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八章新时期的诗歌第一节概述一、发展过程总体而言,新时期的诗歌沿着两条道路向前发展,一是现实主义道路,二是现代主义道路,在90年代以前,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进入90年代后,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诗歌这种心灵性、艺术性、抒情性比较强的文体受到了严重制约,从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作低潮。直到现在,诗歌还没有从沉寂中复苏过来。如果让我们简单地概括一下新时期诗歌的发展历程的话,可以用这样几个词来表示,即一个序幕、四个高潮、三个插曲、二个落潮。一个序幕就是“天安门诗歌运动余脉”,它揭开了诗歌创作的新篇章。四个高潮即“归来诗人”的创作、新现实主义诗歌、朦胧诗和“第三代诗”。它们将现实主义诗歌和现代主义诗歌推向了深入。三个插曲即文化诗歌、女性诗歌、“新边塞诗”。它们配合“归来诗人”的创作、朦胧诗和“第三代诗”,深化了诗歌创作。二个落潮是民间写作(于坚)、知识分子写作(王家新),让诗歌回到自身。如果从时间角度来考察,则可以把新时期的诗歌创作分为这样几个时期:1、孕育期,即1978年以前的诗歌创作。在这个时期,接连出现了“天安门诗歌运动余脉”、“归来诗人”的创作、新现实主义诗歌等三个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现象,将现实主义诗歌传统连接了起来并推向了深化。这三个诗歌现象对应着三个诗歌主题:揭批“四人帮”、反思历史、反映新生活。这个时期又被称作“前新诗潮时期”。2、生长期,即1978——1985年的诗歌创作。在这个时期,除了“归来的歌”、新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得以发展,朦胧诗迅速崛起并成为最重要的诗歌潮流。朦胧诗的出现,标志着具有现代主义审美特征的诗歌在中国诗坛终于取得了合法地位,朦胧诗不仅影响了一代人,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传统诗风。这个时期又叫做“新诗潮期”。3、蜕变期,即1986——90年代初的诗歌创作。在这个时期,一批比朦胧诗人更年轻的诗人,自称是共和国“第三代诗人”,喊着“打倒北岛、打倒纯诗”的口号迅速崛起,占据了诗坛。他们不仅反对现实主义诗歌的假、大、空的传统诗风,鄙夷“朦胧诗”的唯美主义的倾向,而且提出了“让诗回到诗歌”的新的美学规范,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精神。“第三代诗人”的诗歌创作让诗坛出现了真正的多元化倾向,但良莠不齐的混杂局面也使诗歌失去了审美与评判的标准。“第三代诗人”又被称为是“新生代诗人”,所以“第三代诗”又被叫做“新生代诗”,相对于朦胧诗,是一股“后新诗潮”,所以又叫做“后新诗潮期”。4、消弭期,即1992年以来的诗歌。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诗歌从此走出了文艺缪斯的中心位置,走向了社会和生活的边缘,成了一种“边缘文体”。自此诗歌创作走向了沉寂和萧条。这个时期稍微有点影响的是于坚提出的“民间写作”和王家新提出的“知识分子写作(边缘写作),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又叫做”无主流时期“。二、新时期诗歌的主要特征1、与时代同步,表现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变革精神。2、现代主义诗歌得到张扬,出现了多元化倾向。3、出现了“边缘化”和“个人化”写作趋势,让诗歌回到了自身。第八章新时期的诗歌第二节“天安门诗歌”余脉1、概念内涵“天安门诗歌”余脉是指在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伴随着对“文革”和“四人帮”的政治性批判、社会性批判,在诗歌创作界出现的一股继承天安门诗歌艺术传统,深刻揭露批判“文革”、“四人帮”,怀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作潮流。由于当时出现的诗歌作品,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与“天安门诗歌”一脉相承,所以被看作是“天安门诗歌”的余脉。“天安门诗歌”余脉,是新时期最早出现的诗歌景观。2、主要作品“天安门诗歌”余脉作品很多,但比较有影响的有:贺敬之的《中国的十月》、艾青的《在浪尖上》、赵朴初的《故宫惊梦》、黄永玉的《哭泣的墙》、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等。这些作品都是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作品。