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枣庄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浅析我国社区矫正所面临问题及其对策姓名:石孝忠学号:201002110120年级:2010级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姓名:XXX职称:XX说明开题报告前的准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确定后,学生应尽快征求指导教师意见,讨论题意与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计划,然后根据课题要求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并编写研究提纲,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研究(或设计)的目的与意义。应说明此项研究(或设计)在生产实践上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2.国内外同类研究(或同类设计)的概况综述。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或设计)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只对本人所承担的课题或设计部分的已有成果与存在问题有条理地进行阐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3.课题研究(或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写出将在哪些方面开展研究,要重点突出。研究的主要内容应是物所能及、力所能及、能按时完成的,并要考虑与其它同学的互助、合作。4.研究(或设计)方法。科学的研究方法或切合实际的具有新意的设计方法,是获得高质量研究成果或高水平设计成就的关键。因此,在开始实践前,学生必须熟悉研究(或设计)方法,以避免蛮干造成返工,或得不到成果,甚至于写不出毕业设计(论文)。5.实施计划。要在研究提纲中按研究(或设计)内容落实具体时间与地点,有计划地进行工作。开题报告1.开题报告可在指导教师所在教研室或学院内举行,须适当请有关专家参加,指导教师必须参加。报告最迟在毕业(生产)实习前完成。2.本表(页面:A4)在开题报告通过论证后填写,一式三份,本人、指导教师、所在学院(要原件)各一份。三、注意事项1.开题报告的撰写完成,意味着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已经开始,学生已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有了周密的思考,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关键的环节。在开题报告的编写中指导教师只可提示,不可包办代替。2.无开题报告者不准申请答辩。一.选题依据•(一)选题背景与目的•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确立于1950年代。当时主要是作为一种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手段,但如今已畸形化为“准刑罚”,而其弊端日益显露,如监督缺失,执行异化等,劳教制度存废之争日益激烈化,劳教改革势在必行。•很多专家学者建议用社区矫正制度取代劳教制度,2003年我国正式实施社区矫正试点。至今已十年有余,那么,其实施情况是怎样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又该如何解决?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二)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可能性•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司法行政机关(司法局)及其派出机构(司法所)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力量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目的:•1、直接目的: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使罪犯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2、间接目的: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根本目的: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社区矫正合理性•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全新的刑罚执行方式,蕴涵着刑罚的惩罚性和恢复性双重价值。•首先,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一种刑事制裁措施,而刑罚的制裁性决定了社区矫正措施的惩罚性。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活动,自然要严格落实具体的惩罚性措施,以实现刑罚的惩罚性。社区矫正对象作为罪犯,应当就其犯罪行为给社会造成的危害承担惩罚性后果,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惩罚社区矫正对象也是国家实现社会正义、维护社会公正的客观要求。现代刑事法出于保护社会和改造罪犯的双重目的,即使是在惩罚罪犯的过程中,也必须同时将如何促使罪犯重新回归社会列为目标之一。社区矫正作为行刑社会化的一种方式,一方面使服刑人员得到有效监管,使人们改变对服刑人员的“标签”式看法,让社会变得更加公正、和谐:另一方面,社区矫正通过弱化监狱的封闭性、放宽罪犯自由度、增加罪犯与社会的联系,促使罪犯掌握生活技能与相关社会知识、塑造罪犯符合社会正常生活的信念和人格,最终促成罪犯回归社会,摆脱犯罪“标签”的影响,使他(她)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可见,社区矫正不仅体现了对人的尊严的尊重,更重要的是满足了罪犯再社会化和实现自我发展的需求。(二)选题的意义通过对社区矫正问题的研究与分析,进一步理清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微观方面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促进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进一步推广与普及。二.文献综述内容(一)国内外研究现状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进行刑罚制度的创新,尝试用最有益的方式处理犯罪和犯罪人,社区矫正就是这样一种刑罚方式的探索和实践。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刑罚制度已经从以监禁刑为主的阶段进入了以非监禁刑为主的阶段。社区矫正比监狱矫正有更大的优越性,目前已成为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刑方式,也已成为世界各国刑罚体制改革发展的趋势。