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其它相关文档 > 千年梨园-传承经典-2019年文档
千年梨园,传承经典泉州是闽南文化的发祥地与闽南文化遗产的富集区,在以她为核心的闽南文化圈内,至今仍然传演着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古老剧种――梨园戏。梨园戏以其雍容典雅的音韵唱腔、曼妙多姿的舞步手势、异彩纷呈的服饰造型、栩栩如生的唐风宋韵,深受当地民众乃至海外侨胞的喜爱。自汉至于唐、五代及宋初,梨园戏在泉州孕育形成并发展成熟,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在传递闽南民众的民族情感、传播闽南区域的文化精神,展现闽南艺术的独特魅力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另一方面,闽南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人文氛围又为梨园戏的繁荣发展提供了肥沃的现实土壤与精神养分,使其经过千年考验,依然奇迹般地存活传衍下来。因之,研究两者之关系对传承与传播梨园戏与闽南文化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一、梨园戏的历史地位泉州自古以来就是歌舞兴盛之地,所谓“千家罗绮管弦鸣,柳腰舞罢香风度”,正是唐宋之际泉州歌舞升平之写照。在这片被河洛古语浸润的土地上,上至官宦士大夫,下至市井百姓都奉中原移民衣冠南渡后带来的“泉腔”为母语,就在这种浓厚的地域声腔文化中,流行于泉州一带的民间优戏杂剧吸收了宋末元初传入泉州的温州南戏的剧目和表演艺术,同时融合自安史之乱后散落泉州的梨园“七子班”,最终以“泉腔”影响改造外来的两种戏路,形成了“上路”、“下南”、“七子班”三派鼎立之势,统称为“梨园戏”。因梨园戏孕育形成发展的全过程在泉州进行,又因上述三个流派均以泉腔为主要语言表达方式,故梨园戏与泉州有着密切的关系。吴捷秋先生在其《梨园戏艺术史论》一书中认为,梨园戏以声腔而非以地域命名的现象是“全国所有剧种在历史的递嬗、声腔传衍与变化中所未见的。”[1]1正因为此种独特现象之存在,奠定了梨园戏在全国剧种中的特殊地位。梨园戏在闽南文化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首先体现在这个剧种本身就具有悠久灿烂的发展衍化史。(一)与衣冠南渡后的泉州移民史相伴而生,同步发展众所周知,闽南原是闽越族人的聚居之地。自秦汉开始,中原汉民开始进入闽南,在与闽越族人长期磨合交融的过程中逐渐在闽南地区定居繁衍下来,并在历史上出现三次影响深远的移民高潮,奠定了闽南移民社会的基本格局。据历史考证,闽南地区的第一次移民高潮出现于西晋“永嘉之乱”之后。这场起事于外族发乱而致中原朝廷内乱的宫廷政事引发了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福建,进入闽南,史称“衣冠南渡”。《八闽通志》引宋《太平寰宇记》述泉州:“东晋南渡,衣冠士族多萃其地以安堵。”[2]77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晋代衣冠南渡运动中,盛行于中原一带的汉歌楚曲也随之流播至泉州。正所谓“南渡衣冠留晋俗”、“离乡不离腔”,从梨园戏的“泉腔”音韵之美及其音乐形式依托弦管南音的“弦管饶拍”等“遗声旧制”,足见中古河洛音乐文化对传播至泉州的梨园戏浸润日久,影响深远。(二)与唐宋盛世的泉州城市化进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继西晋“永嘉之乱”后的衣冠南渡,泉州在唐朝时期又迎来了两次移民高潮,即陈元光父子平定“獠蛮啸聚”,请置漳州(669―683年),以及王审?、王审知兄弟于885年为躲避唐末黄巢起义而举兵五千迁入闽南,随后占据整个福建。在这两次中原入闽运动之后,福建人口剧增,汉族社会形成,经济文化快速发展,泉州亦成为东南重镇。随后,泉州便在“酒坊饮客朝成市,佛庙村?兑棺鞒钡墓蠢竿呱嶂?间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中国的市井文化,是在‘拿村落野夫罕得入城的窘态以资笑端’的勾栏瓦舍之间开始的。中国戏曲的兴盛、成熟乃至繁荣,也是在‘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的勾栏瓦舍之间开始的。”[3]40勾栏瓦舍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剧场的正式形成,预示着梨园戏作为一种逐渐成熟的剧种其传演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艺术活动,其艺术形式与表现方式也逐渐走向程式化的成熟期。宋元时期,泉州愈加突显的地理优势与日渐兴盛的海外贸易活动,促使其商贸经济高速发展,泉州港被赞誉为“东方第一大港”。“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苍官影里三州路,涨海声中万国商”便是对当时泉州港的繁盛之境的最好写照。繁荣的经济、海纳百川的气魄,促使泉州歌舞百戏呈现百花齐放之景象。