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17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操作显微镜时,方法错误的是()A.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将玻片向右下方移动能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B.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C.光线较暗时,可以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D.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和遮光器,结果得到下面亮度相同的各图.试问其中通光孔通光量最大的是()A.AB.BC.CD.D3.下面①﹣①是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下面图甲视野中的物像“E”,转换为图乙状态,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①转动粗准焦螺旋①调节光圈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①转动转换器①移动玻片.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4.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上”字的玻片,看到的物象是()A.AB.BC.C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2/17D.D5.下列是使用显微镜的一些操作要领,其中不正确的是()A.取放时,必须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B.装好物镜后,先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C.放好玻片标本后,先使镜筒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D.最后慢慢往上调节镜筒高度,直到看清物像为止6.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观察材料应该薄而透明B.视野中光线较暗时,可以换用大光圈C.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D.要使物像更清晰,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7.显微镜的使用顺序正确的是()A.dbcaB.cbadC.dbacD.cdab8.观察某装片时,从图甲转为图乙,不应当进行的操作是()A.转动转换器B.移动装片C.转动粗准焦螺旋D.调节反光镜9.下列四组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其中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正确的是()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3/17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D.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1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要将视野由图甲转换成图乙,下列操作不需要的是()A.移动装片B.转动物镜转换器C.转动细准焦螺旋D.转动粗准焦螺旋11.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若光线很强,应选用的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A.较小的光圈,凹面镜B.较大的光圈,凹面镜C.较大的光圈,平面镜D.较小的光圈,平面镜12.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下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A.1个B.2个C.4个D.8个13.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对光后在目镜中看不到白亮的视野,你认为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是无效的()A.转动目镜B.转动转换器C.转动遮光器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4/17D.调整反光镜的位置14.在使用光学显微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材料应薄而透明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目镜C.对光时应先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要使视野变亮,应调节粗准焦螺旋15.如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在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时,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A.甲和丁B.乙和丁C.甲和丙D.乙和丙16.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此污点不会存在于()上.A.目镜B.物镜C.装片D.反光镜17.下列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A.遮光器和载物台B.反光镜和通光孔C.遮光器和反光镜D.反光镜和镜臂18.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只看清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A.改用凹面镜,大光圈B.改用平面镜,大光圈C.改用凹面镜,小光圈D.改用平面镜,小光圈19.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过程中,若视野从甲调整为乙,需要移动装片的方向以及应先后调节的显微镜结构一般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5/17A.向上①①B.向下①①C.向上①①D.向下①①20.使用显微镜时,下列操作中符合要求的是()A.AB.BC.CD.D21.显微镜上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①目镜①物镜①反光镜①遮光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2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光时,应使用低倍物镜B.放大倍数越大,则视野越暗C.要想将视野调得明亮些,可使用凹面镜或较大光圈D.若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玻片标本应向左下方移动23.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清细胞后,他兴奋地把显微镜搬给同桌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要重新看清物像,先进行的操作是()A.转动转换器B.调节反光镜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6/17C.调节粗准焦螺旋D.调节细准焦螺旋24.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①对光,直至得到明亮的圆形视野;①调节粗、细准焦螺旋,以便看清物像;①放置玻片标本,并用压片夹压住;①取镜、安放;①收镜并放回原处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25.下列有关显微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如图中,①的名称是目镜B.观察到的物像若是模糊不清,应调节如图中的①C.观察玻片上的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d”D.视野中出现的污点,只可能在①或①上二、非选择题26.结合显微镜使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说明:“[]”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1)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__________倍.(2)需要将镜筒下降时,双手转动[]__________,眼睛应该注视[]__________.(3)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则知道玻片上写的是__________字.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7/17(4)当外界光线较弱时,应选用__________和凹面镜对光.27.孙武同学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之后,用显微镜观察某种植物叶肉细胞的结构。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是显微镜的构造,写出①①两种结构的名称:①,①。(2)图乙是孙武同学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操作步骤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3)下表是孙武同学观察时使用到的四种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哪一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4)孙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还观察到细胞中有很多绿色的球形或椭球形的小体——叶绿体(如图丙),并且同时发现叶绿体在视野中沿逆时针方向缓慢流动。她想:细胞内叶绿体的实际流动方向是怎样的呢?请你帮她回答:____________。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8/1728.在用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1)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同学,请你分别指导其他三位同学的操作:①同学__________(甲、乙、丙或丁),指导要点:__________;①同学__________(甲、乙、丙或丁),指导要点:__________;①同学__________(甲、乙、丙或丁),指导要点:__________.(2)图中所示显微镜的镜头中,A、B、C是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D、E、F是__________.29.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1)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2)转动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的结构是[]__________.(3)接近玻片标本的镜头是[]__________.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9/17(4)把玻片标本放在[]__________上后,要用[]__________压住,标本要正对[]__________的中央.(5)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后进入镜筒,我们能通过目镜观察到物像.光线经过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部件.30.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观察用具,请据图回答:(1)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大幅度升降[2]__________,应转动[]__________,在看到物像后,为使物像更清晰,应转动[]__________.(2)观察时,如果视野较暗,除了利用光圈调节光线的强弱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来调节.(3)欲使显微镜下视野内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应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玻片,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____.(4)图2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要得到最大的放大倍数,目镜与物镜的组合应为__________,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尽可能的多,目镜与物镜的组合应为__________.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0/17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A、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倒,左右也倒,所以如果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应把装片朝着物像相同的方向移动.即:物像在视野的右上方,应把玻片向着右上方移动才能到达视野的中央,A错误;B、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视野亮度变暗,B正确;C、大光圈和凹面镜可以使视野中的光线变强,外界的光线暗,可以使用大光圈和凹面镜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筒,C正确;D、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不到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而观察寻找物像时,是在镜筒上升的过程中进行的,D正确;2.【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但从题干中了解到各图亮度相同,所以图C中通光孔通光量最大.3.【答案】D【解析】据图可知,图乙为图甲中“E”的放大图像,因此首先①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下角移动,然后①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①调节光圈,最后再①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故D符合题意.4.【答案】A【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了.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上”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所以小明在显微镜下观察写有“上”的玻片标本,他将会看到的是“”.5.【答案】B【解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①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注意,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11/17①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①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最后整理实验台,收放仪器.6.【答案】C【解析】A、显微镜是借助反光镜反射来的光线观察物体的,所以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样光线可到达眼睛以便观察,A正确;B、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
本文标题: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8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