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江苏无锡惠山区高三月考语文
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1/12九年级语文月考试卷2016.12注意事项: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纸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一、语言的积累和运用(28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①竹外桃花三两枝,。(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司马迁《陈涉世家》)③天时不如地利,。(《孟子》)④,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⑤,志在千里。(曹操《》)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晓战随金鼓,。(《塞下曲六首》其一)⑧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相见欢》)2.根据拼音书写汉字(3分)①急不xiá择②取dì③心无旁wù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这时正愁工作插不上手,便自告奋勇讨了这件差事,怕来不及就顺便也请了我那位同乡,请他帮我动员几家再走,他踌躇..了一下,便和我一起去了。B.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C.他安详..地合着眼,军装的肩头上,露着那个大洞,一片布还挂在那里。D.针对在校初中生能否使用手机的问题,某班向家长进行了专项调查,80%赞同使用手机的结果让班主任李老师莫衷一是....。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A.具:同“俱”,全B.制:制度C.属:同“嘱”,嘱托D.作文:写文章5.根据与划曲线处语言结构一致、内容相连的要求,横线上应填文句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四面水帘高卷,周回花压朱阑。满目香风,万朵芙蓉铺绿水;迎眸翠色,千枝荷叶绕芳塘。画檐外阴阴柳影,琐窗前细细松声。一行野鹭立滩头,。盆中水浸,无非是沉李浮瓜;壶内馨香,盛贮着琼浆玉液。江山秀气聚亭台,明月清风自无价。A.五岳翠干云彩灭B.萍藻上簇簇游鱼C.数点沙鸥浮水面D.几缕晓霞碧汉横6.阅读下面名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说时迟,那时快,蒋门神急要挣扎时,武松早落一刀,劈脸剁着,和那交椅都砍翻了。武松便转身回过刀来。那张都监方才伸得脚动,被武松当时一刀,齐耳根连脖子砍着,扑地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2/12倒在楼板上。两个都在挣命。这张团练终是个武官出身,虽然酒醉,还有些气力;见剁翻了两个,料道走不脱,便提起一把交椅轮将来。武松早接个住,就势只一推。休说张团练酒后,便清醒时也近不得武松神力!扑地往后便倒了。武松赶将去,一刀先割下头来。蒋门神有力,挣得起来,武松左脚早起,翻筋斗踢一脚,按住也割了头;转身来,把张都监也割了头。见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盅子一饮而尽;连吃了三四盅,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来,蘸着血,去白粉壁上写下八个大字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⑴请为这段文字拟写一个贴切的标题。(1分)⑵本选段大量运用了动作描写,请举一例,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⑶武松杀人后,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八个大字,体现了武松的什么性格特征?(2分)二、阅读与赏析(共42分)(一)古诗赏析(4分)夜坐张耒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注释】张耒,北宋诗人。自幼有雄才,然而仕途却十分坎坷。新旧党争中,他受到蔡京等的迫害,一再被贬黜。7.⑴诗歌的一二两句描绘了庭户怎样的特点?(2分)⑵第四句中的“尚有声”不仅是指树叶声,更是诗人的心声,你能揣度一下诗人的心声吗?(2分)(二)课外文言文(12分)钟离意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督邮。太守甚贤之,遂任以县事。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①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后除瑕丘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②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曾参回车于胜母之闾,恶其名也。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改动)[注]①掾:属官;属员。②班:分。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3/128.下列句中的“而”与“帝怪而问其故”中“而”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悉以委地而不拜赐B.佣者笑而应曰C.黑质而白章D.然得而腊之以为饵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钟离意为督邮时,受到太守的赞许,于是被委任管理县里的事务。B.钟离意在大司徒侯霸幕府时,遣送囚徒到河内时正值冬寒,就动员当时所在的弘农县给囚徒制做棉衣,事后弘农县令写信向光武帝上奏赞扬了此事。C.钟离意把罪犯防广放回家去给母亲办理丧事。他的仁爱和宽容,使罪犯受到了感化。D.钟离意担任尚书时,朝廷破获了交阯太守张恢的贪赃枉法案,显宗下诏书把没收的钱物赏赐给群臣,钟离意一身正气拒不接受没收的钱物(赃物),得到显宗的赞赏。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意亦具以闻.闻:②诚.良吏也诚:③后除.瑕丘令除:④广敛母讫.讫:11.翻译下列句子。(4分)⑴罪自我归,义不累下。(2分)译文:⑵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2分)译文:(三)说明文阅读(4分)寒潮自述①我姓“寒”名“潮”,但也有称我“寒流”的。我的故乡在北极地区。那里终年天寒地冻,冰天雪地的,气温常在零下40℃以下,很适合我的生存生长。当时间老人的脚步一踏入冬天,我便要开始到南国游览了。②我所到之处,往往就要使那里的气温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有时还会送去雨(雪)、冰冻、大风等天气。所以人们从广播或电视中听到我将要南下的消息时,就有畏寒怕冷之感。