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4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生态系统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1专题20生态系统考点1生态系统的结构1.(2013·长沙县一中月考)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A)解析:考查生产者和分解者中的典型代表生物,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原核生物中多数为分解者,也有少数属于生产者,如蓝藻、硝化细菌等。2.(2013·衡阳质检)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结构的是(D)A.树→虫→鸟B.在某一群落食物网中,鹰占据两个营养级C.狼属于消费者D.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A项所述为食物链;B项所述为食物网;C项所述为生态系统的结构;D项是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3.(2013·安徽三校联考)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C)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自养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解析: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A、D错误;消费者是异养生物,B错误。4.(2013·长春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解析:有些细菌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某些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是分解者,如蚯蚓;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异养型生物,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中的捕食或寄生类型,不包括腐生类型,而分解者是异养型中的腐生类型。5.在一条食物链中,共含有三个营养级。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D)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解析: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a生物白天(6小时~18小时)氧气的消耗量为负值,说明a生物在有光照的情况下释放氧气,必定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b、c消耗的氧气量是前者大于后者,根据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表明c所含的能量比b更少,营养级更高。6.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A)2A.增加B.减少C.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解析:在该食物网中,由于蚱蜢大量减少,必然导致蜥蜴和蛇的食源短缺,从而使其数量减少。鹰作为该食物网中的最高级消费者,由于失去了原先占有的一个营养来源,于是鹰将增加对兔和相思鸟的捕食,这样导致蜘蛛的天敌(相思鸟)数量减少,进而使蜘蛛的数量增加。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C)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解析: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不是简单地分为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而是根据生物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区分是哪一种具体成分。A项,消费者中多数是动物,但并非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一些动物(蚯蚓、秃鹫等)为分解者。植物一般属于第一营养级,则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项,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属于消费者。从异化作用看,微生物一般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类。C项,生产者是生态系统能量的开端,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生产者的多样性程度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稳定性。D项,一般情况下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属于一种成分,但个别生物或部分生物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属于两种成分,如捕蝇草既可作为生产者,也可作为消费者。8.(2013·怀化二模)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中获得的能量最少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解析:该生态系统中,甲、戊都属于生产者;甲→丙→乙→丁→辛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因此辛从该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最少;丙种群数量下降10%,通过其他同营养级生物的调节作用,使辛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化;该食物网中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有丁和辛、乙和丙、乙和丁。9.(2011·新课标卷)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增加(增加、减小、不变)。3(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减弱(增强、减弱、不变)。解析:(1)人和狐都可以羊、野兔为食,存在竞争关系;人能捕食狐,人和狐之间还存在捕食关系。病毒都营寄生生活。(2)植物是第一营养级,人是最高营养级。人可以捕食野兔、羊和狐,狐可以捕食羊、野兔。(3)人登岛后,狐濒临灭绝,野兔因缺少天敌而数量增加,种内斗争程度增加。(4)题中的材料介绍了野兔数量增加后暴发了瘟疫,那么当捕食者密度增加后,野兔的数量会下降,结果应该和题中信息正好相反,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应该减弱。10.(2012·新课标卷)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同一(填“不同”或“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群落(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相同(填“相同”或“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解析:(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因此一片草原上的雌雄鹿算是同一种群。(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群落。(3)假说内容为:“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反之,一群有两种形态的食草动物更容易被捕食。对应到模拟实验为:甲组:2个相同的项圈(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乙组:2个相同的棍棒(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丙组:1个项圈和1个棍棒(猎物不相同)——不符合假说,猎物容易被捕食,狗很快叼回,故从因变量时间来看,丙组平均时间甲组=乙组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故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应当“相同”。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填食草动物也可以。考点2生态系统的功能1.(2011·海南卷)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故A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可能只对捕食者有利;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大小没有必然联系。2.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C)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解析: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哺乳动物与其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③/(①+未获取量)。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③/②大小无法比较。③/②值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量。3.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4对此的合理解释是(C)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解析:“多吃素食、少吃肉食”能节约粮食,其生态学原理在于降低人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从而节约更多的粮食。故正确答案C。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C)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物质循环的关键是分解者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之间通过信息传递相互沟通,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故A、B、D正确。食物链越长,能量损耗越多,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但人类可以处于食物链中较低营养级,故C错误。5.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C)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以改善空气质量C.在夏季通过缩短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D.汶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解析:缩短光照时间使菊花提前开放,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6.(2013·梅州模拟)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其中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流程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图中有5条食物链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CO2和矿质元素均可被农作物利用D.建立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解析: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建立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7.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A.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B.图中②、③、④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C.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解析:图中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丁为消费者,甲、乙、丙、丁共同构成生物群落;②为呼吸作用,③、④表示能量在不同营养级的传递过程;甲能把群落中的含碳有机物转化为无机5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缺少甲则碳循环受阻;动物的摄入量大于同化量。8.(2013·山东兖州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解析:由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
本文标题:2014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生态系统高中生物练习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0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