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电子教案
126第七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个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4篇课文。4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养成:《文具的家》是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文具;《一分钟》是时间意识的渗透,让学生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动物王国开大会》让学生明白通知事情时,要把重要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小猴子下山》则渗透了做事情要有目标意识。本单元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重点: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学习的层次性。《一分钟》的学习,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运用“要是…就…”的句式进行推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动物王国开大会》有四个相似的情节构成故事内容,教学重要引导学生根据已知内容对后面的内容做出判断,建立信息完整性的意识,继续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小猴子下山》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要整合信息,对“小猴子最后为什么空这手回家去”做出判断。本单元另一个学习重点是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在课文《动物王国开大会》中出现了较多的疑问句和祈使句,要让学生在分清角色的基础上,体会角色心理,读出祈使句带有号召、命令的语气,读出疑问句思考的语气。课时安排:《文具的家》2课时《一分钟》2课时《动物王国开大会》2课时《小猴子下山》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语文园地七2课时第七单元知识盘点2课时第七单元检测2课时总计15课时127总课时数自备时间授课时间课题15、文具的家主备人张淑芳教材及学生分析《文具的家》这篇课文通过妈妈与贝贝的对话,教会学生要整理、保管好自己的文具。全文共6个自然段,配有两幅插图,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第1、2自然段交代故事的起因,这两个自然段都是独句成段,句子结构相似,富有节奏感,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第3、4、5自然段运用对话的形式,通过妈妈的教导,贝贝知道了文具也有自己的“家”。第6自然段写贝贝逐渐养成了整理文具的好习惯。课文叙事完整,结构清晰,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在浅显的故事中。读好对话要作为本课朗读教学的重点,第3自然段出现了疑问句“你怎么天天丢东西呢”,这是妈妈对贝贝说的话。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观察插图中妈妈的神态,并结合课文的具体情境读出带有吃惊、责备的语气,感受妈妈当时的心情。第4自然段中妈妈说的话也可借助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读出妈妈耐心教育贝贝的语气。教学目标1、认识“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13个生字和斤字旁1个偏旁;会写“文、次、找、平、办、让、包”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观察插图,联系生活经验,读好人物的对话。3、初步养成爱护文具的习惯。重点识字、写字;读好对话,特别是问句。难点借助课文插图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感受人物的情感。懂得爱护学习用品。教学方法朗读、感悟、交流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1.谜语导入:同学们,我们猜两个跟文具有关的谜语,好吗?请你们在猜到的第一时间,高高举起你们的小手,保持安静,用眼睛告诉我你们知道,能做到吗?课件出示谜语:色彩各异像颗糖,擦去字迹不怕脏(橡皮);小小黑人长又黑,爱用木头做衣裳(铅笔)。(课件出示橡皮、铅笔图像)2.导学:我们刚才提到了铅笔、橡皮,它们和格尺、转笔刀等都是我们学习时的好伙伴。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具。3.认识“文具”:(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读课题。要求读准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该怎样识记“文具”的“具”。(2)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具”。如:商城里的“家具城”,商场超市里标牌上的“玩具”“文具”,书店里的“工具书”等。教师用大屏幕出示相应的画面。(3)生齐读课题——文具的家。看到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请同学们试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做记128号。2.听教师范读课文,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3.模仿老师的语气读课文。4.数数课文有几自然段,标出来。认读会认字表,并在文中圈出会认字表中的字。5.检查交流。(1)教师导问: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和()之间发生的事。()总丢文具,()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2)教师课件出示新词及字:文具、一次、丢到、哪里、新的、每天、平平安安、这些、仔细、检查、所有、她(3)指名领读,指导学生读准每个词。“她”要与“他”“它”比较。知道“她”的用法。(4)逐个出示会认字,指名认读并扩词。具、次、丢、哪、新、每、平、她、些、仔、检、查、所学“新”时,学习“斤”字旁。用“仔细”说话。(4)游戏“闪电读词”:同桌一齐站起来,老师点哪个词,同桌就开始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5)课后题读一读,记一记新:新书新年新手清新平:平安平时平常平地些这些那些一些哪些你还能组其它的词吗?三、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准,读通。哪位同学愿意来展示一下,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对于举手的同学,对他们的自信和勇气给予充分的肯定。)四.巩固识记生字五、写字指导1.教师课件出示“文”“找”“办”“包”4个要求会写的字,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2.教师边指导边示范,注意占格位置。文:注意最后一笔捺的起笔位置,不要和横相接。找:右边的“戈”字,第一笔横向右上倾斜,第二笔斜钩在竖中线上起笔。129办:教师书空示范,起笔是横折钩,不要和“为”混淆。包:“包”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应先外后内。注意“巳”的写法。3.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师巡视指导。4.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四、总结学习内容,布置作业1.教师导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本节课,你记住了哪些字?学会了几种识字方法?你认为你写得最好的字是哪一个?3.作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上节课我们学了13个会认字,你还认识它们吗?