总体来看,有以下几种模式:•(一)以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公众保护模式”以公众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尽可能少地限制犯罪人的自由,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矫正工作。(二)以英国为代表的“刑罚模式”现行英国法律根据刑罚轻重,把刑罚分成三种:罚款、社区矫正刑和监禁刑。社区矫正刑属于中等强度的刑种,适用于具有中等危害程度犯罪行为的罪犯。(三)以日本为代表的“更生保护模式”指其社区矫正制度除了有一般社区矫正制度的特点外,更加注重出狱人保护救济措施的完善。(四)有完善的社区矫正执行机构。国外社区矫正虽然各有不同的做法,但总的来看,社区矫正适用量大,所占比例也较高,社区矫正形式多样,有统一的社区矫正机构和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社区矫正作为一个主要的刑种,在各国都由法律予以明确规定,做到执法有据。中国于2003年7月在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开展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国内对于这一问题也有很多研究。郭建安、郑霞泽主编:《社区矫正通论》,关于社区矫正的机构与人员中的关于公民参与的研究,社区矫正问题的研究;甘炳光、梁组彬编:《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中关于社区工作者的研究;葛炳瑶:《社区矫正导论》中关于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与社会参与者的研究;刘强:《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中关于社区矫正工作者的研究等等。虽然我国对于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理论成果也很丰富。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解决。比如国内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宏观问题进行的研究,而对于很多微观问题则研究的比较粗略,而针对这些微观问题中的某些问题正是本文将要进行研究的。二.研究方案(主要研究内容,目标,研究方法)•(一)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中国实施社区矫正制度已经超过十年,在这十年期间,各试点省市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文件的指导下,积极探索适合本省市的社区矫正制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充分利用相关的司法资源,社会资源,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主要通过对各试点省份,尤其是江苏省等社区矫正制度的相关研究,探索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进程,研究其取得的成果,发现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微观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探求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并将其应用于实践,给予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以切实的参考,具体而言:第一章:社区矫正制度概述。主要说明社区矫正的含义、基本特点等问题。第二章: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实施现状。即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微观性的问题,探究其解决方案,提出自己的观点。具体而言,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重点在于社区矫正的推广与普及方面,更确切的说,是社区矫正参与者对于社区矫正制度普及的作用,而本文所研究的参与者主要是高校资源。第三章: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展望。对于未来社区矫正制度在我国的实施趋势,发展状况的展望。第四章:结论。对自己所做的关于社区矫正问题的研究做一个大致的总结,期望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提供借鉴。(二)研究方法•本课题偏重于应用研究,同时兼顾理论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探索性研究方法和比较法进行。•具体而言,通过文献法,描述社区矫正制度取得的含义、特点等,通过其他方法,探究期出现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同时研究时要注意:•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探索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调查研究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有机结合,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论问题在互动中发展完善,实践问题在互动中得到解决。主要参考文献郭建安,郑霞泽.社区矫正通论[M].法律出版社,2004甘炳光、梁组彬编.社区工作:理论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葛炳瑶.社区矫正导论[M].2009.11(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1年05月第1版张昱,费梅苹.社区矫正实务过程分析[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刘强.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邵坤.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2004正义网[OL].沈广平.社区矫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2-01-29新华日报[OL].江苏司法行政机关十年社区矫正工作实践探索.2013-03-27互联网[OL].江苏省社区矫正工作办法2008-5-24新华报业网[OL].2007-03-11法制日报[J].2008年10月19日四.进程计划(各研究环节的时间安排,实施进度,完成程度)•论文选题:2013年11月26日------2013年12月15日•论文开题:2013年12月16日------2014年03月01日•论文初稿:2014年03月02日------2014年03月22日•论文二稿:2014年03月23日------2014年04月26日•论文三稿:2014年04月27日------2014年05月17日五.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评语六.专业意见七.学院意见
本文标题:开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13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