3、特征与意义“天安门诗歌”余脉作品虽然有瑕疵,但整体而言,它超越了以往颂歌的传统模式,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使诗歌获得了真正独立的社会、文化价值,为恢复和发展现实主义诗歌传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故宫惊梦(套曲)——江青取经(观故宫博物院慈禧罪行展览后作)[字字双]宫门骑马带伙计,四匹。红旗车队后跟随,神气。向来佩服武阿姨,皇帝。无奈乾陵还封在山沟里,可惜。且图就近访慈禧,有理。早安排包管称心的见面礼,表意。送您一副假牙好啃童子鸡,补气。送您一副假发好和姑娘比,美丽。送您一套特制布拉吉,换季。送您一架莱卡照相机,拍戏。有人劝我把文艺大旗也送你,放屁。老娘少了它怎能混下去,哎咦!这分明是反革命的坏主意,可气。赶快给我拉出去,枪毙![不是路]拜访慈禧,不比寻常拜老师。真着急,一心一意想登基。问吾师,看我聪明可象唐鹦鹉?命运何如汉野鸡?请教你,怎能抓到黄金玺?有何秘密?有何秘密?[前腔]心有灵犀,老谱新翻一局棋。排异己,人头好作上天梯。不稀奇,明明肃顺诛非罪,浑浑慈安死不疑。须牢记,是非黑白管他妈的屁。作凭诡计,全凭诡计。[前腔]莫泄天机,结个死死帮儿事可为。须准备教师爷还要有军师。看当时,那奕欣能巴结上洋人共定垂帘计,那袁世凯能出卖掉戊戌维新六健儿。抓权势,弟兄们长享富和贵。安排交椅,安排安椅。[前腔]无尽珍奇,珠宝装成圣母仪。很便宜,一餐代价万人饥。这才知。为啥江山宁赠番邦礼,不许农奴动指儿,不是戏,赛二爷在这儿得过几天意。哎哟哟,可真福气,可真福气![朝天子]慈禧,慈禧,您实际是女皇帝。莫怪咱们一见便投机,是惺惺贯把惺惺惜。您请洋人画像驻红颜,我请洋人著书卖机密,先后遥遥去泰西。管他娘,笑兮,骂兮,咱们俩,反正万古千秋矣!刮地风]忽然刮地风儿起,刮到官闱。文书宝器一齐飞,堆上丹墀。殃民利己,骄横无忌,卖国投降,罪如山积。桩桩皆铁证,个个尽情批,好个“老佛爷”,算是揭了底。[尾声]方才一枕空欢喜,梦魂儿被风吹得无踪迹。待上朝,来不及着朝衣。一唱雄鸡红日起。光明直向身儿逼,没奈何,且让我披上几张画皮,却又被一阵狂飙撕去矣!一九七七年二月第八章新时期的诗歌第三节“归来的歌”1、概念内涵“归来的歌”是指由“归来诗人”创作的诗歌,这是由艾青复出后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归来的歌》命名的一个诗歌创作现象。1977年后,伴随着对极“左”路线的清算和平反冤假错案,一批在建国以后各个历史时期受到错误打击的诗人相继归来,从而构成了这一诗歌现象。“归来诗人”主要指三部分诗人,一是50年代受“胡风反党集团”案件牵连的“七月诗派”的诗人,如绿原、曾卓、牛汉、鲁黎、罗洛、彭燕郊等;二是1957年在反右派运动扩大化中被错划成“右派”的诗人,如艾青、公木、白桦、公刘、邵燕祥等;三是因为其他种种政治或艺术的原因被迫离开诗坛的诗人,如蔡其矫、黄永玉、梁南等。他们归来后,以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进行诗歌创作,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反思”诗歌创作浪潮。2、“归来的歌”的主要内容:1)反思历史“既然历史在这儿沉思,我怎能不沉思这段历史”(公刘《沉思》)2)追怀失去的青春“失去的岁月,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艾青《失去的岁月》)3)呼唤人道“祈求炎夏有风,冬日少雨”“花开有红有紫,爱情不受讥笑,跌倒有人扶持”“总有一天,再没有人像我做这样的祈求”(蔡其矫《祈求》)4)批判现实“历史竟有这样的怪事?!本来是两军厮杀,打得却是同样的旗帜,奉得却是同样的信仰!当带血的刺刀戳进对方的胸口时,两人做着同样的——祝福,为同一个人的——健康”(张志民《二十世纪的“死魂灵”》)5)表达无悔的信念“马蹄踏到鲜花,鲜花依旧抱住马蹄狂吻,就像我被抛弃,却始终爱着抛弃我的人”(梁南《我不怨恨》)3、“归来的歌”的美学特征及其意义1)由于归来诗人备受磨难,所以写诗时往往以个人情感人格作为抒情的基本立足点,让诗歌回到了个人的心灵真实,恢复和深化了现实主义诗歌传统。2)这些人都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他们通常以象征、隐喻的手法来营造诗歌意象为基本的表现方法,连接上了现代诗歌的某些传统,表现出了丰富的艺术张力。《失去的岁月》艾青不像丢失的包袱可以到失物招领处找得回来,失去的岁月甚至不知丢失在什么地方――有的是零零星星地消失的,有的丢失了十年二十年,有的丢失在喧闹的城市,有的丢失在遥远的荒原,有的是人潮汹涌的车站,有的是冷冷清清的小油灯下面;丢失了的不像是纸片,可以拣回来,倒更像一碗水泼到地面被晒干了,看不到一点影子;时间是流动的液体――用筛子,用网,都打捞不起;时间不可能变成固体,要成了化石就好了,即使几万年也能在岩层里找见。