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
第一章新时期社会文化背景第一节改革开放与现代主义的冲击一、第四次文代会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邓小平对大会作了《祝词》,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二、“两为”方向第四次文代会闭幕不久,1980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今后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发展方向,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并且确定“两为”方向是“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不仅能更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三、“三只报春的燕子”指的是最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篇作品: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四、现代主义的冲击80年代初,西方现代的许多哲学思潮不断被引进,像“实用主义”、“现象学”、“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均被一些文艺批评者所接受。与此同时,尼采、萨特、布莱西特、海明威、塞林格、卡夫卡、福克纳、乔伊斯、马尔克斯、川端康成、昆德拉等外国作家作品纷至沓来,不仅拓展了中国作家的艺术视野,而且起到了极大的示范作用。文学创作领域先后出现了“朦胧诗”、“意识流小说”、“探索戏剧”等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作品。随后,“黑色幽默”、“意象诗”、“荒诞戏剧”、“元小说”、“新新闻体”、“表现主义”等各类艺术表现手法,都陆续进入新时期文学,打破了创作方法单一的旧格局,创造了多样的艺术审美形态。第二章诗歌第一节概述一、“归来的诗人”“归来的诗人”主要指由于政治及其相关的原因,50年代中期以来被迫完全终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70年代末期又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具体包括:①在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件中受到牵连的诗人,如绿原、牛汉、曾卓、罗洛等;“七月诗群”②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被错划为“右派”的诗人,其中既有在三四十年代成名的艾青、穆旦、唐祈、唐湜等,也有在50年代初露头角的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昌耀等;“九叶诗群”③在五六十年代褊狭的艺术观念支配下从诗坛上自觉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郑敏等。二、“崛起的一代”“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诗人。具体包括:1.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2.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等;3.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三、本时期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①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0年,为历经劫难的诗人“归来”和延续“传统”的青年诗人“歌唱”的阶段;②第二阶段1980年到1986年,这是具有叛逆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诗人,即朦胧诗人崛起并得到认可的阶段;③第三阶段1986年到1989年,一批更年轻的诗人以民间群落形式突破朦胧诗,寻求更加自我的诗歌精神的阶段,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90年代诗歌的主力。第二节朦胧诗及其有关诗人※重点诗句一、朦胧诗是新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代表性诗人和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黄翔《野兽》、食指《相信未来》等;曾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侧重表达对“文革”政治神话的抗争和反思,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二、朦胧诗独特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朦胧诗的内容特征:①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②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③重建了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①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②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③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三、新生代诗歌的思想和艺术特色新生代诗歌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批年轻的诗人执着于主体的表达和创新而创作的迥异于朦胧诗的诗歌。诗人主要代表有:韩东《你见过大海》、于坚《有朋自远方来——赠小丁》、丁当、黄灿然《给妻子》等。新生代诗人继承了新诗潮主体觉醒的基本思想。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为后新诗潮的总体特征。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后新诗潮在语言实验方面的重要特征。具有明显口语化的诗,但有些空洞,抒情有些苍白,刻于表现现实生活,但略显平庸;具有叛逆思想的、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哲学性的诗;生活、抒情诗的粗鄙化、生活化、市民化(当时潮流)造就了平民主义世界。海子诗歌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①自然之爱:海子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15年在乡村的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个质朴、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等,他把景色的元素变成了诗的语言和呼吸,对大自然元素怀有不可质疑的感恩之情,对苦难而辽阔的“麦地”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歌咏,如《麦地》:“这时正当月光普照大地/我们各自领着/尼罗河、巴比伦或黄河/的孩子在河流两岸/在群蜂飞舞的岛屿或平原/洗了手准备吃饭”,在海子笔下,自然其实更多的是他儿时的乡土,诗意与苦涩交替出现在他的诗行,“荒凉的山岗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他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他们破碎”(《四姐妹》),眷恋、感恩、忧伤这些朴素而强烈的感情纠结在一起,成了海子诗歌反复咏叹的主题。