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关于“山寨”的调查报告
关于“山寨”的调查报告前言: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有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都依靠代工或模仿而生存,近几年,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技术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广东省有很多家小作坊开始涉足电子产品市场,使用极低的成本模仿名牌产品并加以创新,在价格、外观、功能等方面都比名牌产品更胜一筹,因而跻身于竞争激烈的电子市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国内地,这种现象被众多网民称为“山寨”,其主要表现为仿造性、快速化、平民化。以“山寨”为词根,又衍生出“山寨现象”、“山寨文化”、“山寨厂商”、“山寨春晚”、“山寨风”等名词。一时间,“山寨”成为了最新最流行的网络新词。“山寨”为什么会兴起,它兴起于哪个领域,它产生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深深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仅Google关于“山寨”的搜索结果就超过了4900万条。《咬文嚼字》杂志社3月发布的2008年度流行语中,“山寨”也是高居榜首。“山寨”的影响力可见一斑。那么,到底什么原因使“山寨”成为去冬今春最红的流行语呢?就这个问题,我对200个网民、同学以及路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以求使得问题的原因尽可能明晰。一、“山寨”的发展“山寨”一词源于广东话,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一提起“山寨”一词,就很容易让我们想到土匪,他们占山为王,吃喝玩乐,不受政府管辖,逍遥自在。虽然本文提到的“山寨”并非上述让人联想的那样,但并不是毫无关联。“山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通过小作坊起步,最先在手机领域摧城拔寨,而后向着其他数码领域攻城略地,经常行走在行业政策边缘,打“擦边球”,不受束缚般地发展着。“山寨”在中国IT产业崛起,就像武侠小说中描写的那些故事一样:起先以非正规的做法游走于主流与正统的圈子边缘,然后渐渐做大,并向“名门正派”发起挑战,甚至会取而代之。现在“山寨”已影响到中国社会的诸多方面,这让我们无法忽略它的存在。“山寨”是怎样走进寻常百姓身边的?大家对它有着怎样的认识?大家对它的发展前景做着怎样的规划?带着很多问题,我粗略地设置了一份调查问卷(附录一),采用了问卷加访谈的方式对200个网民、朋友以及路人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成表格。(见下表)-2-关于“山寨”问题的调查ABCDE162.5%36.5%1%//29%6%48%23.5%13.5%355%5%1%39%/426%40.5%33.5%//538%43%19%//623%21.5%27%28.5%/735%41%24%//836%19.5%44.5%//932%14.5%53.5%//1013%15%44%2%26%1123.5%17%44%15.5%/124.5%29%14%46%6.5%1338%34%28%//1435.5%21%43.5%//调查结果显示,“山寨”一词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以及周围人的宣传,其知名度几乎快达到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程度了,在我调查的身份、职业、年龄各异的200人中,仅有2个人选择了“完全没听说过”的选项。这也再次证明了“山寨”一词的流行程度。那么,“山寨”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大部分人认为“山寨”是目前一个比较流行的网络新词,但也会有人认为它是经济领域里的一个专有名词或是一种娱乐大众的文化产品。可见大家对“山寨”这个词很熟知,但对“山寨”的内涵并不是了解的很透彻。也有几位被访者对我说出了自己眼中的“山寨”:“山寨”是对盗版侵权行为的美化;“山寨”是模仿并加以创新的商业经济行为……总之,大家对“山寨”的褒贬不一,对“山寨”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在很多人眼中,“山寨”是近期才出现的一种商业现象,其实不然,“山寨现象”古已有答发案达选选功选项项问问题序号号-3-之,只是没有明确的定义而已。现在已经有大部分人接触过或听说过“山寨”产品,比如说山寨手机、山寨笔记本、山寨Mp3、山寨游戏机等等,有人认为“山寨”更具亲民性,因为“山寨产品”性价比高,更符合中下阶层的消费水平,但也有人说“山寨产品”质量低,没有安全感,不敢购买。