此时的泉州,“一方面是海舶聚集风樯蔽日的喧嚣,一方面是灯市鳌山勾栏瓦舍的繁华”,“正是在这种‘太平处处是优场’的繁华里,梨园三派形成汇流之势,开演了宋元盛事泉州戏曲之文化图景。(三)从明清开始走向民间社会,与泉州的民俗文化紧密相连明清以降,倭寇的入侵与朝廷的“海禁”政策,使泉州的海上贸易活动与商业经济受到了直接的打击,“市井十洲人”的刺桐时代,自此一去不复返,泉州也从帝国的贸易中心退缩到了偏于一隅的“边陲城镇”。此时,梨园戏的影响也远不如宋元盛世,但其并未偃旗息鼓,而是从典雅的舞台中心走向民间社会,与繁复多彩的泉州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结合在一起。明陈懋仁在《泉南杂志》中提到:“迎神赛会,莫胜于泉”[4]858,而这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各路保护神的诞辰节庆无形中便为梨园戏的演出与流传创造了广阔的表现空间,“赛社演剧,在所不禁”,“泉南民俗文化中这种繁复的铺镜祭祀节庆代替着昔日的市井勾栏瓦舍,在明清之间继续支撑着泉腔梨园戏的兴盛。”[3]117也是在明清时期,梨园戏拉开了向外传播的序幕,先是漳州与厦门,再是台湾。随着泉州的海外移民,梨园戏亦散播到海外,如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几乎有闽南语的地方,有弦管南音的声音,也就有梨园的戏文名曲的传播。其中,较为典型的事件便是随着大量泉人大规模地移民台湾,梨园戏也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清康熙年间郁永河《台湾竹枝词》谓“妈祖宫前锣鼓喧闹,侏璃唱出下南腔”。此外,梨园戏文刊本也随着明清之间福建书林的兴盛,流传到欧洲。(四)《陈三五娘》与泉州梨园戏的繁盛与衰落梨园戏的全盛时期,是以七子班的《陈三五娘》为标志的。《陈三五娘》从民间传说、传奇小说、梨园戏文的脉络发展,一脉相承五百多年,形成了《荔镜记荔枝记四种》的辉煌成就。其刊本繁复、体制宏大,堪称中国戏曲界的翘楚之作,影响波及海内外。20世纪30年代对《陈三五娘》进行专项研究的陈香先生在欣赏完《大闷》一折后,用“美视美听,难以形容”来表现该剧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然而,随着刺桐港的日渐式微,泉腔梨园也难逃衰败的命运,历史将其戏曲桂冠的位置转让给了后来居上的昆曲。民国时期,梨园戏的喧嚣繁华也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候了:20世纪30年代,梨园三派已零落不全,戏班纷纷解散解体,梨园戏甚至连常规的演出活动也取消了。然而,梨园戏的命运就是这般地曲折传奇,到1952年,在当时“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改革方针的指导下,当时的晋江文化馆馆长许书纪集结了一批散于各处的梨园艺人对《陈三五娘》进行口述、记录与排演,并将改头换面后的《陈三五娘》搬演上了剧场舞台。该剧在1954年华东戏曲观摩汇演中囊括了包括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乐师奖、舞美奖和四个演员一等奖六个最高奖项,声震戏曲界,梨园戏也因此重获新生,重放光彩,真可谓“一出戏挽救了一个剧种”。在传统戏曲日渐没落的近代中国,像梨园戏这种“起死回生”的剧种并不多见,它们更多的是在现代性的侵袭下,永远地尘封在岁月的记忆中。这或许也可证明,梨园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潜隐在闽南人的“集体无意识”中,在闽南文化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二、梨园戏的当代价值梨园戏历经岁月千年洗礼、洗尽铅华后仍如钻石般璀璨夺目,在以泉州为核心的闽南文化圈中依然具有不可撼动的位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与地方政府、学术团体共同关注于保护与传承梨园戏作为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戏曲文化生态兴荣,在堪称戏剧大省的福建省也是名列前茅。2006年5月20日,梨园戏打败了其他的闽南剧种,紧随昆曲,在被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戏剧”部分排名第二,足见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与非凡的文化价值。国家文化部门与行政部门的双重肯定,带动了地方政府对梨园戏的高度重视,近年来更是从硬件与软件上大力保护与支持梨园戏的传播与传承事业。硬件方面,如2006年2月在福建省政府的支持下,泉州启动了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梨园古典剧院,旨在使之成为梨园戏的剧目生产、艺术研究与展示中心。这项工程将梨园古典剧院与新门街、芳草园、泉州南音艺苑连结成一体。自2008年12月29日正式启动以来,泉州梨园古典剧院已经上演了包括《陈三五娘》、《李亚仙》、《吕蒙正》、《郭华》等梨园经典剧目,使梨园戏在得到全面保护的同时亦发挥传承与传播闽南文化之功能。