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北京市101中学101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文科期中考试
北京市101中学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文科)友情提示:1、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两部分,共31个小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O-16Ag-108Cl—35.5N-14Ⅰ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B.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极C.防止电池中的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的污染D.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2.从我国西部开采的天然气,通过西气东输工程供给江苏。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甲烷B.氢气C.一氧化碳D.乙烯3.下列气体中,极易溶于水的是A.Cl2B.NH3C.C2H4D.C2H64.下列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强的是A.HFB.HClC.HBrD.HI5.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是A.Cl2B.CO2C.NaClD.CH46.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铁B.钙C.磷D.碘7.下列表示正确的是A.氨气的电子式B.硫离子结构示意图:C.乙烷的分子式:CH3CH3D.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8.下列物质中碱性最弱的是A.NaOHB.Al(OH)3C.Mg(OH)2D.KOH9.下列ETH天文研究所报告,组成太阳的气体中存在20Ne和22Ne,下列关于20Ne和22Ne的说法正确的是A.20Ne和22Ne互为同系物B.20Ne和22Ne互为同分异构体C.20Ne和22Ne的质量数相同D.20Ne和22Ne的中子数不相同10.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AlSiB.稳定性:PH3H2SC.酸性:H2SO4HClO4D.碱性:Al(OH)3NaOH11.下列关于F、Cl、Br、I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它们单质的颜色逐渐变浅B.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它们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它们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递增12.下列物质中,溶于水后可生成两种酸的是A.C12B.HClC.SO2D.CO213.为了减缓石灰石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是A.将石灰石磨成粉末B.向盐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C.加入浓盐酸D.加热14.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与苯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水B.溴水C.浓硝酸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5.乙烯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与下列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是①水②氢气③溴水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⑤氯化氢A.全部B.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6.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2+4OH--4e-=4H2OO2+2H2O+4e-=4OH-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O2在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2+O2=2H2OC.氢氧燃料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可达100%17.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在5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表示此反应的速率正确的是A.v(O2)=0.01mol·(L·s)–1B.v(NO)=0.008mol·(L·s)–1C.v(H2O)=0.003mol·(L·s)–1D.v(NH3)=0.02mol·(L·s)–118.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B.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分解C.Ba(OH)2·8H2O与NH4Cl反应D.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19.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4+2O2CO2+2H2OB.CH2=CH2+H2CH3-CH3C.+Br2FeBr3+HBrD.CH2=CH2+HClCH3-CH2Cl20.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g)+3N(g)2W(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M,同时生成3nmolN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质量不随时间而改变C.W的生成速率与W的分解速率相等D.M、N、W的分子数之比为1∶3∶221.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OH+H+=H2OB.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的反应Ca(OH)2+2H+=Ca2++2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Cu2++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22.利用下列反应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从理论上看,消耗硝酸量最多的是A.Cu和浓硝酸B.Cu和稀硝酸C.CuO和硝酸D.Cu(OH)2和硝酸23.只用一种试剂(可加热)就能将NH4C1、(NH4)2SO4、NaCl、Na2SO4四种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B.AgNO3溶液C.Ba(OH)2溶液D.BaCl2溶液24.X、Y均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这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XYB.XY2C.X2YD.X2Y32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氯气可用于漂白和消毒②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③二氧化硅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④乙烯可做果实催熟剂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①②③D.全部正确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26.(1)在下图的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2)在此原电池中,负极是,负极反应是。正极是,正极的现象是。(3)在此原电池中,当导线中通过0.2mol电子时,消耗的H+的物质的量是。27.下表中的实线表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①-⑩分别表示元素周期表中对应位置的元素。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以下填空均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写,用序号填写不得分。)(1)在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写出它的氧化物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⑥与⑧形成的化合物:。(5)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用的方法,化学方程式为。28.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请回答:(1)铜丝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①中不用铜片,而用可抽拉的长铜丝,优点是。(3)②中选用品红溶液,目的是。(4)③中选用溶液,目的是。(5)反应停止后,如果将①中物质溶解和稀释,操作方法是,得到的溶液呈色。29.某无色溶液由①K+、②Cl-、③Al3+、④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部分该溶液,分装在四支试管中,分别进行实验:(1)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说明一定含有的离子是(填序号,下同)。(2)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白色沉淀逐渐消失,说明一定含有的离子是。(3)加入少量稀硝酸使溶液酸化,再加入硝酸钡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说明不含有的离子是。(4)加入少量稀硝酸使溶液酸化,再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一定含有的离子是。30.A、B、C、D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1)若A为强碱,且焰色反应为黄色;C为厨房中的用品。①D的电子式是。②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是。③A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若A、D是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①C是色的物质。②C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之一是一种强酸X,化学方程式是。③铜与足量的强酸X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若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上述转化过程可用于工业合成某强酸Y。①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②B可以被生石灰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若A、D均为单质,且A为气体,D元素的一种红棕色氧化物常用作颜料,B与D生成C需要在溶液中进行。①B的化学式是。②反应II的离子方程式是。31.将溶有标准状况下1.12LHCl气体的盐酸与足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试计算(最后结果精确至0.01):(1)消耗AgNO3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生成AgCl的质量为多少?【试题答案】I卷(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CABACADBDACA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ABCCCCDACBDII卷(共50分)26.(每空1分,共6分)(1)D(2)Fe,Fe-2e-=Fe2+。C,产生气泡。(3)0.2mol。27.(共12分,未注明的空均每空1分)(1)Ar;第三周期,IA族(2分)。(2)HClO4,NaOH。(3)Al;Al2O3+6H+=2Al3++3H2O(2分)。(4)略(2分)。(5)加热,2NaHCO3==Na2CO3+H2O+CO2(加热)(2分)。28.(共9分,未注明的空均每空1分)(1)Cu+2H2SO4==CuSO4+SO2+2H2O(加热)。(2分)(2)可随时停止反应。(3)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4)NaOH,除去多余的二氧化硫。(5)将试管①中物质缓慢加入水中,并搅拌。(2分)蓝。29.(每空1分,共4分)(1)①(填序号,下同)。(2)③。(3)④。(4)②。30.(共14分,未注明的空均每空1分)(1)①略。②CO32-+CO2+H2O==2HCO3-。③HCO3-+OH-==CO32-+H2O。(2)①红棕。②3NO2+H2O==2HNO3+NO。(2分)③3Cu+8H++2NO3-==3Cu2++2NO+4H2O。(2分)(3)①2SO2+O2==2SO3(催化剂,加热,可逆)。(2分)②SO2+CaO==CaSO3。(2分)(4)①FeCl3。②2Fe3++Fe==3Fe2+。31.(共5分)要求写规范的计算过程。0.05mol,7.18g(过程略)
本文标题:北京市101中学1011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文科期中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67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