③我南下时一般有三条路径:有时走中路,即从西北伯利亚出发,由蒙古国经河套地区直达长江以北地区,并带去大风、沙尘暴和大幅度降温,给长江以南地区带去雨或雪;有时我又走东路,由西北伯利亚经蒙古国到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后转向东南下。走这条路径南下,因为长江以南的中下游地区处于我躯体的后部或底部,所以往往会给这些地区带来较长时间的阴雨(雪)天气;有时我还走西路,即从西伯利亚和蒙古国,沿新疆、青藏高原东部南下。走此条路径,将会给全国大部分地区带来雨(雪)天气,但降温幅度不会很大,有时会给江南、西南地区带来降温和霜冻天气。④我南下时与火车行驶的速度差不多,一昼夜可跑一千多公里。我所到之处都会给那里的天气、气候带来较大变化,特别是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大风、沙尘暴,给南方地区带来的雨(雪)、低温天气,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使我倍感愧疚。我游览到某一地区2~3天后,那里往往受冷高压系统控制,天气转为睛朗少云天气,气温逐日回升,且渐渐刮起偏南风。但我要提醒你的是,这往.往.是我要再一次南下的前奏信号。⑤我在南下与所到之处的暖空气接触过程中,体温逐渐升高,直到南移到海洋上,与那里的暖湿气团融为一体。我从来不走回头路,也没有回头路可走。⑥由于气象工作者可以通过卫星随时监测到我的势力强弱和行动路径,一旦发现了我活动的迹象,便会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出预报、警报,提醒人们注意采取防范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因我南下时带来各种不利天气的危害。随着气象科学的不断发展,天气预报水平的提高,我将听从于科学调遣,尽力为人类多做好事,少做坏事。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4/1212.分析第④段划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13.第④段加点字“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四)议论文阅读(9分)①信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获取信息的便利,世界变得既立体又平面。所谓立体,是指信息的丰富性使我们很容易较为全面地了解事物,使我们处在一个与世界的立体联系之中;所谓平面,是指大家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②对于年轻人来讲,这似乎是一个无所不能的时代,也应该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普遍的焦虑弥漫在年轻人中间:我想知道一切,我也似乎能够知道一切,但却不知道我应该知道什么——选择的自由,使年轻的朋友们感受到了前辈们从未有过的恐慌。③网络信息与传统出版业最大的不同,是前者较少受到社会理性的约束和过滤。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阅读上的羊群效应使人产生从众心理,很多青年人在潜意识里以为通过这种“海量”阅读就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就可以建立“三观”,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④这时候,基础阅读或者叫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⑤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尤其是在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比如读四大名著,孩子首先会为故事所吸引,而这些故事本身,都深深镌刻着中国人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故事的演进,会帮助孩子们辨别正邪、建立是非观念,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快乐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燃起追求正义的热情等等,而这些,都是生活的精神原动力。⑥如果说小说主要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诗词则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模式。比如小儿皆可诵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光美好,生命美好,不能因贪睡而错过,对春光的珍爱与对生命的珍惜已拆解不开,春光与生命,时代与生活是如此让人爱恋,以致使人们不愿放弃片刻的光阴;诗中即使含有一丝丝的伤感,也立刻在这种青春的情绪中蒸腾为对生活与生命的深情感受。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⑦打个比方,经典阅读带来的思维模式和情感模式,就像是我们大脑的最佳操作系统。越早安装越好,任何时候安装都不算晚。有了这个操作系统,我们就能更从容地面对海量的信息,摆脱喧哗和浮躁,消除恐惧和焦虑,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沉静下来,知道哪些是要选择的,哪些是可以忽略的,世界因此会变得更加真实和有意义。14.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15.第⑤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16.请说说你对“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这句话的理解。(2分)17.通读全文,简述本文作者论证的思路。(3分)高考帮——帮你实现大学梦想!5/12(五)散文阅读(14分)芒花如雪①十月初,老母生日,匆忙回乡。②午后,阳光如水,空气清爽。山道弯弯,芒花簇簇,明亮,耀眼,超然的摇曳,犹如举臂击掌,瞬间点燃绵长的乡情。长期在故乡之外行走,乡情累积,擢升起一个难以抵达的高度。迁延日久,疏于亲近,如此入眼的景致已难得一见,深藏内心的柔软部位不禁为之触动。③车辆徐行,金风拂面,我宛如一条游鱼,于温暖、平和的秋日悠然回溯。往事历历,芒花却是如此反复、清晰地映照漂泊的凡心。④在家乡,芒草俗称巴茅,沟坎坡梁,悬崖石缝,随处可见,生命力极强。尤到秋日,芒花如雪,秋风拂动,满目苍茫。株株芒穗,濒临岁月尽头,扬开满头苍白与萧疏,用毕生的站立,清扫一季晚秋,使得每一缕时光都澄净空荡,轻如芒絮。融入如此空茫,身心渐至空灵,欲念无处附着。以致独自行走尘世之人,杂念摒除,无所念想,亦不知今夕何夕,不觉步履所踪了。⑤回想童年与芒草的不解之缘,今日重逢,尤感亲切。⑥人的繁殖力与贫穷和困苦似乎关系不大。在那样饥肠辘辘的年代,大多穷苦人家都有一大串孩子。20年间,母亲生育九胎,一个饿死,一个胎死腹中,剩下七个,加上三伯的遗孤,从4岁开始收养,阵容庞大,有如一丛芒草,潦草生存。子女一个个长大,走远,父母的身体和内心一点一点被掏空。日子因为贫瘠
本文标题:江苏无锡惠山区高三月考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771703 .html