在目前的中国,毕竟富人还是占少数的,所以“山寨”拥有相当强大的市场潜力。有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山寨”自然会被广大的消费者所熟知。“山寨产品”的质量好坏是引起人们争论的主要原因,所以对于“山寨产品”的看法才会分拨成派。本人认为这样激烈的争议对“山寨”的发展有百益而无一害,真理往往越辩越明!根据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认为生产“山寨”产品属于盗版侵权行为的人数和认为生产“山寨”产品不属于盗版侵权行为的人数基本持平,本人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有的不法商贩利用“山寨”的名义进行盗版侵权活动,误导了大众的消费观念。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山寨现象”都属于盗版侵权,很多“山寨”产品都经过生产者的加工与创新,更具市场导向性,使其更贴近百姓的生活。“山寨”之于主流文化,已衍生出了另一种文化形态,这就是“山寨文化”。如果把“山寨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来看的话,究竟有多少人会接受呢?根据上表的数据来看,大部分人还是比较明智的采用“一分为二看问题”的辩证法来看待“山寨文化”。文化具有传播性,而媒体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所以在“山寨文化”出现后,“山寨”一词也经由媒体的炒作与宣传被更加广泛的传播开来。为了“山寨”更好的发展,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引导,去除山寨文化中的糟粕,留取精华,山寨文化才能更好的未来,而不是误入歧途。二、“山寨”的优劣“山寨”既然已被大家所熟知,那么关于它的优劣必然会引起大家的一番争论,正因为大家的争议使得“山寨”的知名度进一步扩大。那么“山寨”到底有哪些优点及缺点,我将一些通过访谈得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以便读者更加明了“山寨”为何成为最流行的网络新词。(一)优点1、功能全面(1)黄晓明的首张专辑《It’sMing》,就可谓是功能全面的山寨专辑。如果熟悉日韩明星,想必大家对Rain不会陌生吧。Rain凭借他健硕的肌肉、模特的身高以及一身好舞功,在亚洲赢得了超高人气。而黄晓明就是瞅准这点,在专辑首发会上,就以刺青裸背示人,且舞蹈、曲风、笑容等等都与Rain的专辑《It’sRain》大为相像。看到黄晓明“卖肉”,黄晓-4-明的粉丝自然大呼过瘾。(2)山寨手机往往会比原版的名牌手机功能更强大,而价格只有名牌手机的1/3还不到,这类例子举不胜举。2、制作成本低收益大这是“山寨”最大的特色。手机、电脑、电视、手表……凡是能仿的商品,“山寨厂商”都可以仿,而且外形相像度99%,但是制作成本相当低,这样他们可以从中得到巨大的利润。很多人想用名牌却没钱,这时他们自然会选择“山寨”来过把瘾。可见“山寨”本身具有很强的市场潜力。本人逛街的时候就看到过阿迪达斯、阿玛尼等名牌的高仿手表,做工十分精细,走的也很准,听老板说有很多人从他这提货呢。3、效仿剪接容易操作《十全九美》、《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等国产电影是对好莱坞和香港电影的山寨式低端模仿,但可以让人们从中洞察到当下的流行元素,并且开怀大笑。(二)缺点1、安全隐患试问,“山寨”版的食品、药品、化妆品、软件等,送给你,你敢用吗?百分之百的回答是不敢,因为没有人会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康师傅”变成了“康帅博”,“伊利”变成了“伊列”,“蒙牛酸酸乳”变成了“豪牛酸酸乳”,“雪碧”则成了“云碧”,还有“脉劫”维生素饮料、“哈哈”瓜子、“茅分”酒、“王老古”凉茶等等,个个都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这些食品很多都没有经过质量检测,吃坏肚子都是轻微的,要是眼睛失明,破坏肝功能等等,那就不是闹着玩的事啦。上海某医院呼吸内科的医生表示,他曾经接诊过一名咳嗽患者,就是服用了一种包装和“复方甘草片”很像的保健品“甘草片”,服用一周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了,后来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发展成肺炎,不得不住院治疗。杭州市民钱先生不久前回老家探亲时见识到了“山寨”食品的厉害。当时,一位邻居老乡拿来一罐牛奶,说喝了之后闹肚子,让钱先生帮忙看看有没有过保质期。钱先生仔细观察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邻居买的牛奶并不是“旺仔”牛奶,虽然外观相似,但在外包装上的“旺仔”两个大字旁边多了一个小小的“健”字,粗心的话根本看不出来。