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一章-学前教育演进及发展
第一章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古猿现代人猿人智人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社会因素经济与学前教育政治与学前教育人口与学前教育家庭与学前教育妇女与学前教育文化与学前教育发展趋向学前教育课程的整合性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重视学前教育环境创设完善法律法规与管理体系注重幼小衔接追求教育公平学前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学前教育的演进与发展第一节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学前教育的历史演进根据各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学前教育发展可分为三种教育形态:◆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工业社会的学前教育(一)原始社会的学前教育◇儿童“公育公养”——儿童属于氏族共有,集体劳动、集体教育子女。◇教育内容包括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宗教、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教育方式以日常生活中的口耳相传和成人示范为主,儿童通过游戏等方式进行模仿学习,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教育。评价:较公平的受教育权(但有弃婴、杀婴习俗)主要特征:◇产生了人类社会最初的学校,但传统的学前教育仍以家庭教育为主。◇古代东方学前教育特色:出现了丰富的学前教育理论和经典蒙学读物等◇古代西方学前教育特色:强调优生优育、提倡双语教育等◇评价:教育观念有所进步,重视早期教育,教育内容丰富,学前教育理论得到初步发展。(二)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主要特征:(三)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工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促使教育发生变革。两次工业技术革命,带来了新的经济生产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形态。霍力岩等认为,工业早期的学前教育经历了两个阶段:1.初创阶段2.确立阶段1.初创阶段(18世纪至19世纪末)◇学前教育机构产生的原因:基于慈善目的教育方式—由“看管”转向“教育”◇最早学前教育机构诞生的过程:1770年,法国新教派的牧师奥柏林(J·F·Oberlin)创办的“编织学校”,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机构的萌芽。1816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在新兰纳克工厂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学前教育公共机构——“幼儿学校”。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F·W·Frobel)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活动学校,并于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这是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教育机构。奥柏林于1769年在法国的施泰因塔尔创建了欧洲第一所幼儿学校,由此被誉为“幼儿学校的创始人”,“幼儿教育的杰出先驱者”。奥柏林创建的幼儿学校招收了50名2-6岁的儿童,一周开放两次。幼儿学校的教学内容包括标准法语、宗教赞美诗、唱歌、讲童话、观察采集植物、游戏、手工编织等,旨在使幼儿学校成为一种对那些无人照顾的入学前儿童进行必要的照管和通过教育形成良好习惯的机构。欧文从1800年起担任苏格兰纽兰纳克一家大棉纱厂的经理,由此开始了他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活动。1816年欧文创办了英国第一所幼儿学校,招收2~5岁儿童。在幼儿学校里,儿童学习唱歌、跳舞和体操等,并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对欧文所创立的幼儿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欧文发明并且第一次在这里创办了幼儿园”,“孩子们从2岁起就进幼儿园,他们在那里生活得非常愉快,父母简直很难把他们领回去”。•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奥柏尔林和欧文都是作为慈善家来创办幼儿学校的。他们创办幼儿学校的宗旨皆在于保护儿童,对儿童进行必要的照管、养护,并使儿童得到一定的习惯和性格养成的教育。因而,他们所创立的学前教育机构具有明显的慈善性质,保育的成分较突出,而教育的内涵不足1837年,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儿童活动学校,并于1840年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这是学前教育史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教育机构。他所创立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使学前教育成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和独立部门,标志着学前教育机构的作用开始由‘看管’转向‘教育’,他也因此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2.确立阶段(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为了提高劳动者素质,缓和阶级矛盾,一些工业较发达国家开始通过立法确立学前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1840年,法国在官方文献中,正式将“托儿所”改为“母育学校”,并规定《费里教育法》中颁布的“国民教育的义务性、免费性、世俗性”原则,同样适用于学前教育。1918年,英国《费舍教育法》规定:“地方当局为2-5岁的儿童开设幼儿学校”评价——学前教育理论趋于成熟(蒙台梭利),数量有限、阶级性明显,未真正重视学前教育的价值。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幼儿园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二、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一)现代社会发展中凸现出学前教育的价值1.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幼儿教育的数量与质量,以满足国家、家庭及幼儿的需求•国家越来越重视幼儿教育发展。“开端计划”的研究和“帕里学前教育方案”的研究——对学前教育进行投资,其收益是投资的3.5倍;学前教育事业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价值家庭:增加家庭收入;利于家庭和谐;提高家庭生活质量。社会:政治价值(思想、教育公平);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文化的传承)。妇女解放运动直接促进了幼儿教育发展妇女地位的变化直接影响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妇女参与社会工作、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妇女的婚姻和家庭状况等实现其影响。幼儿自身的发展也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家庭无法满足幼儿社交和智能发展,要求社会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教育机构,为幼儿个性化创造条件2.脑科学、心理学等研究成果支持并激励幼儿教育发展•脑科学研究表明,关键期内适宜的经验和刺激是运动、感觉、语言及其他脑高级功能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并将其形象地称为“机会之窗”。•脑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其中包括了对婴儿期心理发展情况的新认识。3.