生育B.鼓励生育C.接纳移民D.鼓励移民10、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A.自然灾害减少B.没有战争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D.农业的发展11、产业革命初期出现的人口增长阶段是: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考试试题2/4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12、自然增长率迅速提高的人口增长阶段是: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C.“增长减缓”阶段D.“低速增长”阶段13、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问题C.失业问题D.居住条件差的问题14、我国三国时期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战争不断B.各国国土兼并加剧,赋税繁重C.自然灾害频繁D.人们的生育观念转变15、人口加速增长阶段的主要特征是“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形成这种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人口政策B.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C.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家庭观念的转变D.农业的丰收16.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17.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条件B.自然条件C.宗教因素D.政治因素18.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制性国际移民是A.欧洲殖民者迁往“新大陆”B.中国人“下南洋”C.贩运非洲黑奴到美洲D.我国“三峡”工程移民19.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20.关于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移动两种基本形式B.流动人口增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C.流动人口对交通不会造成压力D.人口流动主要指人口在地区间长期改变居住地的现象21.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因素B.战争因素C.气候因素D.土地因素22.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水源条件的改善B.民族政策的变化C.交通和通讯的进步D.经济布局的改变23.2001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进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B.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C.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24.2000年我国大陆进行了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迁移明显增多,原因主要是A.政府引导B.环境变化C.交通通讯便利D.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25.我国的大庆、攀枝花等能够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主要原因是A当地人口政策影响的结果B当地经济发达,居民生活水平高C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结果D.当地农业发达,粮食产量大26.下列国家中,基本上是近几百年来由移民建立起来的是①美国②新西兰③新加坡④科威特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考试试题3/4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下列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中属于拉力因素的是①适宜的气候②廉价的土地③过多的人口④食品供应短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8.下列大洲中,人口增长最快与人口最多的大洲分别是()A.亚洲、南美洲B.南美洲、非洲C.非洲、亚洲D.南美洲、欧洲29.下列4个地区中,人口最稀少的是()A.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流域B.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C.中国的长江流域D.欧洲的多瑙河流域30.下列国家中,人口分布不均现象最显著最突出的是()A.德国B.法国C.埃及D.意大利31.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都在发展中国家B.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全部分布在亚洲C.世界上的平原地区都是人口稠密的地区D.世界人口稠密区大多在北半球中纬度的近海地带32.西伯利亚、撒哈拉沙漠、亚马孙河流域、青藏高原人口稀少的共同原因是()A.资源贫乏B.海拔太高C.城市太少D.自然环境恶劣33.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34.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是()A.自然环境因素B.开发历史长短C.政治经济因素D.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方式35.对人口分布影响最显著的是()A.地形B.水源C.生产力发展水平D.矿产资源36.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B.南方地区人口多,北方地区人口少C.高原地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D.内陆地区人口密集,沿海地区人口稀少37.我国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其疏密的分界线大致是()A.内蒙古的黑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B.黑龙江的漠河至广西的腾冲一线C.内蒙古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D.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38.不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A.资源数量B.科技发展水平C.消费水平D.人类社会发展阶段39.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区域目前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B.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是由该区域的资源状况决定的C.科技越发达,该区域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越多D.该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具体估计值是建立在环境人口容量相对确定这一基础上的40.人们对环境人口容量能做出估计的原因是()A.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B.环境人口容量的不确定性C.科学技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中41.下列关于“环境人口容量不确定性”产生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资源总数并不确定B.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在不断变化C.人口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D.人口存在着迁移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考试试题4/442.下列观点中,不符合我国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点是()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B.实行环境保护的国策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D.大力提倡高消费观念二、综合题43、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计算方法是。(2)图中①阶段,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处于人口增长的阶段。(3)图中②阶段为人口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国家有、等。(4)目前我国正处于阶段(填数字),这些得益于我国的工作。44.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资料一: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l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资料二:据在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1)资料一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选择填空)。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2)资料二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选择填空)。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本文标题:高中地理必修二测考试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72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