2、版权问题印度的电影生产基地——宝莱坞,一看就是“山寨”好莱坞名字,可是不仅“山寨”人家的名字,连大量经典的电影桥段都搬进自己的电影中,甚至还有印度版的《哈利波特》,-5-引华纳公司的不满,发誓要告到他们,结果却不了了之。3、容易引起公愤很多日本的漫画都会被翻拍成电影或电视剧,翻拍毕竟要符合国情,但经过中国的一番修改,很多对忠于漫画的粉丝就极其不满,在网上疯狂指责与排斥。所以说,“山寨”很容易引起公愤。三、“山寨”的综述通过对朋友、路人以及朋友进行访谈(附录二),对于“山寨”的看法明显分成了两拨,一部分人持支持态度,另一部分人持反对意见。大家对“山寨”的不同看法,可能也是山寨一词流行的原因,因此对于他们的看法,本人做了整理,总结如下:(一)支持1、“山寨”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真实,更多样化,它与主流文化是相对的,并不会影响主流文化。2、“山寨”的出现,对那些名牌构成威胁,可以打破一些行业的垄断行为,有利于消费者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促进市场更好的发展。3、“山寨”可以让更多的消费者享受到名牌的感觉,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4、“山寨”制造比名牌产品有者更加灵敏的市场反应速度,更贴近大众的生活。(二)反对1、“山寨”大多数是通过模仿或跟风名牌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满足了有些人对品牌的追求,但往往行走在行业政策边缘,甚至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2、很多“山寨”产品冒用其他品牌的外观设计,这已经侵犯了正规厂家的知识产权,会给市场带来危害,使市场变得无序、混乱。3、很多电子“山寨”,缺乏核心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在商品质量上和服务上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但它们却在市场里鱼目混珠,是很多消费者不敢放心购买。4、“山寨”市场没有规章制度的约束,破坏法律的威信力。四、总结俗话说,存在即合理,“山寨”一词的流行也一样有着其合理性。尽管“山寨”本身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不足和问题,但对于当前社会的发展,“山寨”的存在还是利大于弊的,这也决定了“山寨”一词在中国早晚是要家喻户晓的。“山寨”的流行原因也是不言而喻的-6-了。首先,“山寨”的存在有着其巨大的市场需求;其次,媒体的宣传与炒作;然后,广大民众对“山寨”好坏的争议;最后,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名牌厂商的进行垄断的一种反制与打击。通过调查研究,我发现对于“山寨”,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它认为是一种“非主流文化”,或是一种娱乐手段,而应该挖掘它背后隐含的深层次意义,“山寨”一词的流行必定有着其社会根源。但限于本人学识浅陋、经验不足,不能将本文写得更有深度和远度,还请各位读者见谅。二〇〇九年四月二十日【参考文献】[1]刘瑞生《中国刮起“山寨风”:“山寨”成最流行网络新词》(《人民日报》)2009年02月19日[2]杨丽君《山寨文化和文化民主》(华夏经纬网)2009年03月06日[3]钱晨《如何看待“山寨”现象》(解放网)2009年02月06日-7-附录一:关于“山寨”的调查问卷1.你是什么时候知道“山寨”一词的?A.很早就知道了B.最近刚刚知道C.完全没听说过2.你是通过什么路径知道“山寨”一词的呢?A.电视B.广播C.网络D.杂志报刊E.周围的人3.你对“山寨”的理解是A.一个比较流行的网络新词B.一种娱乐大众的文化产品C.一个经济领域的专有名词D.其他4.在你看来,“山寨现象”是什么时候产生或者出现的?A.以前就有B.近期出现C.不太清楚5.你是否接触过或者听说过“山寨”产品?A.很多B.很少C.没有-8-6.你认为“山寨现象”是一种什么样的现象?A.是一种文化现象B.是一种商业行为C.是一种流行符号D.其他7.你认为生产“山寨”产品属于盗版侵权行为吗?A.属于B.不属于C.不清楚8.如果把“山寨现象”作为一种文化来看的话,你会接受它吗?A.会,它必将影响主流文化并最终融入主流文化成为主流文化,丰富大众生活B.不会,它是一种文化垃圾,会影响大众的消费方向C.不确定,会一分为二地看待9.“山寨现象”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你怎么看?A.有利于刺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完善B.不利于市场经济
本文标题:关于“山寨”的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2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