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我为社区做贡献-文档
1我为社区做贡献【教学流程图】活动主题我为社区做贡献历经时间(2课时)一、选课意图: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新的学科。它意在综合性和实践性。这门课要将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既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学生讨论小结板书实践与体验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总结交流学习与探究谈话导入板书课题调查问卷成果展示交流2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现代社会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社区成为新的居民生活的场所。《我为社区做贡献》一课特别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多事情学生能亲身实践,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有助于学生接触群众,了解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对学生的人生来说是一笔丰富的财富。二、设计意图: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如何为社区做贡献”并不陌生,因为在学校进行过一些类似的活动,还有学生通过网络资源可以查找一些资料,参照资料设计一些活动,切实能去实践。因此,我在教学时注意把学生要为社区做贡献的兴趣调动起来,把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运用中学生喜欢的“大比拼”、“猜猜看”“我为社区做贡献”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合作、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中出发。在轻松、民主、愉快的氛围里,去社区实践自己的活动。三、目的预设:旨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重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学生掌握了实践的主动权;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整节课以学生汇报活动为主,自始自终体现着学生的自主性。五、活动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文化知识、文艺形式去为社区做贡献。2、将课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3(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调查,设计实践活动。2、小组交流,完善活动内容。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识,使学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健康情感,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2、提高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六、活动重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七、活动难点: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健康情感,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八、活动准备:(一)教师布置学生利用星期天时间,进行调查问卷,了解所居住社区的设施、群众业余生活,找出社区优势和不足之处,指导学生进行活动策划。社区调查问卷尊敬的各位居民朋友:您好!4我是一名中学生。为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提升社区居民生活品质,丰富居民业余生活,现对社区居民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所在社区姓名联系方式1、您的性别()A、男B、女2、您的年龄()A、20岁以下B、21---30岁C、31---50岁D、50---60E、60岁以上3、您目前从事的职业()A、企业职工B、机关事业单位C、军事武警D、自由职业(创业中)E、进城务工F、下岗职工G、退休人员4、您受教育程度()A、初中以下B、高中、专科C、大专D、本科E、研究生及以上5、您所在社区开展过哪些类型活动()A、文体竞赛类B、游戏娱乐类C、文艺表演类D、科普宣传类E、知识讲座类F、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类G、兴趣参与类H、其他6、您平时参与以下哪些活动()A、歌舞B、话剧C、戏曲D、音乐会E、参观展览F、图书阅读G、广场文化活动H、社区文化活动I、看电影J、艺术类培训K、各类讲座L、其他7、您的特长和兴趣爱好()A、运动B、棋牌C、文学书法D、音乐舞蹈E、其他8、您对垃圾按规定时间、地点收集:A、满意B、基本满意C、不满意9、、您对社区环卫事业有关信息,主要从哪些途径获得:A、电视B、报纸C、网络D、政府部门宣传E、公众议论10、您认为社区目前环境卫生中最不满意的问题是:A、车辆占道B、垃圾的处理C、卫生死角D、路面保洁E、小区绿化11、您觉得社区环境卫生还有哪方面有待加强:A居民卫生观念和意识B社区居委会环境卫生知识宣传C垃圾箱的摆放处理D社区绿化建设E.其他12、您希望社区开展哪些活动:A、读书B、运动项目比赛C、厨艺展示D、互帮互助活动E、亲子活动(二)明确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九、课时安排:二课时5第一课时(一)以“家”为话题,引出活动主题。(1分钟)同学们,家是温暖的港湾,社区是每个小家赖以生存的大环境,社区的环境好,大家住得舒心,社区的活动多,大家的业余生活会变得充实而丰富。社区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庭,而我们作为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不仅为自己生活的美丽的社区自豪,也为社区建设而骄傲。