(打乱顺序,随机出示会认字,逐个认读并组词)2、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和()之间发生的事。()总丢文具,()告诉她文具是有家的,最后()知道了文具的家在哪里。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文具的家》。(板书课题:文具的家)二、看图读文,懂得要爱惜文具1.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教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观察,看谁能说出与图画相符的话。预设:生1:我看到桌面上有乱丢的本子。生2:我看到桌面上的书摆放得乱七八糟。生3:我看见妈妈惊讶地张开嘴,好像很生气。生4:我看见小女孩睁着大眼睛,好像在说“对不起”。……2.教师导学:同学们能够准确地说出图画上的内容,真了不起。我们看看课文是怎么说的?(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文中第3、4自然段中的语句。)找两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贝贝和妈妈的话。3.你认为妈妈为什么生气?4.妈妈说贝贝天天“丢东西”,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贝贝可能丢过哪些东西?贝“眨着一双大眼睛”,心里在想什么呢?5.多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假如你是贝贝,能不能读出她的感受呢?6.假如你身边的人也有什么事情不知道或者不明白,会眨着大眼睛问什么呢?7.谁能用“眨着眼睛”说一句话?130设计意图:借助插图,结合生活情境,了解词语意思,同时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惜文具的教育。三、指导写字,巩固识字1.师导问:我们都来当写字小能手,在十分钟之内,按老师教的方法,仔细观察“让”“次”“平”的占格,分析字形。2.小组交流,指生汇报。重点:示范“平”的书写,上横稍短。3.同桌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准确。4.词语开花,积累词语。学生开火车读本课的一个生字并组词。选择其中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四、拓展延伸评价鼓励1.导学:刚才小朋友们都明白了要爱护学习用品,每天要进行整理。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整理书包比赛,看谁能最快、最好地把文具和书本送回家。2.学生整理书包。3.评价、表扬、鼓励。4.师生共同总结爱惜学习用品的好办法:包书皮、做笔套、给橡皮洗洗澡、每天清点学习用品、定期整理书包等。5.总结:如果你们能坚持下去,就一定可以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再也不会把你们的小伙伴弄丢了。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板书设计15、文具的家铅笔橡皮转笔刀——文具盒仔细检查——平平安安回家教学反思131总课时数自备时间授课时间课题16、一分钟主备人张淑芳教材及学生分析《一分钟》讲述了小学生元元“贪睡一分钟,迟到二十分钟”的事。全文共6个自然段,依次讲述了因为元元贪睡一分钟,于是在十字路口遇上了红灯;因为遇上了红灯,延误了时间,于是就赶不上汽车,最后只好走着去学校,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课文渗透了让学生学习管理时间的意识。本课的第2、3自然段结构相同,都先陈述事情经过,然后以元元叹了口气说的话“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结尾。这与第1自然段文末句子“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形成对比,有助于学生习得语言,体悟主人公沮丧、后悔的心情。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也形象再现了事情的起因和结果。在本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借助“要是……就……”句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体现本单元“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的学习重点。教学目标1、认识“钟、元、迟、洗、背、刚、叹、共、汽、决、定、已、经”13个生字;会写“钟、元、洗、共、已、经、坐”7个生字。2、区分形近字“已、己”;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眼看、后悔”等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元元沮丧、后悔的语气。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初步学习管理时间。重点识字、写字,区分“已、己”两个形近字;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借助“要是……就……”句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教学方法朗读、感悟、交流教学准备小黑板、卡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参考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个人补充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初步感知1.设疑导思(出示大大的钟表):你们知道一分钟是多长时间吗?(秒针走一圈是60秒,60秒就是一分钟。)2.活动体验:做一个一分钟的小游戏。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超过一分钟,切身体会一分钟的长短。3.自由交流:你觉得一分钟是长还是短?4.小结:一分钟可以说很短,因为它在60个“滴答”之后就过去了;一分钟也可以说很长,因为在一分钟内可以完成很多事情。珍惜这一分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一分钟”的课文,学了课文之后,你会对“一分钟”有更深的体会。(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2.小组学习。(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2)交流识字方法。(3)接读课文。132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钟、迟”是翘舌音。②齐读。③去掉拼音朗读。(2)朗读课文。①教师范读,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②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指导,要注意字音准确、语言顺畅。4.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2.巩固生字。(1)同桌之间相互考查识字情况。(2)游戏巩固: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分组进行组词比赛,哪组组的词多,哪组获胜。3.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钟、元、洗、共、已、经、坐”。(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4)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并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7个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词语。闹钟迟
本文标题: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电子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461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