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每周一练文言文阅读6
中国权威高考信息资源门户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题。曾庭闻①自万里归,己酉正月,会酒于三巘,尽欢。壑风十尺,倒上吹墻屋,雨雪杂下。庭闻尽出其所为古文,使予论定。庭闻之文句,格法昌黎,而苍莽勃萃,矫悍尤多秦气。予与庭闻为童子时同学,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长,省.尊大夫于京师,数过.吴门,与吴中名士游,其文斐然一变,而庭闻之名盛于东南。近二十年则出入西北塞外,尝独身骑马行万余里,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而庭闻名在西北,其文又一变。庭闻间归,相见予于山中,毛衣革踏,杂佩帨带刀砺,面目色黄黝,须眉苍凉,俨然边塞外人。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及细服缓带为三吴名士时,若隔世人物。呜呼,庭闻之文多秦气,何足异也。文章视人好尚,与风土所渐被。古之能文者,多游历山川名都大邑,以补风土之不足,而变化其天质。司马迁,龙门人,纵游江南沅湘彭蠡之汇,故其文奇姿荡轶,得南界江海烟云之气为多也。余读史,尝怪赫连氏②,初无功德,而兴之暴,西夏强且久,与宋室为终始,此必有所以自强固者,不独.恃甲兵之力。间披舆图,按其处,距长城外河西数十里,自分力劣弱,终身不能至,详考其兴亡盛衰之迹,而庭闻乃竟以是为家边徼风土人情叛服治乱必有深知其故者他日著之文章当不止如史传所记载也。(取材于清代魏禧③《曾庭闻文集序》)注:①曾庭闻(1621—1677),名畹,字庭闻;江西宁都人。崇祯间乡试不遂,远游边徼,寄籍西安。尝省父应遴于北京,诸名公争延之,诗文脱稿辄诵持去,名盛于东南。②赫连氏:在西北建立政权的少数名族。③魏禧(1624—1680),江西宁都人,明末清初散文家。1.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省.尊大夫于京师省:看望B.数过.吴门过:错过C.故其.文奇姿荡轶其:他(指司马迁)的D.不独.恃甲兵之力独:只2.对文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庭闻天资甚鲁,终日读不尽十行曾庭闻天资愚鲁,一天也读不了几行书B.最好秦中风土,至以宁夏为家最喜欢秦地风俗,以至在宁夏安了家C.回视向者与予咿唔笔研间回想从前和我一起读书写作D.初无功德,而兴之暴开始并没建立什么功德,然而却以军事暴力兴起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曾庭闻和本文作者自幼就是同学,但是曾庭闻贪玩儿,读书一点也不勤奋刻苦。B.曾庭闻最初学习韩昌黎的文章风格,后来经历了两次变化,在吴中有很大名气。C.曾庭闻自西北来看往本文作者,细服缓带,让作者感到他仿佛是位“隔世人物”。D.作者对西夏历史极为关注,但是因身体不好,难以到西北边陲做一番实地考察。中国权威高考信息资源门户用“/”为第二大题文末划线的语句断句(5分)。而庭闻乃竟以是为家边徼风土人情叛服治乱必有深知其故者他日著之文章当不止如史传所记载也。5.文章援引司马迁的事例有什么作用?论述了什么道理?联系生活实际,写出对你语文学习的启示;不少于150字。(12分)【答案】1.(3分)B(过:过访)2.(3分)D(兴之暴:兴起之快。上下文并无西夏残暴之意)3.(3分)D(A.文中并无曾庭闻“贪玩、不刻苦”的意思,只说他“天资甚鲁”。B.说曾庭闻最初就学韩昌黎,不对。C.“细服缓带”是为三吴名士时的装束)4.(5分)而庭闻乃竟以是为家/边徼风土(/)人情/叛服(/)治乱/必有深知其故者/他日著之文章/当不止如史传所记载也。【评分标准】每断错一处得扣分;可断可不断处不扣分。5.(12分)答案示例:司马迁与曾庭闻都是经历了一番山川名都大邑的游历过程,受到启发,变化气质,才写出超常的文章。本文主要论述了人的经历对文章影响很大这一道理。人,不仅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下,人的气质会受到环境的限制,这时,就要走出去,游览名山大川,陶冶性情,变化气质,笔下的文章,才会改变原来的风格,出现全新的面貌。更多试题下载:(在文字上按住ctrl即可查看试题)高考模拟题:高考各科模拟试题【下载】历年高考试题:历年高考各科试题【下载】高中试卷频道:高中各年级各科试卷【下载】高考资源库:各年级试题及学习资料【下载】点击此链接还可查看更多高考相关试题【下载】
本文标题:每周一练文言文阅读6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1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