②悲剧色彩:海子执着追求生命、追求存在的意义;同时,他又看到了这生命在黑暗中所注定要遭受到的阻力,不得不去表现生命的痛苦。“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黑夜的献诗》),环境的压力,现实的逼迫,这使诗人陷入幻觉之中,也导致了海子诗歌艺术的悲剧色彩。③神秘美感:海子的诗歌仿佛是一堆古瓷的碎片,在不完整的残缺中,却给人一种神灵般的启示和诱人的美艳。读他的诗,会有一种难于把握的恍惚不定的感觉,但这感觉又是独特的,而且是十分确切的。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的“废墟”,冲撞而又交错的意境,赋予海子的诗以强烈的个性化的特征:“当我没有希望/坐在一束麦子上回家/请整理好我那零乱的骨头/放入那暗红色的小木柜。带回它/像带回你们富裕的嫁妆”(《莫扎特在安魂曲中说》)。第三章散文第一节概述一、“哀悼散文”重要作家作品①悼念领袖人物类:毛岸青和邵华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何为的《临江楼记》、杜宣的《刻骨铭心的教诲》、廖承志的《我的吊唁和回忆》、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②悼念在“文革”中受冤屈死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类:楼适夷《痛悼傅雷》、柯岩《哭李季》、丁宁《幽燕诗魂》、黄宗英《星》、金山《莫将血恨付秋风》、陈荒煤《忆何其芳》等。二、“反思散文”重要作家作品(回忆反思性散文)代表作: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丁玲《“牛棚”小品》、冰心《怀念老舍先生》《悼念林巧稚大夫》《悼丁玲》、陈白尘《云断梦忆》《牛棚日记》。巴金的散文《随想录》的思想价值“讲真话的大书”①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这是《随想录》的基本思想,在《我的噩梦》《人道主义》等文中,对“文革”中的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分析、批判、探索,深刻认识这场“革命”的性质及其产生的思想和历史根源,反复思考“人为什么变成兽”等问题,触及到“文革”的本质,表现了大胆解放思想的勇气,以实践检验真理的胆识。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在总结清算“文革”的基础上,巴金反思自身,对自己在“文革”中所做的一切违背真心的选择,作了严肃的自我解剖、自我反省、自我谴责和自我批判,不仅揭示了“文革”产生的原由和危害,也不仅对自己曾经失去独立人格进行追悔,而是想把对自我的谴责与对民族心理和性格弱点的反思连在一起,力图体现出一种立足自我又超越自我的勇气,因而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如《怀念萧珊》,在痛苦地责问自己、解剖自己的同时,不仅祭奠了自己的亡妻,也在怀念着所有在十年浩劫中冤死的灵魂;相同题材的还有《小狗包弟》。③“写真话,吐真情,求真理”的创作态度:巴金以赤子之心勇敢地探求真理,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精神,无论对社会问题还是对文艺问题,都能直言不讳,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批判精神,而且不乏深刻的见解,体现出一定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用细致直白的文笔真实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揭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用理性和激情相交融的语言将社会批判、对“四人帮”的批判转化为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深入反思了文革悲剧的根源。二、文化散文文化散文的突出成就在于:1)致力于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蜕变和主体人格的重建。2)凸现“寻找精神家园”的文化超越性主题。3)艺术风格上高扬理性精神和英雄主义理想。余秋雨文化散文的艺术特点:《文化苦旅》1、余秋雨散文的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格局大、气魄宏伟的一代新风。2、余秋雨的文化散文中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主题,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利用他渊博的历史知识,丰厚的文化功底,将历史与文化契合,从尘封的史料和那平淡无奇的山水中挖掘出深厚的内涵,使历史与现实相沟通,哲理与形象相交融,进而呼唤“文化传承”,呼唤“建立健全的文化人格”,呼唤“对文明的思考与追求”,让人们去思考历史、自然、人生。3、余秋雨散文达到了感性与理性的交融,情感深挚,思考深入。三、乡土散文乡土散文,是指对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风景名胜、人物风情和风俗习惯描写的散文。特点:描写的是乡村世界;表现人情风物为主;具有鲜明浓郁的地方色彩。贾平凹,商州系列(1赞美田园牧歌式的乡村世界并且以此对抗城市的嘈杂、拥挤、冷漠;2描写城市生活中的美好人际关系,温馨的生活画面3具有老庄思想);周涛:边塞风光与自然审美;马丽华:高原风情的抒写;张炜:《融入野地》四、女性散文1对女性社会角色的思考。2这种思考是以自己的经历体验为基础的,即是以自身的经历体验和女性心理特征作为观察社会人生、历史自然的视角和触角的。3其想象方式具有女性心理特征,偏爱或擅长顿悟、直觉、联觉等等。叶梦《羞女山》张爱华《让我全心全意醉一次》张洁《捡麦穗》第四章报告文学第一节概述本时期报告文学创作概貌报告文学创作大致以80年代中期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段。①80年代中期以前,以写人物尤其是当代新人形象为主,主题取向的主旋律意识也颇为鲜明。它最先关注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老作家徐迟捷足先登,在短短的一两年内,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高质量的作品。紧接着,大批歌颂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源源不断地涌现。如黄宗英的《大雁情》、柯岩的《船厂》、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理由的《高山与平原》、黄钢的《亚洲新大陆的崛起》等。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告文学的题材渐见泛化,各式人等、各种社会问题陆续进入了作家的视野。特别是在社会批判方面,得到了普遍的强化和重视。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程树榛的《励精图治》、袁厚春的《省委第一书记》、乔迈的《三门李轶事》等,就突出地体现了报告文学参与现实、干预生活的功能,因而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②从80年代中期起,报告文学创作由一人一事的“小景观”的描绘转向宏观整体的“全景式”的把握,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转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关心,由艺术审美转向写实纪实,作品的信息密集度和思辨抽象化大大加
本文标题:中国当代文学复习提纲(下)※新时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334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