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39
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总分为16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须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踮.脚(diǎn)围歼.(qiān)缴械.(xiè)鲜.为人知(xiān)B、蛊.惑(zhōng)创.伤(chuāng)栏厩.(jiǜ)两涘渚.崖(zhǔ)C、诽.谤(fěi)蜕.变(tuì)偌.大(ruò)遭受重创.(chuāng)D、罢黜.(chù)吮.血(yǔn)扪参.(shēn)直栏横槛.(kǎ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最为困难的时候,这位母亲总是吃孩子们剩下的残羹冷炙....。B、在比赛后杜伊科维奇面对众多球迷的一片“下课”声不以为然....,他反复强调,比赛后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C、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D、历经15年转型的痛苦与磨难,俄罗斯的经济、国际威望等方面逐渐得到认可,“俄罗斯重新崛起”在俄罗斯国内、中国,甚至在世界上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3分)A、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弛,犹如是在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B、本届大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教师为主,其他行业的也有,但不多。C、能否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实现2008年全年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D、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会见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时谈到,希望加快东海问题的谈判过程,尽早实质性迈出步伐。4、下面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解释遗忘规律的曲线——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中竖轴表示学习中记忆的数量(百分数),横轴表示时间(天数),曲线表示记忆量变化的规律。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1)图中揭示的遗忘规律是(2分)(不超过20字)(2)针对这一规律,正确的应对措施是。(2分)5、按照下面句子的句式(我不是……也不是……而是……)仿写一个句子。(5分)例句:我不是价值连城的宝石,也不是一无所有的废铁,而是燃烧炉中的一块钢。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节选自《汉书·疏广传》)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徙:调职B.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敏:敏捷、聪明C.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幸:宠幸D.愚而多财,则益.其过益:增加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顷之.,拜受为少傅。填然鼓之.。B.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C.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D.今日饮食费且.尽。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疏广自幼勤奋好学,深明《春秋》,远方之人也来向他问学。其兄之子疏受谦恭谨慎而有口才。叔侄二人并为皇太子师傅,朝廷引以为荣。B.皇太子初学有成后,疏广心怀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的想法,要求归老故乡,虽然中途曾经后悔,但最终还是提交了辞呈,并获得皇上的应允。C.疏广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天年,因而回归故里之后,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并未打算要将钱财留给子孙,每日均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D.疏广的子孙见饮食费用甚巨,就请人劝疏广多置田宅。疏广表示财产只能使子孙怠惰罢了,应当让他们自食其力,过与平常人相同的生活。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魏徵《谏太宗十思疏》)(3)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三、古诗鉴赏(8分)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①。唯有落红官不禁②,尽教飞舞出宫墙。[注]①建章:宫殿名。②官不禁:官府没有禁止。(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请结合全诗说说第二句话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4分)(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从下面所给的12个空格中选择8个填空(每空一分)。(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蹈死不顾,亦曷故哉?(张浦《五人墓碑记》)(2)惟草木之零落兮,。(屈原《离骚》)(3)剑阁峥嵘而崔嵬,,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4)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登高》)(5)千呼万唤始出来,。(白居易《琵琶行》)(6)小楼昨夜又东风,。