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8年高三历史教学期中考试4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页,3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l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哪些是专制决策的结果?①长城②大运河③十三行④票号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D.纲常伦纪,即为天理3.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②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③耕作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4.明代张居正说:“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言论A.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说明重农抑商政策的瓦解C.表明政府十分重视商业D.代表了士大夫对商业的态度5.中国的部分家庭纺织业在鸦片战争后逐渐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A.自身的落后保守B.国内市场需求的萎缩C.官办企业的压制D.外来商品的冲击6.近代中国曾经多次遭到日本的侵略,下图是中国人民抵制日货的宣传画,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其出现的时间是A.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8.1911一1921年中国革命发展的基本趋势是A.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B.由以城市为中心向以农村为中心转变C.由资产阶级改良向资产阶级革命转变D.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9.1923年前后,孙中山改造中国的思路是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10.1927~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这“成熟”表现在①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②妥善处理了党内矛盾和分歧③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④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11.有人认为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新中国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有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②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③基本完成国民经济调整的各项任务④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普遍建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地位”。对邓小平这段话理解比较准确的应该是①核武器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根本因素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④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A.①②③D.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界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最深远的影响是A.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B.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C.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14.1978年前的山东邹平县还是一个全国性的贫困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发展成全国的百强县,2005年工业产值达到303亿元,利税28.7亿元。这些成绩主要得益于国家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关于右图报纸出现的时代背景正确的是A.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有了重大的突破和转机B.“一国两制”方针的制订,祖国统一成为必然C.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D.两极格局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16.伯利克里在著名的“葬礼演说”中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最能反映以上原则的机构是A.公民大会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四百人会议17.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A.从封闭走向开放B.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C.从分散走向整体D.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18.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19.下列思想属于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是A.倡导君主立宪B.废除私有制C.提倡三权分立D.倡导人民主权说20.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二者鲜明体现了①天赋人权学说②人民主权思想③三权分立学说④反对种族歧视的思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④21.“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得以“傲视全球”的直接原因是A.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B.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C.成为海上霸主和殖民霸主D.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22.英国宪章运动的三次运动高潮的出现表明当时A.英国工人把争取普选权作为主要斗争目标B.英国工人斗争受第二国际的影响,追求合法的议会斗争C.英国工人运动实践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D.英国工人有了科学的革命理论的指导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下列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最能说明A.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B.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D.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24.“冷战”时期,美苏关系主要表现为A.直接的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不断爆发“局部热战”B.在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上的全面敌对,但双方不直接付诸武力C.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维护世界和平D.仅在欧洲范围内相互争霸,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25.自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危机在英国发生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严防疯牛病传入本国。这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A.必须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B.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C.必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D.必须主动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中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5分。26题12分;27题12分;28题14分;29题11分;30题17分;31题9分。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李贽(1527——1602年),出生在一个回教徒的市民家族,原籍河南,原姓林,名载贽,元朝以后迁来福建①。是明末杰出的思想家和进步史学家②。李贽的进步思想首先表现在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他认为,千百年来“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③。这就是说,人们对是非的评论,本来没有固定的标准,对人的评论,也没有固定的结论,是非如同岁月一样,日夜不停地发展变化,而衡量的标准也应该随着社会前进而发展变化④。他提出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⑤。他还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曾说“市井小夫,身履是事,口便说是事,作生产者但说生产,力田者便说力田。凿凿有味,真有德之言”⑥。他公开为商人辩护,说“商贾亦何可鄙之有?⑦”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的色彩,也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思想遗产⑧。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历史学的基本要素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材料中划线的部分,哪些属于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历史观点和历史评价请写出序号。(6分)(2)结合明末清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状况,分析李贽思想出现的原因。(6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时由于帝制倾覆,共和告成,人们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获得了一次大解放。例如,对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谁若继续留辫子,便为社会舆论所不齿,“非讥之为豚尾,即署之曰满奴”。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时髦”。【材料二】当时一般人都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理想的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尚,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均摘自王文泉等主编的《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说一说当时中国人的社会心态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4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中有关社会心态的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4分)28.(14分)政治制度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依据材料和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摘自《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4分)【材料二】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国内外压力实行新政,进而发展成“预备立宪”,开始进行体制改革的探索。1905年清廷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载泽上密折说:立宪是“救危亡之方”,可使“皇权永固”、“外患减轻”、“内乱消弭”。(2)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初清政府“预备立宪”的目的。为此,它可以仿行当时哪国的体制?(4分)【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我们推倒清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走建立民主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说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材料四】人民的国家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政权形式,只有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体现真正的民主。——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本文标题:08年高三历史教学期中考试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60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