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9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4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本资料来源于《七彩教育网》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50分命题人:刘媛媛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文化是庞大的集合体,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按社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分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和都市文化。乡镇文化指从农村生活方式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形态,数千年来注重礼教伦常就是乡镇文化的结晶,从中分离出来的是山林文化。山林是隐士栖身所在。逍遥自在、复归自然,是他们的中心口号,佛老思想为这种人类态度提供了思辨外壳,不过,人总要生存,衣食住行须来自一定的生产方式。因此,隐士仍要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之中,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江湖文化大体由乡镇文化的下层脱胎而出,指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侠没有固定职业,受雇于人,用暴力替雇主完成使命,战国时代常成为贵族政治斗争的工具,构成与国家政权对峙的社会势力。汉曾大力摧抑。唐宋以后,侠逐渐分化,一批人以城市为基础,结成帮会,鱼肉平民;另一批人则占据草泽,打家劫舍。因其与封建政教法令相抗,有时成为民众反抗压迫的表现形式;而盲目效忠恩主,讲求江湖义气的思想也易为统治势力所利用。“言必信,行必果”,“重然诺,轻生死”,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已升华为社会道德,与士大夫文人宣泄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结合起来。汉魏盛唐诗歌有关游侠的题咏,是这种士人心态幻化的结晶。宋明理学兴起,任侠带异端嫌疑,侠义传统却在传奇小说、宋之话本、明清演义中获得发展,表明游侠风气向市民心曲过渡,跟鬼神、清官故事一样,是市民阶级软弱的正义感的显影。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都市文化是异质环境里生成的文化形态。不过中国古代都市常是封建政府所在地,市民阶级十分软弱。追逐财利,物质欲望是都市文化的出发点。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又扩展到性欲、情欲。中国都市文化在后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充分,前一方面不很明显。市民色彩最浓的话本、戏曲,鼓吹发财致富,颂扬自由情爱以至露骨的性描写,比比皆是,而民权也仅限于对侵害人身、财产、婚姻等现象的揭露,未提到法权原则上来,更谈不上争取参政权、执政权了。1.以下对“这常给隐士心态造成二重性”中“二重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以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为中心口号,以佛老思想为思辨外壳。B.一方面追求逍遥自在、复归自然,一方面又难免卷入现实社会关系中。C.打着“逍遥自在、复归自然”的旗号,通过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关系获得生存的东西。D.既崇尚佛老思想,又看重生存。2.以下关于四种文化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镇文化、山林文化、江湖文化、都市文化是按社区标准划分的四种形态的文化,它们彼此构成并列关系。B.农村是乡镇文化的土壤,农村生活是乡镇文化的题材宝库。C.江湖文化是由乡镇文化孕育变化而来的,它以浮浪人特别是游侠的活动为描写内容。D.都市文化生成于异质环境里,它以表现利欲为出发点。3.以下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与相关知识进行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多少作用于社会,中华民族数千年来都注重礼教伦常的传统,就是乡镇文化的教化作用的结果。B.“侠士”讲求江湖义气,数千年来中国古代作品中描写其侠肝义胆,敢作敢为,正好迎合了市民心理,因而“侠士”形象深为市民喜爱。C.宋明时代,由于理学的兴起,促进了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的兴盛与发展。D.在都市文化中利欲观念又会不断演进,财利可提高政治权利,物欲又扩展到性欲、情欲。都市文化在提高政治权利这一方面表现很充分,而在由物欲扩展的性欲、情欲方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面表现不明显。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罗复仁,吉水人。少嗜学,陈友谅辟为编修。已,知其无成,遁去。谒太祖于九江,留置左右。从战鄱阳,赍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授中书谘议。从围武昌,太祖欲招陈理降,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复仁顿首曰:“如陈氏遗孤得保首领,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太祖曰:“汝行,吾不汝误也。”复仁至城下,号恸者竟日,理缒之入。见理大哭,陈太祖意,且曰:“大兵所向皆摧,不降且屠,城中民何罪?”理听其言,遂率官属出降。已,复使扩廓①。前使多拘留,复仁议论慷慨,独得还。洪武元年,擢编修,复偕主事张福往谕安南②,还占城③侵地。安南奉诏,遗复仁金、贝、土产甚厚,悉却不受。帝闻而贤之。三年置弘文馆,以复仁为学士,与刘基同位。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间幸其舍,负郭穷巷,复仁方垩④壁,急呼其妻抱杌⑤以坐帝。帝曰:“贤士岂宜居此。”遂赐第城中。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以献。帝悦,厚赐之。寻乞致仕。陛辞,赐大布衣,题诗衣襟上褒美之。已,又召至京师。奏减江西秋粮。报可。留三月,赐玉带、铁拄杖、坐墩、裘马、食具遣还,以寿终。(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五)注:①扩廓:人名,明初西北地方军事割据势力首领。②安南:明时贵州属地名。③占城:古南国名。④垩(è):粉墙用的白土。⑤杌(wù):矮凳。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赍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赍:携带B.俾臣不食言于异日俾:使得C.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谕:告诉,使人知道D.奏减江西秋粮。报可报:报告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谒太祖于九江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①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②臣死且不避,岂特卮酒乎。