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第一章企业与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讲授人:马小美电话:15034172710QQ:2896243293分粥的学问第一章企业与企业管理内容提要第一节企业与公司第二节企业管理的性质与职能第三节企业管理的对象与方法第四节企业管理的流程与框架第五节企业管理的法律环境第一节企业与公司一、企业的含义与起源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产品或劳务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依法设立的经济实体,是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从企业产生的历史渊源来看,企业是个历史概念,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从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上看,企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二、企业的特征1.企业是经济实体,以盈利为主要目的2.企业必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4.企业必须依法设立、依法经营三、企业的类型1.根据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和所负法律责任划分1)个人独资企业2)合伙企业3)公司2.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划分1)工业企业2)农业企业3)运输企业4)建筑安装企业5)邮电企业6)商业企业7)旅游企业8)金融企业9)咨询企业3.根据企业使用的主要经营资源划分1)劳动密集型企业2)资金密集型企业3)技术密集型企业4)知识密集型企业四、公司1.公司的含义公司是指由两个以上的出资者(称为股东)出资兴办并组成一个法人,能够独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共同出资经营的财产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2.公司的主要优缺点1)公司的主要优点(1)实行有限责任制度。(2)筹资能力强。(3)具有独立寿命。(4)管理效率高。2)公司的主要缺点(1)手续繁杂。(2)政府限制较多。(3)财务信息公开。(4)双重缴纳所得税。3.公司的形式依照股东所负责任的不同,分为: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股份两合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依照公司信用基础的不同,分为:人合公司、资合公司、人合兼资合公司。根据公司之间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分为:母公司与子公司。根据公司的组织管辖关系,分为:总公司和分公司。根据公司经营业务的内容,分为:工业公司、商业公司、运输公司、保险公司、咨询公司等类型。根据公司业务分布情况,分为:地区性公司、跨地区性公司、全国性公司和跨国公司等类型。根据公司所属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分为:专业公司、联合公司和综合性公司等类型。4.公司治理结构1)股东会:决定公司重大问题的最高权利机构2)董事会:负责公司经营管理活动3)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4)监事会:监督机构五、企业的社会责任1.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2.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1)办好企业。(2)经营管理行为符合道德规范。(3)社区福利投资。(4)社会慈善事业。(5)保护自然环境。3.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义1)有利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2)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3)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内聚力4)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节企业管理的性质与职能一、管理与企业管理的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企业管理是根据企业的特性及生产经营规律,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二、企业管理的性质与基本原则1.企业管理的性质管理的性质是两重的。一方面,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它又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2.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1)经济效益原则2)优化劳动组合原则3)系统性原则4)民主管理原则5)责、权、能、利相结合原则6)权威性原则7)塑造企业精神原则三、企业管理的职能1.计划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6.激励7.创新第三节企业管理的对象与方法一、企业管理的对象1.人力资源“教授假”2.物力资源3.财力资源4.信息资源5.时间资源二、管理的基本方法1.行政方法行政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行政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权威性。(2)强制性。(3)范围性。(4)速效性。(5)无偿性。2.经济方法经济管理方法是根据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取得较高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这些经济手段包括价格、税收、信贷、利润、工资、奖金和罚款等。经济管理方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客观性。(2)利益性。(3)规范性。(4)关联性。(5)灵活性。3.法律方法法律的方法是通过法律、法令、条例以及司法、仲裁等工作,来调整社会经济与企业在宏观和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的管理方法。法律的方法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以下特点。(1)严肃性。(2)规范性。(3)强制性。4.教育方法教育的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对员工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施加影响,提高人的素质的一种方法。教育方法的主要特点是:(1)启发性。(2)灵活性。(3)长期性。(4)示范性。(5)群体性。5.技术方法技术方法是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根据管理活动的需要,自觉运用自己或他人所掌握的各类技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效果的管理方法。这里所说的各类技术,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决策技术、计划技术、组织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技术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客观性。(2)规律性。(3)精确性。(4)动态性。第四节企业管理的流程与框架一、管理流程的概念和特点流程(process)是指一系列的、连续的、有规律的行动,而这种行动,以确定的方式进行,并导致特定的结果实现。管理流程具有系统化、规范化、条理化等特点,应以现行程序为依据和出发点,必须与考核奖惩措施相联系,充分体现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与艺术性,不宜将每一个环节规定得过死、过细。二、企业管理的流程与框架企业管理流程是一个系统,由决策指挥、执行控制和监督保证3个子系统组成。企业经营过程中3个子系统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应整体有效运行。图1-1企业管理流程示意图第五节企业管理的法律环境一、公司法所谓公司法是指规定各种公司的设立、组织、活动和解散以及调整公司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二、税法税法,是指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其授权的行政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国家在筹集财政资金方面所形成的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纳税主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全民所有制企业;城乡各类集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城乡个体工商业户;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联营企业;有预算外收入的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根据税法所规定的征税客体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和资源税法。三、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四、合同法合同法是规范市场交易的基本法律,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五、知识产权保护法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创造、使用智力成果而产生的,以及在确认、保护和行使智力成果所有人的知识产权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六、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是国家为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与改善环境而制订的调整人类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本文标题:第一章企业与企业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0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