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价值1)对大脑发展的影响2)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3)对儿童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和气质发展的影响(二)现代国外学前教育的发展1.学前教育趋于公共化,具有公益性特征◇学前教育不仅是家庭的责任,更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学前教育从诞生之时就属于社会慈善事业的一部分。2.托幼机构功能加强且形式多样,幼儿入园率迅速提高•注重保教并重•托幼机构形式日趋多样化:→从提供服务的时间上看,有全日制、半日制、钟点制、季节性甚至临时看管性等各种类型的托幼机构;→从办园经费来源看,有政府、私人、社会团体或企业为办园主体等各种类型。3.关注学前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公平性•学前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开端,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学前教育是否公平必然会影响到个体后续教育的发展。4.重视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开展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展了对“什么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讨论。•国外多数国家都重视从内外部两方面评价早期教育,外部评价强调对早期教育机构的控制,内部评价则主要是咨询作用。通过自评和他评的方式,提高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我国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现状5.关注幼儿教师的专业化问题各国都关注幼儿教师专业化的队伍建设,且呈现出师资培训的多方位、资格认证形式的多样化、教师权利保障机构的组织化等特点。如师资培训上,美国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香港特区政府出资支持教师职后发展等;在教师资格认证上,英国政府建立了多样化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如NEB(0-8岁儿童健康和教育的两年课程的毕业证书)、MCW(0-5岁儿童健康和发展的1年课程证书)等;在教师地位的提升上,许多国家建立了教师组织,如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英国全国教师联盟(NUT)等。6.突出学前教育的文化性•思考如何在吸收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资源的同时,保持学前教育与本土文化的适宜性。•强调儿童本身的文化特质,即儿童作为一个人,是区别与成人的,这与中世纪的“预成论”儿童观有本质的区别。7.全纳教育将成为未来之路目前,各国对全纳教育的内涵存在着争论,但是,其核心观点具有相似性。全纳教育理念是面向所有儿童,全纳教育的实践有利于改善教育不公平的局面。将之应用到学前教育领域。即在面向健全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应关注学前特殊儿童的特殊需要,为这些儿童提供必要的早期治疗与教育。同时,通过提倡“回归主流”教育,让特殊儿童融入并逐渐适应正常的学前教育生活中,帮助他们回归主流社会,促进教育公平。(三)现代中国学前教育的发展1.国家制定相关政策,重新审视学前教育价值,社会地位大幅提升•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1989年《幼儿管理条例》•1992年《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201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2012年《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2.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3.吸收与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学前教育思想,树立全面和谐的幼儿发展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教育家提出了非常宝贵的学前教育思想,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和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理论,强调学前教育回归生活,确立了以儿童为本的学前教育观。•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外先进的学前教育理念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人本主义教育、建构主义教育和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等,4.创新幼儿教育体制,形成多主体、多形式的办园局面“幼儿教育体制的核心是幼儿教育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我国目前办园体制: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从管理体制上看,《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坚持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的管理体制”,同时,社区化管理等新型的管理方式不断凸显出来,丰富了管理体系。•从经费保障体制上看,政府正在努力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形成家庭、集体和政府共同承担学前教育保障经费的局面。5.学前教育课程逐步走向多元化,“回归生活”理念成为学前教育的主流价值观•课程改革是学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八十年代后期,教育界又开始重新审视陈鹤琴等人的教育思想的价值,同时,融合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开始提倡综合课程。九十年代后期,我国的课程模式开始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回归生活”——培养完整幼儿成为主流的课程价值观。即承认、尊重幼儿生命的存在和生命成长的现实和需要,让幼儿在一个真正属于他的、能让他的生命得到萌发的现实的、感性的和真正能彰显主体性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6.我国学前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突出,学前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大,影响教育公平◇学前教育投入不足,管理部门分工不明◇学前教育课程整合不当,出现“大拼盘”现象第二节影响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其发展受到社会经济、政治、人口、文化、家庭结构以及妇女的地位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又将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一、经济与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直接受制于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也必将依赖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教育先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学前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一)教育先行学前教育的价值可以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打下基础。同时,教育本身发展的滞后性也决定了教育先行的必然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这一体现。•政府的投入是衡量教育是否先行的重要指标。如美国自“开端计划”实施
本文标题:第一章-学前教育演进及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22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