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新疆疏勒县八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卷C)2019.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基础选择题:(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弄(lòng)堂彳亍(chíchú)游说(shuì)穿(chuān)流不息B.喋(dié)血着(zhuó)想丝绦(tāo)浑身解(jiě)数C.嬉(xī)戏颓圮(qǐ)点啜(zhuì)呼天抢(qiāng)地D.忤(wǔ)逆青青子衿(jīn)和谐(xié)病入膏肓(huāng)2.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B、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C、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D、我和他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A.晚会上,《花好月圆》《十面埋伏》《二泉印月》《渔舟唱晚》等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名曲,让观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B、月下的荷塘是宁静的、祥和的,荷花的粉红的面庞,在隐隐约约的月光里舒展着迷人的微笑。C.这群姑娘穿上时装,亭亭玉立,翩然若仙,更增添了节日的欢庆气氛。D.那座房子因年久失修,天花板上斑驳陆离,好像要裂开的样子。4.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我的小屋便照进太阳,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B.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向这病损的枝叶可怜。[来源:Z|xx|k.Com]C.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D.离开北平一年了。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二.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5.“,”表现了作者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的点睛之笔。6.久在樊笼里,。7.但愿人长久,。8.,二情同依依。[来源:学科网ZXXK]9.,哀民生之多艰。三.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0—13题(10—12每题3分,第13题10分,共19分)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10.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A.虽趣舍万殊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C.知明而行无过也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11.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夫人之相与.失其所与.,不知B.及其所之.既倦足以极视听之.娱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向之所.欣或因寄所.托12.对该文段理解和概括有错的一项是()A.作者在前面段极写乐的基础上引出了对人生的感慨。B.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C.人生难测长短,所以“死生亦大矣”。D.作者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悲观。13.翻译选段中画线的句子。(10分)(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学科网ZXXK]四.阅读下面选段完成14—17题(每题4分,共16分)①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②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14.本文的作者是,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4分)15.文章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故都的秋”的特点?(4分)答:16.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17.第①段中三个“来得”,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4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8—20题。(18、19题各4分,20题6分,共14分)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芙蓉”,即荷花。首句用给人清幽、高洁感觉的荷花,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B.“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C.“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设置悬念,写故乡的妻子担心丈夫收不到寄出的芙蓉。D.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E.此诗是一首工整的五言格律诗,也是《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怀乡思亲的代表作。19.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内心深切的忧伤,请简要回答游子为何忧伤。(4分)20.假设《涉江采芙蓉》中的“采芙蓉”是女子,请展开合理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下面的句子,描述要有文采。(6分)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六.阅读下面选段完成20—23题(21题3分,22-24题各4分,共15分)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的。⑥这位科学巨匠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21.第2段中先提“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后提“对于历史科学”的原因是()(3分)A.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B.他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C.欧洲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源地。D.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需要更迫切。22.概括的说“两个发现”是什么?(4分)第一个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8个字)第二个发现是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4个字)23.“一生中能有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4分)24.认真阅读第6段,说说它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作者是怎样论证这个中心的?(4分)七.语言实际运用:(每小题4分,本题共8分。)25.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在空白处填入两个四字短语。阅读教学需要朗读。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情感之切、意蕴之深,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要调动目、口、耳、心,也就是目观其文,口诵其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目观、口诵、耳闻、心通的综合效应。26.为下面的对联拟写下联。(1)上联:月色映荷塘诗情一片下联:(2)上联:清清幽幽,荷塘边上斯人独处下联:八.作文题:(本题共60分)[来源:学§科§网Z§X§X§K]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人受多种外力的作用,这些外力制约你,规定你,决定你;或者肯定你,或者否定你。用物理学的概念简单说,就是合力。外力的合力决定了你运动的轨迹。请以“寻找生活的合力”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800字,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自选文体。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本文标题:新疆疏勒县八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1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