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和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单项选择题(2017济宁模拟)读图,回答1~2题:1.图中所示的天体系统是()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2.从结构特征看,与地球有许多共同之处的天体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D.⑤⑥⑦解析:1.B2.D第1题,由图可知图示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为太阳,图示行星和彗星围绕太阳旋转。故为太阳系。第2题,图中天体中⑤为火星,⑥为水星,⑦为金星,与地球结构特征相似,属类地行星。(2017海淀模拟)读图,回答3~4题:3.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A.月球或水星B.水星或金星C.金星或木星D.火星或土星4.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②没有坚硬的地表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④体积和质量很小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3.B4.C第3题,图中天体M的公转轨道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内部,因而只可能为水星或金星。第4题,天体M距太阳比地球近,表面温度过高,不利于液态水的存在,同时天体M也不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如图是a、b、c三地太阳总辐射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这三地可能在()①赤道附近②回归线附近③极圈附近④极点附近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6.它们可能分布在()①澳大利亚②黄河站③鹿特丹④新加坡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5.B6.C第5题,图中a、b、c三地,a地每月获得的太阳总辐射量最大,尤其是太阳直射赤道附近的3月和9月,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赤道附近;b、c两地分别只有半年能够获得太阳辐射,因此它们最可能位于极点附近。第6题,据上题分析,a地可能分布在赤道附近的新加坡,c地可能分布在靠近北极点的黄河站,b地应位于靠近南极点的地区。读图,运用所学的有关地理原理,回答7~8题:7.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A.大气B.水C.岩石和土壤D.生物8.图中A、B、C、D四圈层中处于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中的是()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圈解析:7.D8.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生物是这个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水圈处于不间断的转化和循环运动之中。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天文学家发现一颗绕昏暗恒星运转的类地行星,距地球仅40光年。它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水世界”,体积是地球的6倍。据推测,这个“水世界”同样拥有大气层,且75%的表面区域被水覆盖,但由于温度太高,它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的存在。据此回答9~10题:9.天文学家推测“水世界”类地行星无法支持地球型生命存在,该行星无生命存在的原因为()A.上面没有水B.距离恒星太近C.温度太低D.不存在大气层10.人类正设法探寻太空生命。如果某颗星球上存在生命,那么这颗星球必须具有()①足够大的体积和质量②与所绕转的恒星之间有适宜的距离③与地球完全相同的各种化学元素④大致与地球相似的地质历史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9.B10.B第9题,从“热气腾腾”四个字可知该类地行星距恒星太近,没有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和液态水。第10题,生命的存在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的水,结合选项可知B选项正确。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257页)11.(2016银川模拟)读“澳大利亚大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问题:(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甲、乙、丙三地每日日照时数较长,试分析原因。(3)计算图中日照时数最多相差小时。(4)图中丁地冬季和夏季的每日平均日照时数差别很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规律,很容易归纳出该地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第(2)题,主要从三地气候类型的差异及气候和天气的特征上分析。第(3)题,找出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即可求得。第(4)题,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和夏季气候特征差异显著,是影响其每日日照时数的主要因素。答案:(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2)甲地日照时数较长,主要是位于大陆内部,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晴天较多;乙地主要是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丙地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又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及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稀少,晴天多,因而日照时数较长。(3)4~6(4)丁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晴天多,且该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昼长较长,因而该地夏季每日日照时数较长。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该季节太阳直射北半球,丁地昼长较短,因而冬季每日日照时数较短。12.读图,回答问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A和B+C是,D是,C+D+E是的一部分。(2)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3)A和B厚度有何不同?解析: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地震波在经过F即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是上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2)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3)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千米;B是大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
本文标题:2018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24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