泉州黎园古典剧院已成为泉州市民以及海内外游客了解泉州梨园戏与泉州文化的一个主要阵地。泉州市政府对梨园戏的软件投入则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泉州人民非常重视传统节日,以元宵节最为著名。在元宵节的前后几天,泉州市政府举办了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在梨园古典剧院连续上演的梨园戏专场演出便是花样繁多的民俗活动中的重头戏;二,依托以“闽南文化”为议题的文化活动,向世人展示梨园戏的独特魅力。如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在泉州市举办,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团体、学者、民众等亲身领略了梨园戏之美,进一步扩大了梨园戏的传播空间。梨园戏博大精深的艺术内蕴也吸引了专家学者与学术团体的共同重视。如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曾经举办“南戏学术讨论会”、“96泉州中国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以加强海内外尤其是闽台两地梨园戏艺术与学术交流活动。1997年,台湾中正文化艺术中心也举办“海峡两岸梨园戏学术研讨会”,两岸学者就梨园戏的渊源形成、历史地位、艺术成就,乃至于闽台的传播、剧团之营运、新人之培养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会后又编印了《海峡两岸梨园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这些学术团体与泉州市政府对梨园戏的通力支持与合作,一方面证明了梨园戏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另一方面也促使传统的梨园戏从凝固的“活化石”角色和被束之高阁的“博物馆”身份重新走上了流动的时空舞台,从文化遗产的静态状态走向动态的传播行为。(二)艺术团体与梨园艺人共同致力于振兴与发展梨园戏如果说国家重视、政府资助、社会支持是发展梨园艺术的外部推动力的话,那么,几代梨园艺人子弟的薪火相传,则是其得以延续不绝的内在动因。因此,我们不应忘了梨园艺术长河中那一串闪耀的名字。前文已述,梨园戏到了民国时期便难改其衰颓之局势,后来在戏改方针的指引下,通过对古老剧目《陈三五娘》的整理与改编,并以在1954年的华东汇演的一举成名而迎来了梨园戏的春天。在对梨园戏剧本的抢救与恢复、对梨园戏艺术表演的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许书纪起了带头引导的作用,蔡尤本则致力于梨园艺术的口传身授,而林任生在恢复与整理梨园古老剧目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此外,诸如何淑敏、许志仁、陈家荐、姚望铭、姚苏秦、李清河等老艺人始终活跃在梨园戏的表演舞台上,共同传承这一戏曲艺术中千年的瑰宝,他们为传承梨园所做出的贡献令人动容,也激励着后代梨园工作者们前仆后继。1952年,“晋江县大梨园实验剧团”建立。1953年,“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成立,它在1958年改名为“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该剧团自创立以来,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梨园戏艺术工作者,其中既有吴捷秋、苏彦石等国家一级导演,王任杰、李文章、许长欣等一级编剧、一级作曲家、一级舞美设计师等,也有曾静萍、龚万里等国家一二级演员,他们共同致力于梨园戏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传承与发展事业,使古典的梨园艺术重放光彩。在对梨园戏的古典意蕴与现代意识进行有机融合以适应现代审美需求的过程中,尤其需要提到的是王任杰与曾静萍两位艺术家。王任杰的代表剧目是《董生与李氏》、《节妇吟》、《枫林晚》等,其中《董生与李氏》获得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被台湾媒体评为“最受欢迎的十大剧目”之一,2004年它又以戏曲类第一名的佳绩获评2003―2004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精品剧目等殊荣。该作品以“古朴典雅、和谐细腻的风格,显示出梨园戏丰富的艺术生命力,使梨园戏传统焕发出璀璨光彩,奠定了梨园戏在中国戏曲界不可撼摇的地位”[3]200。王任杰先生也因此被评为“福建剧坛最优雅的古典诗人”。综观其代表作《董生与李氏》、《节妇吟》,其思想观念与艺术创作上的矛盾双重性格展露无遗,如若从思想主题上探讨,可归结为“崇儒”与“反儒”、“理”与“
本文标题:千年梨园-传承经典-2019年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5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