C.①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以献。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D.①题诗衣襟上褒美之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6.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罗复仁从少年时便好学,先被陈友谅赏识任用,但在认识到陈友谅难以成就事业之后,就毅然离去,后一直忠心耿耿地为朱元璋效力。B.罗复仁出使扩廓时慷慨陈词,得以安全返回;后来又劝说安南归还所侵占的土地,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从而捍卫了中央政权的威严。C.罗复仁“号恸者竟日”,以真情动人;继而从大势所趋、百姓生命方面来劝说陈理。陈理听从他的劝说,带领官兵出城投降,罗复仁终不辱使命。D.罗复仁地位尊崇,忠于职守,敢于直言,诚实质朴。朱元璋对他虽然宠信有加,但是后来因为他上奏请求减免江西地方的秋粮赋税而被免职。7.把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安南奉诏,遗复仁金、贝、土产甚厚,悉却不受。(4分)(2)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8分)新晴刘攽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8.此诗一、二两句体现了什么样的季节和气候特点?透露出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心境,请赏析?(5分)9.此诗最后一句的“偷”在《宋诗别裁》中写作“径”,你认为哪个字更妙,谈谈你的理由。(3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三)名句名篇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四题)(8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2分)乡土婺源马云霖①婺源的乡村是安静的,婺源的乡村是恬淡的。散落在婺源各处的乡村,在群山之中,做着一个个久远又安详的梦。它们成长,它们呼吸,它们衰落。农耕时代的村庄,在阳光沐浴与风雨洗礼下,遗世独立,顽强地向人们传递着独特的遗传密码。②这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哲学家朱熹、音韵学家江永、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一辈辈人,跨过村口的小桥,从这里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对房子、牌坊、亭阁、桥梁的精心雕琢,让这些村庄散发着农耕生活的芬芳。月明之夜,游子思念起故乡,乡愁里,氤氲的是曼妙的温馨。典雅的廊桥,高高的马头墙,鹅卵石铺就的弄堂,雕着花鸟的木窗,寄着寓意的砖雕,精雕细镂的贴墙牌楼,让每一个思乡的梦,都能找到自己的落脚点。③与别的乡村一样,耕读传家是婺源人祖辈的传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怀揣远大的抱负,肩背简单的行囊,一代又一代农家子弟,翻过山,越过岭,涉过溪,走出群山。在山外成就一番大事业后,衣锦还乡,盖起让人羡慕的高楼。自元以后文风鼎盛的理坑村,地处偏僻却官宦辈出。几百年来,七品以上官员就有36人。自宋至清,婺源全县考取进士552人,历代文人学士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被收入《四库全书》。日月更替,四季轮回,村口的树早已参天。从树下走过的读书人,回望一眼翘角飞檐的人家,踏上了赶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考的路,心中涌起的,是自己默默的渴望。④那些朴素的村庄,像寻常的草一样长在田间地头,吸风餐露,洞悉天地间的奥秘。在季节的风中摇曳生姿,在乡土上存活了一个又一个年头,与风霜雪雨,与日月星辰,达成了完美的默契。即使是一处水碓、一座廊桥,也恪守着与自然的契约。建于南宋的彩虹桥,距今已有800多年。在最宽的河面上建桥,桥墩设计成半船形,根据洪水设定桥墩距离,木质部分的易于维修,使这座桥有了长久的生命力。廊桥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完美结合,连接了两岸的村庄,连接了过去和现在,像牧童嘴边的一支笛,吹响在古典主义的乡村写意画里。只是,牧童的笛声成了历史的回响,而廊桥,仍在继续着美丽的功能。⑤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曲折幽静的街巷,碧野清风的环境,让一个村庄充满了画意,洋溢着诗情。“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走在婺源的乡村里,很轻易地就走进了唐诗宋词的意境。⑥“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大夫第、司马第、尚书第、天官上卿第,那一座座大山深处的房子,雕梁画栋,曾吸引多少羡慕?收获多少赞叹?光阴递嬗,四季更替。在人去楼空之后,寂寞地面对流淌的岁月。青春年少的欢声笑语,金榜题名的志得意满,独守空房的哀愁,挑灯夜读的刻苦,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只剩下陋室空堂,衰草枯杨,静静地听着岁月流淌的声音。⑦走在婺源的乡村中,仿佛穿行在梦里的江南。房屋是黑白两色的,古树是葱茏高大的,小桥是婉约玲珑的。矮墙竹篱,菜园鱼塘,茂林修竹,那该是古代乡村文人悠适的田园生活。古朴,典雅,和谐。⑧婺源的乡村,在岁月长河中,做着不卑不亢的精神守候,超然物外。11.第②段开头“这是一片钟灵毓秀的土地”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12.第③节说“耕读传家是婺源人祖辈的传统”,“传统”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分)13.根据文意,试概括第⑥⑦两段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14.联系全文,说说婺源乡村有着怎样“独特的遗传密码”。(6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在传统文明不断受到现代文明冲击的今天,面对婺源这类传统文明,有人在渴望它的改变,有人在期待它的延续。对此,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5分)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1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纳罕.(hān)绾.(wǎn)着执拗.(niù)人才济济..(jǐ)B.漱.(shù)口包扎.(zhā)聒.(guō)噪胆怯.(qiè)C.拓.(tà)片按捺.(nà)盥.(guàn)沐渣滓.(zǐ)D.暂.(zhàn)时懵.(měng)懂瘦削.(xuē)畏葸.(xǐ)不前17.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孝悌撒手人寰瓮牖绳枢寒喧B.厮打不经之谈度长絜大杜撰C.草窠莫衷一是良将劲驽踌躇D.湮没义愤
本文标题:09年高一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题4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6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