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82009年银川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末试卷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地理试卷班级___姓名___学号__命题人:白筱宁一、选择题(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将正确选项选出,并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60分)读右图。分析回答1—6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②③为垂直气流,①④为水平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丙丁甲D.乙甲丁丙2.若图中的甲为某城市,乙为某郊区,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不宜在乙地建立的企业是A.玩具厂B.家俱厂C.食品厂D.水泥厂3.若此图为三圈环流的低纬环流侧视图,则①处为A.副热带高气压带B.西风带C.赤道低气压带D.信风带4.若此图表示水平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则该环流易形成大规模渔场的是A.甲B.乙地C.丙地D.丁地5.若该图表示北印度洋大洋环流,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雅典炎热干燥B.巴西高原上一片葱绿C.淮河水位较高D.澳大利亚草场枯黄6.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A.乙处温差小于甲处B.①环节受人类影响较大C.塔里木河水参与了该水循环D.未登陆的台风参与了该水循环读图回答7—8题。7.如果图中三条纬线分别表示25°、30°、3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位于南半球B.乙位于北半球C.甲图洋流为寒流D.乙图流洋为寒流8.如果甲、乙两图都位于大西洋,判断甲、乙两图的洋流名称正确的是A.甲为墨西哥湾暖流B.乙为东澳大利亚暖流C.甲为秘鲁寒流D.乙为巴西暖流下图中a、b、c为海平面等压线。读下图回答9~11题。图例纬线洋流等温线→—……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图中四地,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④③②①D.②④③①10.当前,主导风向为偏北风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11.未来一、二天,②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是A.两者都升高B.两者都降低C.前者升高,后者降低D.前者降低,后者升高读“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14题。12.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地区B.北半球温带地区C.南半球温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13.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A.信风影响B.季风影响C.西风影响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14.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C,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A.1000米B.2000米C.3000米D.4000米15.有关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带、副热带海区的大洋环流方向,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北半球为逆时针B.北半球大洋东岸不都是暖流,南半球大洋东岸都是寒流C.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洋流方向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环流方向不一致D.北半球大陆东岸都是暖流,南半球大陆西岸都是寒流16.下列四幅气旋、反气旋图中,属于北半球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417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寒潮形成的天气系统是ABCDABCD2,4,6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以互相转化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以互相转化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19.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其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岩石表面的崩解破裂——流水的侵蚀作用B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C金字塔的“毁容”——风力搬运堆积作用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流动性沙丘——风力侵蚀作用20.下列关于地震的叙述,错误的是A.岩层发生断裂构造运动引起构造地震B.火山活动引起火山地震C.山崩、滑坡、地面塌陷引起冲击地震D.每一次地震都会有多个震级与烈度如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21—22题21.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22.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3.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喜马拉雅山上的植被和新疆天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分别属于①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②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③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④非地带性现象A.②④B.②③C.①④D.③④下图为某地1965年和2005年地理简图,读图回答24—25题24.B地形成村镇的条件可能是A.水源充足、交通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岩浆岩岩浆沉积岩变质岩④④①②②③④③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优惠的政策D.劳动力素质高25.随着当地煤炭和石油资源耗竭,城市的经济发展受影响最小的是A.A城B.D城C.E城D.F城26.关于气候变化的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变化既与自然原因有关,也与人为原因有关②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③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④气候变化就是指气温和降水数量的变化,没有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的变化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②④27.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与我国西北内陆环境相符的是A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B流水作用强烈,风力作用微弱C气候干旱,降水稀少D物理风化微弱,流水侵蚀强烈28.有关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凡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都有城市的出现B.工业革命以后,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出现了一批工矿业城市C.英国的伯明翰、阿伯丁,美国的休斯顿、底特律,我国的大同、石嘴山等都是以煤矿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D.随着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已经减弱29.如果将全世界的水资源平均分配给全世界的人,每人得到的水资源量是充足的,但现在却广泛地存在着水资源缺乏问题。这说明A.水资源质量普遍不足B.水资源数量普遍不足C.世界降水量严重不足D.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30.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①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加②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③水资源利用率低④在一定的时空,水资源更新的数量是有限的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班级___姓名___学号__得分_____二、综合题(共40分)31.看地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10分)(1)填出图中乙、丁、丙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乙_______,丁_______,丙________。其地貌名称:乙_________、丁_________。(2)图中先成山地,后又成谷地的有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3)若该地富含石油天然气,应在甲乙丙处中的处开采合适。(4)若建设地下隧道,从地下水运动状况、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考虑,应选址在甲、乙、丙处的处为好,其中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32.读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填出自然带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2)自然带C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3)自然带D的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气候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自然带A→C→D的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为基础的。33.读我国东部某地天气记录思考:(10分)日期气温/℃气压/百帕风向风力天气12月1日14A偏北1~2级晴转多云12月2日0B偏北5~7级中雨12月3日2C偏北2~3级阴转晴(1)造成这种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2)现有三天的气压数据是1032百帕、1012百帕、1024百帕,则表中A、B两天气压分别是:A百帕,B百帕。(3)12月3日该地受气团影响,该气团主要发源地在西伯利亚地区。(4)当该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多项)A.夏季产生暴雨B.出现降温和大风天气C.引发台风D.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3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共10分)材料:为了提高全世界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每年的6月5日被确定为“世界环境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日”,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冰川消融,后果堪忧”。(1)根据所学原理说明冰川消融的原因。(3分)(2)试列举冰川消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分)(3)如果要减慢冰川消融的速度,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BDDCBBCDDABCCB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AABDDBDACBCBDD二、综合题31、(10分、每空1分)(1)背斜向斜断层谷地山地(2)、乙地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3)、乙(4)、乙丙32.(10分,每空1分)(1)热带雨林热带草原(2)、常年受副高控制(3)、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4)、纬度地带性热量33.(10分,每空2分)(1)冷锋(2)10121032(3)冷(4)AB(一个1分)34共10分)(1)冰川消融的原因是:化石燃料的使用,森林遭到破坏,使大气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造成全球变暖,导致冰川消融。(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2)冰川消融能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和城市被淹没;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环境恶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流量减少(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分)(3)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排放温室气体较少的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加强国家之间的通力合作。(答出四点即可,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
本文标题:20082009年银川一中高一年级地理学科期末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76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