(李煜《虞美人》)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7)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晏殊《蝶恋花》)(8)执手相看泪眼,(柳永《雨霖铃》)(9)落霞与孤鹜齐飞,。(王勃《腾王阁序》)(10)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11),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12)七十者衣帛食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奥斯威辛的风高洪波①2004年的10月,我独走欧洲,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②抵达华沙的当天夜里,我就向东道主提出一个要求:明年是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能否到奥斯威辛一看?说这话时,我不知道奥斯威辛距华沙有多远,更不晓得东道主的具体安排。波兰作协主席马列克沉吟着,翻译胡佩芳大姐也没接话茬儿。③几天时间匆匆过去,华沙的秋天留给我极美的印象,在一位演员的庄园里举行的诗人聚会让我领悟到老欧洲的独特魅力,而“华沙之秋”诗歌节在肖邦公园举行,诗意便愈加浓了几分。可我仍惦记着300公里以外的奥斯威辛。④10月18日中午12时30分,我终于踏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那一天早晨秋雨绵绵,出门还带了伞,及至抵达奥斯威辛,却陡然狂风大作。胡佩方大姐说,奥斯威辛是个奇怪的地方,参观者常碰到阴雨连绵。她并没有陪我到奥斯威辛,她说她受不了心灵的折磨!⑤这是一次奇怪而又匆忙的参观,毒气室、焚尸炉、铁丝网、岗楼、纹刑架,还有一个小院子里压成方块状的7000多公斤的头发……在27楼展览馆,我见到里面展出的一幅大照片:犹太妇女和儿童在德军枪口下高举双手,一个小男孩的目光中满是天真和无奈。这一幕极其令人震骇!在焚尸炉前,我和一群中学生共同走过,孩子们默默无语,我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是什么,但我的心底却陡然出现几句诗:此刻,我变成了一块巨大的海绵,迅速汲满了历史的汁液,我的指尖也开始流泪,为人类在那一个年代的无助与悲伤。⑥天上有巨大的云朵掠过,秋风卷起落叶,风中有一种嚎叫和呻吟。在奥斯威辛,这人类为了消灭人类而手造的地狱里,我感到寒意袭人,是噩梦又是现实。真的可能是因为奥斯威辛长眠着100多万遇难者的冤魂,才形成了死一般的压抑、魔一般的恐怖,以及变幻无常的气候。⑦风仍在高天咆哮,吹动我的头发,吹动我的衣衫,我不知道这愤怒的风起于何处又生于何时,只感到脚下的土地也在风中战栗,铁丝网和纹刑架在风中摇晃,集中营的游人们,想必心底的风暴更远胜于自然界的狂风罢!⑧事后,我在自己的日记中记下这样一行文字:“欧洲,一个美丽的深秋的中午,在大群中学生的簇拥下,我走在奥斯威辛的土地上,快步疾走,有一种逃亡的感觉。”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⑨当天我见到一位叫何敢的中国女留学生,她说曾经陪同一个代表团参观过奥斯威辛,然后连续难受了两个多月,以后再也不愿意去。由何敢联想到在波兰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胡佩芳大姐,她们对奥斯威辛的拒绝,是出于本能的对自己的保护。奥斯威辛集中营,是地狱的别称,正像美国副总统切尼在2004年1月27日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60周年纪念论坛上说的:“在欧洲的死亡集中营里,有人犯下了人类所不能想像的最严重的罪行。我们必须向下一代传递这样的信息:我们在这里感谢那些将我们从暴政下解救出来的解放者,同时我们必须有勇气阻止那些邪恶卷土重来。”⑩奥斯威辛是个小镇,建镇在800年前,二战前被称为波兰的“犹太人城”,因为当时的1.23万人口中有7000名犹太人。现在小镇有些不堪历史重负,因为人们无法想像小镇如何在一个巨大的公墓旁生存。⑾这当然仅只是游客的见解,事实上正是由于奥斯威辛的存在,人类的良知才凛然长存。12.文章开头三节写出席第33届“华沙之秋”诗歌节的有关情况,有哪些作用?(4分)13.(1)第五段中,作者是怎样写奥斯威辛集中营景象的?(2)“我的心底”陡然出现的几句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1)(2)14.(1)文中奥斯威辛的风有什么特点?(2)奥斯威辛的“风”有哪些含义?(6分)(1)(2)15.(1)为什么胡大姐她们会“拒绝”奥斯威辛,而“我”参观时也“有一种逃亡的感觉”?(2)作者说“正是由于奥斯威辛的存在,人类的良知才凛然长存”,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6分)(1)(2)六、现代文阅读选做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选做另一类内的小题。(18分)甲、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学术通俗化不是学术娱乐化海量资源尽在星星文库:近些年,学术突然与大众亲近起来。不少具有“学者”身份的人,在电视上以时髦的话语方式,谈先秦诸子,谈三国风云,或古今中外无所不谈。出版界自然也不甘落后,趁机大出这类以浅显易懂而又充满噱头的方式谈论“学术问题”的书。有人对之非议,也有人出而辩护。辩护的理由是:学术的通俗化是必要的,学术走向大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学术通俗化与学术娱乐化,是极易混淆却又大不相同的两回事。学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要影响社会,影响大众的生活。实际上,我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许多常识,当初都是高深的学术观点。抽烟有害,如今尽人皆知,当初却不过是实验室里的结论;人权的意识和观念,在中国也日渐普及,起先却仅仅是象牙塔里的呼声。学术的通俗化,其实一直以各种方式在进行着。过去的学者,是很注重这方面的工作的,他们往往一方面从事很专业很艰深的研究,一方面又致力于将自己专业艰深的成果尽可能向社会普及。这种普及性的著作,也能成为经典。费孝通、萨孟武,都是在学术上颇有造诣的学者,他们都另有多种专业性很强的学术著作行世;至于他们的《乡土中国》、《水浒传与中国社会》这样的著作,则是在非专业的报刊上发表文章的结集,都是民国时期的“通俗经典”。在将学术通俗化时,必然要考虑到大众的接受水平,必然要将那些最专业最难懂的部分牺牲掉。但这丝毫不意味着迎合大众、讨好大众
本文标题:2008年高一语文期末试卷39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57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