时间也像是气体,像急驰的列车头上冒出的烟!失去了岁月好像一个朋友,断掉了联系,经受了一些苦难,忽然得到了消息:说他早已离开了人间。《我不怨恨》梁南诱惑人的黎明,以玫瑰色的手向草地赶来剽悍的马群。草叶看到了自己的死亡,亲昵地,仍伸向马的嘴唇。马蹄踏倒鲜花,鲜花,依旧抱住马蹄狂吻;就像我被抛弃,却始终爱着抛弃我的人.啊,爱情太纯洁时产生了坚贞。不知道:坚贞可能变为愚昧的天真;我死死追着我所爱的人,哪管脊背上鲜血滴下响声……希望,总控制着我的眼睛。我在风雨泥泞之途没有跌倒,我在捶楚笞辱之中没有呻吟,我在沉痛无边的暗夜,心里总竖着十字架似的北斗星……至今我没有怨恨,没有;我爱得是那么深。当我忽然被人解开反扣的绳索,我才回头一看:啊!我的……人民!两颗眼泪滴下来,谢了声声,声声……曾卓(1922——2002),原名曾庆冠,祖籍湖北黄陂,生于武汉。上世纪三四年代,在抗日救亡的浪潮中开始诗歌写作。1955年卷入胡风案,1979年平反。主要作品有《门》、《悬崖边的树》、《给少年们的诗》、《曾卓抒情诗选》,诗论《诗人的两翼》,散文集《美的寻求者》《在大江上》、《曾卓文集》(3卷)等。《老水手的歌》曾获得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集奖,《听笛人手记》获得1988年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悬崖边的树》写于1970年,被公认为是最优秀的“归来的歌”。诗人以象征、意象等手法,勾勒了当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形象和历史命运,被称为“知识分子灵魂的活的雕塑”。悬崖边的树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平原的尽头临近深谷的悬岩上它倾听着远处森林的喧哗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它孤独地站在那里显得寂寞而又倔强它的弯曲的身体留下了风的形状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1970年4、艾青归来后的诗歌创作1)对艾青的基本认识艾青是“归来的歌”中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也是现当代最有成就的自由体诗人。1991年8月25日,台湾著名诗人、学者钟鼎文在北京召开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曾经说:“中国新诗的发展自‘五四’运动开始,胡适开其端,郭沫若奠其基,到了艾青《大堰河——我的褓姆》的发表,才真正大厦落成。”当代著名作家马烽在一封贺信中更是直截了当地说:“艾青是中国诗坛的泰斗。”艾青的诗歌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1985年,曾获得法国文学艺术界最高奖“铁十字勋章”。2)诗人简介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30年代初登上诗坛,建国前有作品《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北方》、《他死在第二次》、《火把》等,他是40年代最有影响的诗人。诗风清新朴实,深沉细腻,被胡风誉为是“吹着芦笛走上诗坛的诗人”。3)艾青建国后的诗歌创作:1957年,艾青被打成“右派”。以此为界,艾青建国后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即50年代的诗歌创作。受时代诗风影响,艾青主要写作颂歌作品和国际题材的诗篇,配合了当时诗歌创作的主旋律。但同时由于时代的原因,他的颂歌题材的作品,其艺术性并不高。在他的国际题材的诗篇中,由于沉淀着诗人真挚的感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综合运用了联想、想象、象征、隐喻等手段,所以艺术水准较高,代表了前一个阶段的诗歌水平。后一个阶段,即新时期的诗歌创作。在他归来后,他完全恢复了往日的创作激情,写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歌作品。在短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先后写下200多首诗歌,并结集出版了《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落叶集》、《域外集》等诗集,还出版诗论集《艾青谈诗》。其中,《域外集》是他自30年代到80年代创作的国际题材的诗歌选集。《
本文标题:新时期诗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397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