(课件滚动出示社区的各种图片)为了社区更美丽,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为社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二)板书课题:我为家乡做贡献(1分钟)(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为下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三)学习与探究(10分钟)1.收调查问卷,了解社区居民生活状况及居民的集中需求2.组织学生讨论:(1)依据调查问卷情况,社区居民为什么集中在这些需求上。(2)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为社区做贡献呢?3.小结板书: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为社区做贡献既要说又要实践力求做好每件事(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去分小组讨论,让学生主动对知识技能进行构建,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三)实践与体验(25分钟)活动一:从点滴小事做起过渡:如何从点滴小事做起呢?1.学生讨论发言。如:爱护社区环境、保护一草一木、经常打扫卫生、开展读书、展示活动等。2.老师强调活动注意事项:6为家乡做贡献,要从小做起。活动二:我为社区做宣传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宣传社区的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社区、关注我们的社区,到我们社区来学习参观呢?2.学生献计献策。3、老师给予提示:(1)老年组: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广场舞比赛。如果地方受限制可以开展老年健步走、桥牌等,不需要场地的限制。(2)青年组:要竞争稍强点的。如游泳、投篮、自行车慢骑、拔河等,所需场地和经费都不会太高。(3)少年组:以引导自立为主。如维护社区卫生、回收可回收用品等,学生既喜欢又能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习惯。(4)全家总动员:厨艺展示、家庭小窍门展示、晚会猜谜、亲子活动、开展“孝星”评选活动、表演课本剧4、学生分组活动:为社区活动设计宣传标语、宣传画、广告等。教师强调设计制作家乡广告或标志的一些要素,如图案、色彩、文字等。5、展示优秀学生作品,师生交流点评。活动三:建立社区微信群1.引入:为了更好地为社区做贡献,我们可以建立社区微信群,让社区更多的人通过微信了解社区,关注社区。2.设置社区微信群3.老师提示:利用星期天时间,引导社区居民加入微信群,及时上传社区动态,如:社区卫生情况、门口保安执勤情况、社区安全情况、居民业余生活情况、物业管理情况、厨艺照片展示、需要关注人群、居民文化生活情况等。(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知道如何为社区做贡献,培养学生爱社区的情感。)(四)总结交流(3分钟)师生总结交流:随着大家探究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们对社区生活有了更全面7的认识,有了我们的宣传,我们的社区还会发生哪些变化,交流一下体验和收获,并作适当评价。1.为社区做贡献,我们还有哪些方法?2.学生进行拓展研究。如可以上网搜一搜,了解别人社区的特色,并与自己的社区进行比较。想一想我们的社区还有哪些不足?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给本社区管理委员会写一封建议书,为社区管理献计献策。(设计意图:注重了活动的拓展,让学生不局限在自己已知的做法中,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更广的探究舞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作能力,也可以观察并提升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情感态度。)3、老师提示:可以从“读书、亲情、卫生、娱乐、宣传”等方面设计。八、板书设计我为社区做贡献从点滴小事做起我为社区做贡献既要说又要实践力求做好每件事第二课时(一)我为社区做贡献成果展示交流课下经过老师把关,“为社区做贡献”有创新意识的成果展示1、读书(1)老师提示:倡导居民多读书,读好书,注重读书的广泛性,并向居民推荐一批精品书籍,特别是一些国学经典作品,可以提升居民的道德水平。同时,还鼓励大家多进行讨论,彼此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畅谈读书感言,互相提高学习,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书香飘满社区。(2)学生展示成果2、卫生8(1)老师提示:雷锋曾经说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社区乱贴、乱涂的小广告、野广告,一直影响着社区环境的美化。我们可以利用星期天的时间耐心地用小刀一点一点地将广告纸从建筑物上清除,并擦拭干净,让整个小区环境焕然一新。还可以告诉居民白色垃圾是世界的一大危害,垃圾袋的坏处以及环保袋的好处。还可以张贴海报,提醒居民请将垃圾扔进垃圾桶。还可以向社区里的每一位人发出邀请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做的?(2)学生展示成果3、开展娱乐活动(1)表演课本剧(2)才艺展示:歌舞、吹乐器、画画、朗诵等(3)厨艺展示(4)家庭小窍门展示(5)猜谜语(6)亲子活动(7)开展“孝星”评选活动(设计意图:充分展示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成果,使学生能从身边事做起,去参加有意义的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能亲近社会,有亲社会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体现活动的价值。)(二)总结本次展示活动(三)结束语:这次社会实践,大家的感受可以说是有苦有乐,转瞬即逝,但它留给我们每一个任的东西,都是我们成长道路上色彩最为鲜艳的收获和回忆。但我相信:实践对每个人的影响却是永远的,每个队员的收获和成长也是永远的。
本文标题:我为社区做贡献-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52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